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三:鏖戰川湘(二)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三:鏖戰川湘(二)

原標題: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三:鏖戰川湘(二)



蔡鍔(1882-1916)

二、瀘納之役。就在左翼軍取得節節勝利之際,蔡鍔率中路軍趙又新、顧品珍兩個梯團,以董鴻勛支隊為前鋒於1月16日從昆明出發,計劃經貴州威寧、畢節、四川敘永、納溪,取瀘州。蔡鍔出發當天,唐繼堯及各級軍政長官、昆明各界及民眾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雲南《共和滇報》曾以《大軍獲勝之佳兆》一文志之:


月之十六號為護國軍總司令官蔡松坡先生興師討袁出發之期,闔城鋪戶居民均懸掛國旗,所有軍政商學各界人員歡送至南城外聚奎樓下。「共和萬歲」之聲震動數里。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大軍隊伍整齊,軍紀嚴肅,甫行至聚奎樓前,天空現出五色彩雲,燦爛輝煌,眾目咸睹,僉謂:天與人歸,必系大軍獲勝之佳兆也。


雲南宣布獨立後,陳宧對護國軍北上十分恐慌,即命川軍第二師師長劉存厚率一旅從瀘州趕赴永寧,並派兵扼守古藺雪山關,企圖防堵滇軍入川。如前所述,劉存厚和雷飆早就與蔡鍔有了聯繫,決心反袁起義。因此,當中路軍前鋒董鴻勛部抵達畢節時,劉存厚即派員前來聯繫。隨後,董鴻勛部在劉軍的配合下由畢節一路北進,於1月28日佔領赤水河,接著連克雪山關、磨泥站、營盤山、高土坡等處,31日進抵永寧,2月1日,進入納溪縣城(今瀘州市納溪區)。納溪縣城位於長江南岸,北距長江對岸之瀘州約20公里,是進入瀘州的必經之地。董鴻勛部抵納溪後,劉存厚遂發布護國討袁「東」電,宣布起義,並將所屬劉寶、陳禮門兩個團改稱為護國軍,自任「四川護國軍總司令」。隨後,劉存厚與董鴻勛協商會攻瀘州事宜,決定趕在敵人大部分增援軍未到瀘州之前,董鴻勛支隊與劉存厚師的陳禮門團協同北攻,儘快攻下瀘州。5日,護國軍向袁軍發起勇猛的攻勢,經與敵激戰一天,於6日晨佔領瀘州對岸的藍田壩、月亮岩等地。隨後,董鴻勛將藍田壩、月亮岩交由陳禮門團防守,並與陳禮門商議分兩路會攻瀘州,一路由陳禮門團自藍田壩、月亮岩助攻,一路由董本人自率其支隊兩個營由長江下游泰安場渡過長江,攻擊瀘州側背。


川軍第二師師長劉存厚


瀘州北瀕沱水,南面長江,東據兩江會合之口,西有龍透關的險隘,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瀘州」之稱。而此地又為滇、黔入川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此時瀘州的敵情卻發生了重大變化。


如前所述,本來,在天津密會上,蔡鍔和梁啟超等人考慮到敵強我弱實際情況,為爭取戰場上的主動,曾商定待護國軍潛運到四川邊境後再宣布雲南獨立,然後迅速給川南敵人以猝不及防的打擊,佔領敘府、瀘州等要地。但由於梁啟超於12月20日急電蔡鍔,通報了袁世凱將派周自齊赴日洽談條件,以換取日本承認帝制和江蘇將軍馮國璋「盼滇速起」,且將「立應」的緊急情況,並建議雲南提前起義。蔡鍔等人因而在參戰部隊尚未集結、有關準備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提前宣布了獨立,以致雲南宣布獨立半月後,蔡鍔才率領護國軍主力自昆明出發。這就給袁世凱調兵入川,使其主力先行抵達瀘州的機會。後來,蔡鍔也說:「此次出征,師行未能大暢,實因宣布過早,動員緩慢,出師計劃未盡協宜,以致與京、津所豫想者競相鑿枘」。因此,護國軍前鋒抵達瀘州對岸的藍田壩一帶時,張敬堯帶領的北洋軍吳佩孚旅和川軍李炳之旅已先期進入瀘州。這樣,加上瀘州原有的川軍熊祥生旅,袁軍在瀘總兵力達3個旅,1.5萬人之多,且其裝備優良,戰鬥力較強。而蔡鍔所率領的中路主軍僅3000多人,加上劉存厚師川軍約1500人,川邊義勇軍約900人,總數僅為5000多人。這5000多人中,戰鬥力較強的只有滇軍的3000人。顯然,敵我雙方兵力懸殊。所以,2月8日,會攻瀘州戰鬥一打響,護國軍就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袁軍依仗優勢兵力和早有準備,不僅有效地阻擊了董鴻勛支隊的側面進攻,而且於2月9日晚派兵乘夜偷渡長江,突襲月亮岩。陳禮門團因軍紀渙散,倉惶潰退,月亮岩、藍田壩遂相繼失守,團長陳禮門羞愧自戕。董鴻勛支隊孤懸江北,後無援軍,隨時有被敵圍殲之虞,只好於2月11日晚南渡長江,原路撤回納溪。這樣,護國軍初次會攻瀘州的計劃功敗垂成。


蔡鍔率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部於2月5日進入永寧後,十分關注攻瀘戰況,卻一直未得戰報。後接劉存厚來電方知守瀘援軍已到。蔡鍔分析,敵援軍到後,「則彼我兵力,相差懸殊。而助攻之川軍,恐未必能如我軍之勇勁,殊大可虞」,即命隨行的炮連、警衛連及機槍排兼程行進,馳援董鴻勛部,並令後續部隊何海清支隊和朱德支隊迅速來永寧集結待命。儘管如此,但終未挽回攻瀘敗局。


12日,袁軍見護國軍兵力單薄,即調兵遣將,渡江進攻納溪,將董、劉兩部包圍在納溪安福街一隅,妄圖將護國軍一舉殲滅。董、劉兩部一面奮力抵抗,一面急電蔡鍔派主力增援。

護國軍首攻瀘州不遂,蔡鍔不勝扼腕,接到納溪救援電後,急命劉雲峰抽調精銳李文漢營由敘府順江而下支援納溪。同時,又命第二梯團長趙又新率何海清支隊、祿國藩支隊,總參謀長羅佩金及第三梯團長顧品珍率朱德支隊緊急增援納溪。一場保衛納溪的戰鬥就此打響。


13日晚,李文漢營、何海清支隊、祿國藩支隊相繼趕到納溪,衝破敵人包圍,解救董、劉兩部。17日,第三梯團第六支隊長朱德奉命率隊由永寧經過兩天的急行軍也趕到了納溪東面的棉花坡戰場(今納溪區棉花坡鎮),加入納溪保衛戰。22日下午,蔡鍔抱病率第一軍司令部抵納溪,設司令部於安福街,親自指揮戰鬥。此後,護國軍中路軍主力與數倍於己的袁軍在瀘州南岸的納溪及其周邊的棉花坡、菱角塘、藍田壩、雙河場等地展開拉鋸式惡戰,「川南全部化為戰場」,敘府得而復失,納溪三易其手,「實吾國有槍炮後之第一戰也」。曾參加此役的第三支隊長的朱德後來也深有體會地回憶道:「打大仗,我還是在那時學出來的。」激戰一直進行到3月初,但由於袁軍源源不斷增加,而護國軍既無援軍可用,又乏餉械、彈藥補充,部隊也連續作戰,極度疲勞,為保存實力,蔡鍔不得不接受羅佩金、劉存厚等人的建議,於3月4日命令各支隊撤出納溪及其周邊地區,向永寧方向徐徐引退,秩序井然,袁軍懾於滇軍威風亦未敢發一追兵。



參加瀘納之役的朱德


對於此次撤退,蔡鍔實於心不甘,他在致李曰垓的信中說:

納溪戰事,本可有為。弟一意主積極,而榕軒、積之則深以子彈不給,士氣不揚,疲勞太甚為慮,非暫退不足以全師;議節節防守,俟子彈續到,元氣稍固,再行進取。弟期期以為不可,退卻之命,繕定不發者屢日,既發復予遷延一日。乃各方面煎迫多端,遂不得不以退為進矣。熬不過最後之五分鐘,曷勝扼腕。


3月8日,蔡鍔後撤至距離納溪30公里的大洲驛(今納溪區護國鎮),將總司令部設在大洲驛旁永寧河的一條大船上。護國軍各部隊也陸續達指定區域,「從事整頓隊伍,補充軍需,休養兵力,一面詳偵地勢敵情,伺機行動」。


雖然護國軍撤退了,但護國軍所表現出來的旺盛鬥志,使四川將軍陳宧仍驚魂未定,擔心護國軍不會就此善罷甘休,急忙致電馮國璋說:「滇軍雖暫退,官兵勇敢過人,蔡松坡用兵如神,地方多樂與相助,終不可侮。且黔省劉顯世與蔡共攻守,桂省陸榮廷不日響應。久更生變,滋蔓必多,將來收拾尤難。請公速電袁總統先行停戰議和。」


陳宧的擔心並非多餘。3月15日,在蔡鍔的先期聯絡和梁啟超毅然赴桂的促進下,陸榮廷、陳炳錕宣布廣西獨立。這樣,加上1月27日宣布獨立的貴州,滇、黔、桂三省連成了一片,進一步壯大了護國運動的聲勢。蔡鍔對護國討袁形勢的發展甚為樂觀,認為「桂省獨立,合滇、桂之師以臨粵,當為得手。得粵後,餉械可望源源接濟,大局利鈍,端視此著耳。」在大好形勢的鼓舞下,四川前線的護國軍鬥志愈加高昂。蔡鍔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部署並實施兵分三路,全面反攻計劃,命第三梯團長顧品珍率所部為中央軍主力,攻佔茶塘子一帶高地後,進攻盤踞在納溪附近鷂子岩的袁軍主力,再占納溪城。命第二梯團長趙又新率朱德、金漢鼎及義勇兩支隊為右翼,在白節灘附近集中後,由牛背石對於納溪及蘭田壩方面袁軍攻擊前進,配合中央軍主力攻佔納溪城。命何海清率所部為左翼,進駐中興場、合面鋪、和風場一帶,以警戒我軍左側,防阻敘府、江安袁軍東援納溪。命劉存厚部進駐牛滾場一帶,威脅江安方面之敵,並掩護左翼。命赤水附近的黔軍營長楊汝盛相機規取合江,進襲江津,阻斷綦江袁軍西援納溪。


四川將軍陳宧


3月17日,蔡鍔親自赴前線偵察後下達了全面反攻命令。經休整後的護國軍向猛虎一般撲向袁軍陣地,各路捷報頻傳。右翼軍先後攻佔沙山、大山坪、小山坪、牛背石,雙河場、蘭田壩。中軍迅速攻佔茶塘子一帶高地,於19號佔領金盤山,20號拂曉突襲鷂子岩,袁軍猝不及防,全陣崩潰,丟棄陣地,逃入納溪城。在護國軍的奮勇追擊下,袁軍又在城內四處放火焚燒民房,然後棄城渡江,龜縮瀘州。僅此一役,護國軍奪獲山炮四門、炮彈三十餘箱,槍百數十枝、彈百餘箱,機槍四挺,軍需品三船,其他戰利品無算,袁軍死傷、俘虜達七八百人之多,並俘虜袁軍總兵站長陳慶周。護國軍大破袁軍於納溪一帶,迫使袁軍攻滇第二路司令張敬堯致電各處求援:「連日受敵軍強攻暗襲,各路敗衄,官長死亡殆盡,士兵潰退,不能制止,有不戰自潰之勢,如無增援,必不免有全軍覆沒之憂。」江安袁軍分撥一營循江而下,東援納溪,被早已守候的護國軍左翼一連迎頭痛擊,袁軍飲彈投水,死傷狼藉,紛紛向江安潰竄,何海清即命部隊跟蹤追擊,進薄江安。守城袁軍望風遠颺,何海清即率部佔領江安。


瀘納戰役前後近兩個月,由於敵眾我寡,地勢不利,加之護國軍武器彈藥不足,以勞攻逸,也就使以瀘州為中心的川南戰場爭奪十分激烈,成為「有槍炮以來,吾國戰事,當以此役為最」的著名的惡戰。但是,在蔡鍔的指揮和帶領下,護國軍「士氣堅定,上下一心,雖傷亡頗重,晝夜不得安息,風餐露宿,毫不為沮」,雖鏖戰經月,「屢瀕於危,皆能絕處逢生」,並不斷取得勝利。最後,護國軍雖然未能突破袁軍的瀘州防線,但打死打傷袁軍四千多人,繳獲槍、炮、彈藥及其他戰利品甚多,基本肅清瀘州對岸納溪一帶的袁軍,「正面之敵被此次擊潰後,已無反攻之勇氣」,「惟伏居戰壕,不敢越雷池一步。即其新到之第八師,亦有聞風喪膽之勢」,「兵將或遺書通款,或在戰壕大聲言去逆效順,請求停戰」。這就宣告了袁世凱由四川進攻雲南的計劃徹底失敗。


(摘自鄧江祁著《護國元勛蔡鍔傳》之第九章「再造共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史 的精彩文章: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三十七:鑽研軍事(一)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三十九:督辦經界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