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的對手已足夠強大,如何擊敗它們?

殲-20的對手已足夠強大,如何擊敗它們?

原標題:殲-20的對手已足夠強大,如何擊敗它們?


看文後,請順便點一下文末廣告吧,謝謝


隨著殲-20的正式列裝,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開始宣告進入空軍作戰部隊,向全面形成作戰能力邁出重要一步。2月10日,「空軍發」還在新浪微博上發出了一張兩架殲-20戰機在雪景中的照片。


殲-20戰機交付空軍後,實戰實訓將逐步展開,五代機飛行員的儲備人才也會穩步成長。未來殲-20戰機也會成為中國空域中擔負更多的任務,只有通過更多地展開實戰條件下的行動任務,才能摸索出殲-20的優點和不足,以便進一步改進完善。


因為,在殲-20正式列裝之時,它在亞太面臨的主要對手如今正在加快部署,而且美國人希望更多的國家能夠這種五代機,發揮其特有的優勢並形成集群效應。這種五代機就是美國的F-35。


布局


自2018年初中國宣布殲-20在朱日和基地開始與殲-16和殲-10C進行聯合戰術訓練後,F-35在中國周邊的部署就變得更加活躍起來。而且美國在駐日美軍基地加快F-35戰鬥機的部署,與日本方面宣布第一架F-35A進行實戰部署的消息,顯然都是有針對性的。


1月26日,日本正式宣布在三澤空軍基地部署首架F-35A隱形戰機,據《日本時報》等媒體的報道,預計年內還將部署9架,以組成一個飛行中隊。


與此同時,同樣是在三澤空軍基地,美國空軍也會換裝兩個中隊的F-35A戰機。日本媒體透露,未來三澤基地將擁有80多架F-35A戰機,成亞洲最強的空軍基地。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近年來,在「周邊國家」空戰能力迅速提升的情況下,列裝擁有性能卓越的F-35A戰機,在安全保障上意義極為重大。



自從中國的殲-20戰機首飛以來,日本很快就向美國採購了42架F-35A。日本於2016年8月24日接收了首架F-35A,並在美軍路克空軍基地(Luke Air Force Base)接受訓練。而中國也在2016年中,向空軍交付了首架殲-20,並在滄州飛行訓練中心開始戰術訓練。


目前的局面已經很明顯,中國與美日在亞太天空的較量很快將進入五代機對抗的時代。日本在部署上述10架F-35A戰機後,後續還有32架F-35A戰機,而這些戰機絕大部分會部署到靠近中國的「西南諸島」基地。


儘管在研發測試階段,技術與可靠性問題層出不窮,但五角大樓仍在全力打造F-35戰鬥機。而且,還在不遺餘力地向其他國家推銷F-35戰鬥機。目前F-35戰機還處於低速生產階段,尚有數千架戰機的訂單尚未落實,還有許多外國訂單也在「排隊」。僅完成上述訂單中的生產任務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除了日本、韓國外,去年澳大利亞也從美國訂購了72架F-35A戰機,而且少量F-35戰鬥機已經開始交付澳大利亞。這些都是美國在亞太的盟友,而美國人認為,隨著中國空軍的殲-20戰機開始裝備部隊,東南亞一些國家對五代機的需求會上升,美國必須儘早遏制中國的五代機帶來的衝擊。


於是,我們看到美國空軍參謀長古德芬上將不久前趁著新加坡航展,前往這個東南亞重要國家。古德芬前往新加坡航空展,美國在今年航空展中展示RQ-4「全球鷹」偵察機以及F-35B戰鬥機,這是兩款軍機首次在東南亞展示。另外美國也在航空展中展示了F-22戰鬥機。不過,媒體認為本次航展最大的亮點無異是美國F-35戰鬥機。



美國國務院負責軍火銷售的官員、政治-軍事事務局代助理國務卿蒂娜·凱達諾出席了2月6日開始的新加坡航空展。這是美國國務院2009年以來首次派高官前來出席航空展。凱達諾說,出席航空展的美國代表團將「竭盡所能」鼓勵東南亞政府購買美國製造的武器,比如F-35戰鬥機。


除了F-35A之外,當美國海軍陸戰隊將F-35B戰機部署到日本時,他們並不諱言:「F-35B的到來體現了我們對保護日本和太平洋地區安全的承諾。」


在美國專家看來,F-35B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出動,假如你的傳統起降場地無法使用——或許是因為中國的導彈把它們炸毀,這是戰爭中可能使用的一個戰術——F-35B可以上陣。


F-35B可以在僅幾百英尺長的跑道上起飛、垂直降落,這使得美海軍陸戰隊不需要為找不到大型而顯眼的基地而擔心。可以說,如果中國把目標對準航母,美國就將不使用航母。美國人聲稱,海軍陸戰隊一直在為這種新的太平洋作戰概念進行訓練。


美國媒體的報道稱,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對可以「打破中國幻想」的武器F-35B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美國在爭取儘早向太平洋派遣F-35B隱形戰機。從美國最近部署F-35B的行動中可以看出,它對F-35B打破太平洋力量平衡的能力抱有信心。一艘可搭載F-35B戰機的兩棲攻擊艦已經駐紮日本。


定位


殲-2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動機戰機,是具有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能的第五代戰鬥機。根據官方的說法,該機具備非常強的隱身性能和機動性能,載彈量也非常強大,側彈艙可以各自攜帶1枚導彈,主彈艙擁有六個掛架,可以攜帶6枚導彈,而且還有外掛點,可以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

那麼,殲-20與F-35相比是否更有優勢?誰將更加佔據上風?回答這些問題並不容易,在美軍很多專家看來, 殲-20戰機更像是執行隱蔽對地、對艦打擊的戰鬥轟炸機,因為其體積和尺寸要比F-35更大。但是,似乎F-35的靈活性更強,而且目前數量上更多。但中國軍事專家並不這麼認為。



不少西方軍事專家認為,殲-20這種隱形戰機從外形上看比美國空軍F-22「猛禽」還要大,這很可能會影響殲-20的作戰機動性。國外一些專家以他們的標準和經驗判斷,殲-20並不是一款以空中格鬥為主的戰鬥機,隱形能力上也存在缺陷(主要是氣動外形上),這一點與F-22或F-35存在差距。


因此,與F-35相比,殲-20「根本就是不同類型的飛機。」 在美歐軍事專家眼裡,殲-20是一款「高速、遠距離、不太隱身(與美國第五代戰機的標準相比)」的戰機,並不是一款真正的戰鬥機,而更像是一款截擊機和攻擊機。殲-20未來不尋求在空對空戰鬥中與美國第五代戰鬥機抗衡。這種角色可能會由其他解放軍的戰鬥機來扮演。


殲-20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雷達系統也相當複雜,除了機頭裝備的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之外,還有側視雷達和各種光學感測器,各種電子天線則集成在機身各處,如鴨翼與主翼間的電戰天線,主翼前緣CNI天線陣,進氣道外側電子干擾天線等。



澳大利亞軍事專家馬爾科姆·戴維斯認為,中國人認識到,他們可以攻擊對手至關重要的的空中支援系統,例如預警機和加油飛機。這樣一來,對手的空中倍增器就難以發揮作用,無法正常工作。


戴維斯說,「如果你能迫使空中加油機返回,那麼F-35戰機和其他作戰平台都難以發揮正常的作用,因為它們無法到達、接近它們預定的目標。」沒有空中加油機補充油料,像F-35這樣的美國飛機都有嚴格的作戰距離限制。


美國退役空軍中將大衛·德普圖拉在去年珠海航展後給出了一份國防與航空航天報告,其中對殲-20做出了類似的評價。殲-20與F-22並不相同,尤其在不同環境下,如果你仔細觀察並分析其外形設計,就能看到殲-20在前端有一些顯著的隱身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方面,而且從設計建造方案來看也不是一款用於空中格鬥的戰機。但坦率地說,給人最大的擔憂是,殲-20的設計重點是攜帶遠程武器。


由於殲-20缺乏隱身和格鬥能力,卻使其專註於單一的,相對軟性的目標(防禦和格鬥能力更差的武器平台)。這一點不同於美國,美國已經部署了在隱形能力上近乎極致的戰鬥機,毫無疑問,中國在這方面缺乏經驗,打造一款飛機,能從各個方面減小雷達反射波。


相反,殲-20的設計方案使得這種飛機,從正前方角度看,的確像是一款隱形飛機。它可以憑藉自己比其他中國戰機更遠的航程和遠距離空空導彈,在更遠的地方威脅對手的空中加油機和預警機、電子戰機,這些都是F-35和F-22的支撐平台。


殲-20將是中國空軍擁有一款可執行遠程打擊和封鎖任務,又很難被對手發現的戰鬥機。除了預警機和加油機外,它可以威脅的對手的空軍基地、航母,這些武器系統和設施是美國及其盟國在亞太遙遠的距離投射空中力量所必須依賴的。


關於殲-20,大衛·德普圖拉認為,這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他們正在進入一個時代,他們設計的飛機不再只是對過去已經擁有的戰機進一步改造、進化,他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空間。」



然而,殲-20既然是新概念中的第一個作品,那也意味著它的未來仍有很長的路。戴維·伯克也說,雖然現階段殲-20對美國的F-22和F-35的威脅不大,但是中國正在努力追趕,並且未來目標就是反制F-35這類美國新興作戰能力。


優劣


談到F-35的優勢,美國列剋星敦研究所的分析家勞倫·湯普森稱,F-35與殲-20相比,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神秘優勢」。隨著軍事力量對電子戰術及工具依賴程度的日益加深,擾亂軍心、打擊士氣的機會成倍增加。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子戰將是軍事戰略的一個核心特徵。


F-35戰鬥機的生存能力不僅僅是指隱身能力,F-35戰鬥機的三種型號均配備有高度自主的電子戰系統,能夠擾亂和欺騙敵方的電子能力,不僅僅是指雷達,還包括熱跟蹤導彈、通信網路及導航信號。先進地電子作戰系統,再加上戰鬥機本身所具備的隱形、速度、敏捷以及武器系統,可確保美國及其盟國能夠在本世紀中葉之前,甚至在更長的時間內,滲透到敵方領空。


與傳統戰術飛機不同,F-35的架構是高度集成的。射頻和電光接收器被嵌入在機身一側,可不間斷地提供360度環境感知能力,所有感測器接收到的數據,經由中央計算機整合,通過飛行員頭盔上的顯示屏展示給飛行員。該系統還整合了來自非機載感測器的數據,可提供全面地電磁環境信息。湯普森稱,這方面的優勢將讓F-35佔據先機。


但F-35的劣勢也比較明顯,那就是近距離空戰能力的薄弱。為了應對「側衛」改裝版戰鬥機的擴散,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更小範圍的美國海軍將不得不依賴F-35,但是F-35從未有意成為空優戰機。無論過去還是將來,F-35都是具備空對空自我防禦能力的攻擊戰鬥機,但是五角大樓將它逼迫成了一個「多面手」。


如果四架F-35機群遭遇四架蘇-35編隊將如何應對?答案最有可能是:F-35改變路線,並呼叫F-22和F-15C戰鬥機,後面這兩款戰鬥機的任務是獲取和保持空中優勢。如果F-35要依靠自有設備,並能夠把握良機,伺機而動,那麼遭遇蘇-35時,也可能安然無恙。



F-35飛行員必須使用隱形能力、機載和艙外感測器以及智能戰術,來放大F-35的優勢,揚長避短。美國防務專家認為,這意味著當遭遇中國和俄羅斯的蘇-35戰機時,F-35所能依賴的三大法寶是:第一、利用戰機更勝一籌的隱形能力;第二、利用豐富的感測器;第三,在超視距範圍就首先開火,與敵軍戰鬥機交戰。一定要避免F-35在易受攻擊的視距範圍內與蘇-35盤旋空戰。


與F-35不同,F-22戰鬥機的設計初衷是作為最卓越的空對空殺手。「猛禽」戰鬥機將隱形能力非常強的機身與高空升限、超過1.8馬赫的超音速巡航這三大優勢完美結合。


與此相比,F-35在發動機加力全開的條件下,速度只能達到1.6馬赫。此外,F-22擁有卓越的機動性,擅長進行近距離空中格鬥,在轉彎速率、轉彎半徑、攻角和不同海拔高度能量注入方面均更勝一籌。


此外,F-35不具備F-22戰鬥機向AIM-120導彈傳遞發射能量的速度或高度,這意味著如果AIM-120導彈由F-35戰鬥機發射,那麼射程將會縮短。而且,在隱形攻擊模式下,F-35還不能攜帶大量空對空導彈。


因此,在近距離範圍內,F-35戰鬥機不具備「猛禽」戰鬥機、甚至F-16或F/-18的機動性。如果被迫進行空中格鬥,F-35飛行員只能依靠高超技能與經驗,從而可能拯救自己不被擊落。


現在美國人最擔心的是F-35戰鬥機能否儘快形成戰鬥力的問題。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由於包括等待備件過於漫長等種種原因,提升F-35戰機可靠性的努力並沒有進展。美國不得不推後其形成戰鬥力的時間節點。


據美國《國際財經時報》近日報道,美國國防部操作測試主任貝勒在提交給五角大樓高層與美國國會的年度報告中說,儘管戰機的數目不斷增加,但自從2014年10月以來,能完全具備執行作戰任務的F-35戰機仍維持在大約50%的比率,並沒有顯著的改善。


報告指出,這款美國最為依賴的戰機原本預定2018年要結束16年的研發階段,進入為時一年的戰鬥測試階段。然而,戰鬥測試演習已延遲了一年。而在F-35獲准全速量產前,戰鬥測試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目前造成困擾的,就是許多F-35在等備件、光電瞄準系統有問題,加上測試武器時,不管是發射空對空導彈,或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導引空對地導彈,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出現。


報告指出,F-35極其複雜的最終軟體版本做了31處變動,但由於關鍵的缺陷還在,因此遲遲無法安裝。此外,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存在輪胎不夠堅實的缺陷,也造成了問題。而據操作測試局估計,對F-35戰鬥性能最可靠的評估,很可能無法在2019年12月之前完成。(石江月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江月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石江月防務觀察】視頻02期:印度將獲得這種武裝無人機,能攻擊能偷看!中國必須警惕
洞朗對峙2.0版並不遠,中印邊境有兩場「競賽」

TAG:石江月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