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昌都然烏:冰川腳下的快樂故園,看完真的長見識!

昌都然烏:冰川腳下的快樂故園,看完真的長見識!

或許是受陰霾的天氣影響,初到然烏鎮時的景色並無我們預期中的艷麗,安靜的山谷小鎮在午後渙散的陽光下樸素得讓人失去了想像的依據,不過這一切在隨即展開的旅程中被完全顛覆:然烏的美靜若處子,需要用心體會。

  堰塞湖邊的田園瓦村      古樸的建築、刀耕火種的勞作方式、淳樸的居民,這些田園風光與平整的水泥公路、匆忙路過的各色旅行者糅合在一起,交織成現代與古典的完美結合,卻絲毫無損瓦村的安靜祥和。   我和夥伴們安頓好了食宿,便搭乘藏族老鄉的施拉機前往享有「攝影天堂」美譽的瓦村。瓦村位於然烏鎮的北邊大約礆里處,緊挨318國道,站在公路邊即可俯視全村概貌,藏式風格的村落房屋皆以木頭材料為主,從房子的數量來看,不過酉來戶人家。   村子南邊的青稞地盡頭是一個因地震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曾被我誤認為然烏湖,實際上真正的然烏湖位於去來古路上的察隅公路右邊,而此湖名曰「安目措」,海拔大約3800米。   倚山傍水的瓦村在自然資源上顯得比然烏鎮要豐富。景色更開闊,讓人忍不住置身其中。我獨自順著馬路邊的土坡下到村民的農舍,一位正在鋸木頭的藏族大爺呵斥著沖我狂吠的藏狗,友善地與我打著招呼。   村舍深處的風景與在公路邊遠望的差別不小,大片用木樁石頭圍攏著的青稞地一派翠綠,隨風搖曳掀起的綠色渡浪讓我浮想聯翩,泥土特有的氣息更是舒緩心脾。青稞地里勞作著的人們也不再像雨崩村那般以婦女為主,而是男女老少齊上陣;放學的小學生好奇地沖我們尖叫嬉鬧。西藏義務教育的普及明顯收到了成效,這裡的年輕人以及學生都會聽說普通話。   越是靠近湖邊,土地越鬆軟陷腳,常常帶起濕漉漉的淤泥,周圍地上不時可見些牛羊的遺骸殘肢,湖邊清冷的風揚動著村邊的經幡,色彩飛揚的經幡在這個陰沉晦澀的下午尤其讓我神清氣定,甚至湖邊不知名的小鳥也頻頻靠近我這個不速之客,給人歡暢的驚喜。傍晚時分,裊裊升起的炊煙預示著平凡一日行將結束,不自覺中放緩的腳步與失神流連的思緒讓我恍然頓悟――這秀美風光下瓦村的寧靜,對於生活在快節奏中的都市人。是多麼難能可貴。      清澈然烏與雄渾冰川      在冰川與湖水相連的橫切面上,我們還能夠清楚地看到因太陽折射出的幽藍光澤,漂浮在湖面上的冰塊更是直觀地體現著氣候變暖對景色的影響。   回到然烏鎮的次日早上,我們雇請了當地老鄉的吉普車前往此行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地:來古村。從鎮子到來古村沿途要經過康薩、雅則兩個村落,簡易的然察公路,愈發崎嶇坎坷,但景色卻越來越壯美。   車出鎮子約半小時,然烏湖使出現在道路右邊的高山腳下。嫻靜柔媚,湖面如實地「複製」著這一派寧祥景象,似一片巨大的鏡子把天堂的美麗映襯到凡間,飄渺的白雲纏繞著山腰,秀美的姿態引得旅行者紛紛下車,掏出相機記錄著自己的喜悅。走走停停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安然抵這了來古村口,買了門票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徒步遊覽。

從售票口到來古村的7公里山路邊,偌大的來古冰川顯露無遺,雖然夏季的來古冰川消融嚴重,但因冰川融化而在道路右邊形成的兩個顏色備異的湖泊,景色甚是奇特。兩個湖泊中,一個乳白偏淺藍色,一個卻較渾濁,兩湖之間被一道滿是礫石的終磧壠隔著,這涇渭分明的景緻皆為冰川活動所賜:然烏地區的冰川屬季風海洋性冰川。夏季雨水豐沛,終磧壠北邊渾濁的湖上方即是來古冰川,終磧壠南邊淺藍色的湖上方則是必姆貢冰川;由於來古冰川是由幾條冰川匯合成的複合型冰川,規模不僅比必姆貢冰川大,活動也更為頻繁,常常隨著冰川融化。夏季的雨水把大量的泥沙礫石沖刷下來,直接導致了湖水的渾濁;另一方面,隨著氣候的變暖,規模本就不大的必姆貢冰川逐漸消退,減少了活動,使得冰川末端的湖水得以沉澱乾淨,在陽光的折射下顯出淡淡的藍色。在冰川與湖水相連的橫切面上,我們還能夠清楚地看到因光照折射出的幽藍景緻,漂浮在湖面上的冰塊更是直觀地體現著氣候變暖對景色的影響。      來古村的笑臉徽章      我正愣愣地看著錯落的村舍和悠閑的牛羊,忽聽有人用「中外合資」的語言和我打招呼……   來古的景色總隨道路的曲折而變幻著,轉過幾道彎路後,風吹雲散、陽光揮灑,讓眼前的野花、綠草、青稞地、格桑花突然亮麗一片,嬉戲的藏族孩子快樂地圍著我們打鬧,這高原的美麗更因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而讓人感動。   同行的夥伴安子乾脆一路小跑到湖邊,靜靜地坐在石頭上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絕美畫面,殊不知她已是人在畫中:安子把紅色的衝鋒衣綁在了腰間,背對著人世間所有的繁雜與苦惱,一語不發地坐在石頭上凝視著來古冰川。我看不到她的表情與眼神,更無法洞悉一個人的內心,但我堅信此刻她的心早已飛出視線之外,翱翔在幸福的天地間。   略作歇息後,伴著一路佳景一路歡聲我們抵達了來古村。直線距離約兩千米的必姆貢冰川挺立在村子盡頭,在村莊、湖泊、青稞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似威風的武士守望著人間靜土。村落的木房子零散分布在路兩側,一直往山谷延伸,隨處可見的青稞架子上掛滿了晾曬的莊稼,卻在不經意間營造了豐收的氛圍,這裡的青稞地比瓦村更密集。我正愣愣地看著錯落的村舍和悠閑的牛羊。忽聽有人用「中外合資」的語言和我打招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個好東西 的精彩文章:

TAG:有個好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