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肖風:區塊鏈與ICO

肖風:區塊鏈與ICO

如果你是鏈圈較為活躍的人士,那麼你一定聽說過肖風博士,他是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有超過18年的證券從業經歷和資產管理經驗。歷任中國人民銀行深圳經濟特區分行證券管理處副處長,深圳市證券管理辦公室處長,證管辦副主任,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等職務。

現任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以及中國規模最大的區塊鏈投資基金——分散式資本的合伙人。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布局區塊鏈的企業家、投資人之一,肖風博士對區塊鏈有著較為系統、深入的認知和實踐,他預測區塊鏈變革的文章更是刊登在了人民日報上。本期區塊君整理了肖風博士近三年來分享的與區塊鏈相關的乾貨。

今天的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從機制設計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的三個層次;二是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談區塊鏈的三個階段;三是如何看待數字貨幣與虛擬貨幣;四是代幣的經濟學意義;五是區塊鏈常見六個問題的分析。

1

區塊鏈從機械設計角度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分散式網路,其主要用來解決點對點通訊的問題。點對點網路技術出現已有幾十年,最早的是美國電力技術P2P網路,之後是CDN,然後發展到分散式計算、分散式存儲,包括現在物聯網領域裡非常熱門的邊緣計算,都屬於分散式網路技術。

區塊鏈的第二個層次就是在分散式網路的基礎上加上一套密碼學的賬戶體系,從分散式網路變成了分散式賬本。有了這套賬戶體系就可以做點對點交易。在分散式網路上,點對點交易是去中介化的,這個在技術上已實現。

密碼學賬戶體系和現在的金融賬戶體系有巨大的不同。密碼學賬戶體系依據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建立起來,不需要任何人許可就可以開立賬戶,且可開立多個賬戶。若是在銀行,對方會甄別開立賬戶人的一大套資料,甄別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你是壞人,可能就不會為你提供服務。但是在密碼學賬戶體系里,從來不分好壞,也不需要經過別人的許可,就可以開立無數個密碼學賬戶。

在點對點交易基礎之上,若在分散式賬本上再加上數字貨幣發行的經濟激勵制度,一個通過博弈論做出的全網共識治理機制,就是我們現在所講到的區塊鏈,可更細一層劃分為公有區塊鏈。公有區塊鏈是在分散式賬本上加了激勵機制和治理機制。

這三個層次的每個層次都有其價值,都有它的應用。比如數字貨幣研究機構曾經說過,央行所發的貨幣不一定用到區塊鏈,它可能用到分散式賬本,也可能在某些地方用到了分散式網路,就可以達到某些目的。但如果需要建立一個完全自激勵、自組織的去中介化的,或者在商業領域裡去中心化的機構,那必然要用到公有區塊鏈。聯盟鏈可以看成是分散式賬本技術上中性化的體現,它抽離了發幣機制、激勵機制和全網共識的治理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更偏向於中性化的治理機制。區塊鏈的三個層次沒有高低之分,只是不同的目的使用到不同層次的區塊鏈技術。

2

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三個階段

區塊鏈技術發展第一階段是2009年1月3日上線的比特幣區塊鏈。比特幣區塊鏈是整個區塊鏈系統中非常特別、極端的案例。

比特幣區塊鏈只建立了一套密碼學的賬本系統,用橢圓形演算法、非對稱加密建立的公鑰私鑰,它可以自己建立、管理,不需要第三方機構。至於所發行的比特幣將來是不是真的有生命力,這當然是可以懷疑的,因為一個純粹的貨幣發行體系在這個世界上是不是能夠生存以及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尤其是在央行發行自己法定數字貨幣之後,這個值得商榷。比特幣區塊鏈是按照既定的條件來使用,無法做其他應用上的開發。

在2013-2014年,出現了區塊鏈2.0版本——以太坊,以太坊是想建設一個新的公有區塊鏈,方便大家在這個區塊鏈上做自己的應用開發。以太坊是一個平台,通過它可以把全球想像成為一個可以完全聯網的計算機系統,同時更重要的貢獻是在上面能夠編輯比較完整的智能合約,而比特幣區塊鏈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智能合約,所以我們把以太坊叫做區塊鏈2.0版本。目前,以太坊開發的進程並沒有結束,現在還很難看到較完整的應用或商業應用,利用以太坊區塊鏈就可以實現。

此外,因為構想太宏大,所以就遇到了在性能上、大規模應用上以及穩定性上的問題。 區塊鏈3.0沒有從0到1的突破,大部分目標是解決技術問題,實現系統性能更優、安全性更高、穩定性更好,推動以太坊從小規模的商業應用向大規模的商業應用發展。區塊鏈3.0最主要的技術系統有三個,即EOS、Dfinity和Cosmos,他們將在2018年3月至7月之間上線,屆時將會很大程度上解決區塊鏈的性能問題。

未來也可能有其他的技術出現,使得區塊鏈的性能和治理機制更好、共識演算法更優,以及支持多區塊鏈跨鏈之間的交互和交換。 區塊鏈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互聯網技術的概念被提出後,到1994年才被正式定型為TCP/IP網路,再到1999年互聯網泡沫,這期間已經過了幾十年,尤其是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誕生、成長、壯大,還有20年的過程期。區塊鏈技術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定型,但經過區塊鏈的3.0後,區塊鏈技術的大框架基本定型。

3

如何看待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

央行七部委文件正式做了規範,把法定數字貨幣叫做數字貨幣,其它的叫做虛擬貨幣。

關於貨幣有很多英文單詞,比如說Cash、Money、Coin、Token。Cash是央行眼中的貨幣,有社會流動性、利率、匯率等屬性;Money是金融機構眼裡的貨幣;Coin,在傳統上把它叫做硬幣、零鈔,比特幣對其借鑒,叫BitCoin,它基本上成為區塊鏈世界裡的一個基礎貨幣;Token為代幣,是各個應用開發項目用來融資的工具,具有資產的性質。

比特幣區塊鏈的最大貢獻是建立一套密碼學的賬戶體系,比特幣沒有什麼商業價值,它也沒有什麼應用場景,它是基於密碼學賬戶的一個記賬符號,只能算是虛擬貨幣中的基礎貨幣。目前全球幾百家數組交易所90%的交易都是幣和幣之間的交易,部分的幣都會與另一個幣形成交易對。交易對由各種Token與比特幣、以太幣組成。

此外,比特幣與Token的發行方式有很大不同。Token大部分都是用ICO的方式來發行,比特幣是挖礦的方式來發行。比特幣是否為貨幣目前爭論很大,我認為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比特幣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通用貨幣、基礎幣,但是比特幣波動太大,且沒有法律的信用背書。Token代幣發行方式是眾籌,它有使用價值,在某個商業場景里能夠使用到,通常不會作為支付工具;Token資產屬性比較高,所以它的波動是可以理解的,基本上算是一種資產而不是一種貨幣。這是Token與比特幣的區別。

4

代幣的經濟學意義

Token來源歷史很久,最早賭場所發行的籌碼其實就是一種Token,後來兒童遊樂場使用的遊戲幣也是,其主要的功能是方便結算,價值無波動。當年在國外引入到經濟領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免稅,Token使得結算便利化、稅務簡單化。 在二三十年前網路遊戲興起時,Token也被引入到了網路遊戲,即遊戲幣。研究代幣的經濟價值,遊戲幣是很好的案例。在遊戲中都會有代幣,代幣在網路遊戲里,除了結算功能外,也有促進交易的作用,還有免稅的功能。在遊戲中,代幣的經濟激勵機制價值獲得了很大提升。首先,玩遊戲過程中可以獲得金幣,這就是一種激勵,獲得金幣之後,還可以用金幣在遊戲里進行交易,同時,還可以用金幣來打造遊戲道具,那些道具也可能會賣很高的價錢。

區塊鏈上的Token是在網路遊戲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的結果。第一,它有籌資融資的功能;第二,它有經濟激勵功能;第三,它是區塊鏈上的一個交易媒介;第四,Token往往會空投。公司自行發行Token,向擁有比特幣或以太幣的地址空投,進行市場推廣;第五,用來導流,包括用戶導流、客戶導流。Token在區塊鏈經濟體系裡面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使點對點交易成本趨於零。Token機制可以迅速建立一個自己的商業生態系統,這個價值非常大。

EOS最近花了一年時間眾籌,已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近期宣布,拿出10億美元來成立VC基金,同時號召全球的VC基金與其合作。基金被放大後,用來給任何希望在US區塊鏈上做應用開發、商業開發的創業團隊。做商業開發、應用開發的團隊會有自己的Token,這些開發團隊把自己大部分的Token免費發送給EOSToken的持有者,從而迅速地建立了一個基於EOS區塊鏈的生態系統,且它幫助那些創業團隊規避了很大的法律風險。在我們所熟悉的商業環境當中,任何一個企業或者是個人很難在沒有Token的機制下,迅速建立一個自己的商業生態。

5

關於區塊鏈中六個問題的分析

一是耗能。有人說數字貨幣能耗很高,實際上大家講的是比特幣,而不是講所有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的高能耗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比特幣通過挖礦的方式發行,以至於耗能很高,但挖礦的方法也在改進,現在主流的有三種,包括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和分散式計算、存儲的公式;第二,比特幣發行之所以要設計這麼高能耗,恰恰是為了防止作惡的機制設計。有人提到比特幣一年消耗的電力等同於愛爾蘭的國家用電量,可是線下傳統的金融體系,為了取得共識和信任機制,組建了很龐大的體系,這些體系的能耗之和,絕對不會比比特幣的能耗少。我們需要法律制度、權力機關、第三方、政府監督,此外,我們公司還有資本金、固定資產、眾多員工。這一系列的體系安排才能保證交易通過金融中介順利完成。

二是性能。性能在不斷優化當中。三年前支付寶做不到每秒26萬筆的交易量,1年前亦然,直到2017年支付寶做到了。性能只是一個技術問題,可以通過技術發展來解決。區塊鏈核心技術是共識演算法。通俗來說,民主決策,需要全網完全達成一致,也可以通過一個半中心化的機制來達成共識。如果通過半中心化的機制,區塊鏈性能就會大幅度提升,所以比特幣的性能並不代表其他區塊鏈的性能。當然,極端中心化下,性能最高,比如支付寶、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性能,每秒20萬筆絕對沒問題。

三是大規模的商業應用。我們很期待2018年區塊鏈3.0技術上線之後,很多大規模的商業應用會出來,包括Facebook已經提到2018年要用加密貨幣來重構商業;柯達也已經宣布要用加密貨幣來提供知識產權管理。在2018年底,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傳統的主流商業機構用Token、區塊鏈來做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開發,這值得期待。

四是安全性。大家看到了比特幣或數字貨幣被盜的事件。到目前為止,區塊鏈中未發生過盜竊案。有人將數字資產存在交易所的賬戶里,在交易所環節中出現被盜,這主要是交易所的內鬼作案。量子計算是潛在的危險。量子計算技術未來可能對現有的加密演算法造成衝擊,但是密碼學家也在研發新的抗量子計算的密碼,比如格密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過程,就是安全性。

五是匿名性。在Token的半中性化的機制里,需要的時候是可以了解到背後的戶名的,而不僅僅是看到賬戶的餘額。區塊鏈提供了一個新的機制,使得在互聯網上裸奔的數據都有可能在得到隱私保護,同時又能享受這些數據帶給我們互聯網上的價值。這個就是區塊鏈上的零知識證明。在完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讓大家能夠享受到數據互相交換所帶來的正當價值,目前來看,除了區塊鏈能夠做到之外,還看不到別的技術能夠做得這麼徹底。

六是交易量。在比特幣交易所關閉之前,關於中國佔比特幣交易量90%的說法是錯誤的。2016年下半年,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所交易並不收取傭金,且比特幣的交易不收稅,因此三大交易所往往都給自己刷交易量,來爭奪在中國的排位和在全球的地位。2016年底一度出現中國的三大交易所日交易量超過300億人民幣的巨量數據,此事引起了央行的注意,央行於2017年1月派出調查組進駐三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在調查組入駐後第二天,交易量就回到了2500萬美元。我們在2016年底做過數據分析,三大交易所的真實交易量大概在2000萬美元。中國數字貨幣的交易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從來沒有超過20%,所謂的90%交易量,都是刷量的虛假交易。

問答環節】

Q1:我去年一個月回一次國,但是每一次都不如今年一月剛剛回國受到關於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交易所帶來的衝擊大。這次在北京僅停留三天,至少聽到了五撥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談同一件事情。您是怎麼看這股風潮在國內的迅猛發展?

A1:中國確實存在過熱。大家天天在談幣,很少有人再去談區塊鏈技術。大家只想著怎麼發幣、炒幣,這個是中國為全球區塊鏈貢獻的一個特色。當然在矽谷,區塊鏈技術現在也變得非常熱,但是可能那邊熱的一個側重點是在技術,在商業開發上。

Q2:這次也聽到大家都在熱衷前往日本和韓國炒各種幣和交易,如果不是國內的強監管,中日韓會不會一舉成為世界交易的中心?

A2:自從9月4日中國七部委發文後,出現的情況就是出海。出海主要有三種方式,炒幣、發幣,去日本居多;技術團隊、技術開發,很多去了矽谷;還有一些把法律實體註冊在新加坡和香港,自己在國內做開發、運營。

Q3:TokenEconomy是個很重要的經濟現象。從遊戲Token,遊樂園Token,發展到區塊鏈各種項目的Token。由於各種項目的Token是在應用中起到價值轉移的媒介作用,然後BTC和ETH有構建與法幣的兌換渠道。那麼哈耶克的關於各個企業(開發區塊鏈應用的企業)自由發幣,然後在自由市場中競爭。有生命力的Token繁榮昌盛,沒有應用或完全是空氣幣則迅速萎縮歸零。請問肖總是否認為這種趨勢將持續幾十年?也就是說,我們正在從信息互聯網走向價值互聯網?

A3:加密經濟學或代幣經濟學,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新的現象,有很多去中心化的商業應用,因為有了代幣經濟學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型。以比特幣作為一個很好的案例來想像未來商業領域的自主制。比特幣區塊鏈沒有股東、董事會、管理層、員工、收入、辦公場地、資金,它的所有東西都是完全開源的,任何一個人上比特幣區塊鏈或者離開比特幣區塊鏈都不需要得到任何其他人的許可。這個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對去中心化商業組織有重大意義的實驗,將來會有很多自組織形式的商業誕生,他們靠什麼做激勵?靠系統演算法模型給為這個區塊鏈工作的人發出自己的幣。 全網通過博弈論達成共識,決定我們怎麼樣做事情,怎麼樣發展自己,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激勵機制和治理機制。這對於我們來說有非常大的啟示。企業不再被需要,因為在區塊鏈上不存在交易成本問題,交易成本趨近於零。企業不需要存在了,產權也就不需要保護了,這一切對現代經濟制度提出了一些挑戰,當然它不是取代,而是新的東西,我把它叫做分散式商業模式。

火球財經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並非投資建議。

來源:」財新「,作者:」肖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球財經 的精彩文章:

Status—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社交軟體
比特幣在中國的這十年(中)

TAG:火球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