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方冬天大雪紛飛 候鳥南飛後會不會「蒙圈」?

南方冬天大雪紛飛 候鳥南飛後會不會「蒙圈」?

今年冬天,似乎南方北方的冬天掉了個兒。有人不禁想到,南方比北方還冷的天氣會不會把遷徙的候鳥們整「蒙圈」,讓它們以為飛錯了呢?那麼,候鳥為何要遷徙?氣候多變,它們真的會「蒙圈」嗎?

GIF

據《中國綠色時報》報道,候鳥是指每年春秋兩季沿固定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的鳥。國際上已知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4000多種是候鳥,其他則是留鳥。據統計,我國鳥類約有1300種,其中候鳥有600多種。

GIF

根據出現時間和不同地域,候鳥又可以分為夏候鳥、冬候鳥、旅鳥、漂鳥。其中冬候鳥種類有很多,如鴻雁、天鵝、野鴨等。在我國,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鳥類大部分都為冬候鳥。每到冬季,這些鳥兒便不遠萬里,遷徙到溫帶或是熱帶地區求生存。

GIF

每一次的遷徙,都是一場生命搏鬥,那麼候鳥為什麼要不遠萬里,來回往返?關於候鳥遷徙的原因很多,據央視網報道:

食物說認為,鳥類起源於南方的熱帶森林,隨著種群的大量繁殖,鳥兒們多了,食物不夠了,迫於生活壓力只好在夏季向開始轉暖的北方遷徙,找吃的找住所,而當北方冰川來臨的時候再回到南方越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定期遷徙的行為。

GIF

氣候說認為,鳥類起源於高緯度地區,第四紀冰川也就是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自北向南的入侵,迫使鳥兒們向南向方遷徙,以便躲避寒流以及各種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不適應,直到夏季冰川退卻後再返回老家,這樣的周而復始形成了鳥類的遷徙行為。

GIF

今年冬天,南方普降大雪。於是有段子流傳——大雁飛到南方打個冷顫,心想:難道飛反了?這雖然是網友杜撰的,但看著似乎也有些道理。南方比北方還冷的天氣會不會把候鳥們整蒙圈了呢?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海翔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候鳥飛到南方見到白雪皚皚並不會蒙圈。候鳥往南飛,本質是食物的問題。」它們遷徙不全是貪戀南方的溫暖,而是因為南方溫暖天氣下有比北方更豐富的食物

GIF

以水鳥為例,北方冬季河水冰封,水鳥們只得望著被凍住的水生植物和肥魚興嘆。相反,南方再冷,湖面就算結冰也會迅速融化。對於以漿果為食的林鳥來說溫度就更無所謂了。「而且鳥類不會等死,它們很容易感知溫度,北方暖和,候鳥會推遲南飛;南方太冷,候鳥會繼續往南尋找合適的越冬地。越冬季異常寒冷最多讓候鳥在遷徙地的停留時間變長,繁殖季縮短。」周海翔說。(張茜)

本文由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強把關,專家研究領域為進化生物學。

責編 | 喻紅(實習生)、高黎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科普 的精彩文章:

顛簸中暈車怎麼辦?快來試試這五種方法
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如何開啟高精度應用時代

TAG:人民網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