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Winter is coming!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

Winter is coming!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

引言:今天,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最終發布落地,相比之前的網傳版本,該新政大體方向一致,但細節仍有不同。NE研究院將重點為大家解讀新能源乘用車補貼的調整內容以及有可能帶來的影響

低里程車型補貼降幅巨大,但高里程車型補貼不降反升

補貼續駛里程區間整體細化,里程的門檻提升至150KM,其中150-200km區間的補貼降幅高達2.1萬元。但300km以上的補貼有所提高,屬於政策鼓勵的里程區間,其中400km以上可以拿到5萬或更高的補貼。

補貼的續駛里程區間變化

新政前後補貼金額對比

新政給予四個月過渡期,過渡期間乘用車補貼為2017年的0.7倍,貨車和專用車為0.4倍

新政給予4個月過渡期,即2018年2月-6月期間,所有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按照2017年的0.7倍進行補貼。該過渡政策僅有利於低續航里程的純電動車型,對高續航里程和插電混動車型的補貼遠低於新政。這樣,2018年上半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可能會以A00車型占絕對主導。

2017年與2018年過渡期間補貼金額對比

電池pack的能量密度門檻提升到120Wh/kg,進一步推動電池性能的提升

針對能量密度的補貼係數調整

2017-2018年申報車型能量密度

明確地方政府補貼漸取消的導向

在本次發布的文件中,同時強調了破除地方保護,文件中表示「各地不得採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護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設置地方目錄或備案、限制補貼資金髮放、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複檢驗、要求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要求整車企業採購本地零部件等措施。」,更為重要的是「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這意味著,地方補貼將逐漸從購置環節轉移至其他的運營、使用環節,一方面,通過取消地補,極大程度的削弱了部分地方政府通過政策「護犢子」的能力,使市場重回公平競爭,但另一方面,地補高達國補的50%,少了這部分補貼,會使得各個主機廠面臨在成本方面更嚴峻的壓力,這也使得產品本身素質和主機廠的綜合能力顯的更加重要

根據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政策的調整目的還是在於促進產品的平均水平提升,鼓勵企業多賣、多出高里程、低電耗水平的產品,而不是單純的賣出更多的車低里程的A00級產品,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地補的減少也必然會給高企的新能源車帶來更大的壓力。而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的門檻以及補貼紅利必然加劇動力電池市場優勝劣汰,市場更多地集中於產品具有優勢的供應商手中。更高的標準,更嚴峻的成本壓力,同時缺少了地方政府的庇護,新能源市場彷彿引來了冰河期,凜冬之下,只有適者生存!

不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E時代 的精彩文章:

別把學霸當學渣,主流車企新能源汽車進展
2017年乘用車全年微增2.2%

TAG:NE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