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如何讓自己在春節宴席上風度翩翩?

如何讓自己在春節宴席上風度翩翩?

在推崇「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古人亦認為「食以禮為先。」直到今天,飲食之禮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春節親友團圓,歡聚一堂的日子裡,人們免不了要忙碌於觥籌交錯,交際應酬,餐桌禮儀在此時就顯得更為重要。它彰顯著一個人的風度,也是一個家庭的教養。

那麼,究竟如何使自己在宴席之上表現的文質彬彬,有禮有節,我們可以古人之禮中汲取很多有用的建議。

眾所周知,在中國人的人際交往關係中,最重要的不外乎是「尊尊」和「親親」,因此飲食之禮的重點也在於如何依「禮」同此類人一同進食,其中涉及的最主要的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安排座次」和「用餐行為規範」。

首先,當我們作為主人必須安排宴席的座次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位次南向為尊。《儀禮 鄉飲酒禮》中說到,當古人在堂上舉行禮儀活動和宴飲時,堂上的席位,主人在東序前西向而坐,客人的位置在戶牖間,客人南向而坐,陪客則在西序前東向而坐。此以南向的位置最尊,奉於客人。

二、若無南向座位,位次應以東向為尊。《儀禮·大射禮》中記載,堂上的席位,地位最高的公西向而坐,賓南向而坐,諸公東南方北向而坐,大夫東向而坐。可知最尊的主位即坐東向西的。

三、當只有一張桌子,幾人同坐一席時,南向北向的坐席以西邊的那一端為尊位,東向西向的座位以南邊的一端為尊位。

進入正式用餐的階段後,我們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主客在吃飯前也根據身份的差異應遵守不同的禮儀。《曲禮》中說到,主客共同用餐時,如果客人的地位比主人要低,比如客人是主人的晚輩或者下屬,客人在進食前就應該手拿食物起立致謝。主人應站起回禮,客人才可坐下。而且,在主人沒有吃完之前,客人不能漱口結束用餐。

當我們陪長者飲酒時,看見酒端上餐桌,要趕緊起立,雙手倒酒,再敬長者。長者說不用客氣,晚輩可以歸位飲酒。當長者舉杯還沒有喝盡酒時,晚輩不敢喝酒。長者有賞賜時,晚輩也不能推辭。

此外,每個與宴者在用餐的過程中也有應該遵守的規定。《曲禮》中用十五個「毋」說明了餐桌上的禁忌。例如,和大家一起吃飯時,不要貪婪,只顧自己吃飽。由於古人吃飯時需要把手伸進飯桶中取飯再進食,因此出於衛生的考慮,大家在一個飯桶里取飯時,用餐者不要搓手,不要搓飯糰,不要把手裡的飯糰再放回盛飯的器皿中。此外,在喝湯的時候,不要一口氣喝太久,發出吸嗦的聲音,這是極不禮貌的。不要不顧形象的啃咬骨頭,不要專取一種食物吃,不要因為飯菜過熱在進食時大力抖動以冷卻等等。這些規則也同樣適用於現代社會,只需要我們根據現實情況靈活運用。

而在進食完畢後,也有應遵守的規矩。《曲禮》記,在宴席結束後,客人須自行跪立於吃飯的小桌前,整理好所用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給主人的僕從。除非主人勸說,客人才重新坐下。而今天,我們在做客之時,用餐完畢之後,也可以幫助主人收拾一下餐桌,替主人分擔一些善後的工作,以表示我們的感謝。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春節聚會上可以運用到的餐桌禮儀規範,它源於中國傳統禮儀,與中國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但是在「揚棄」之後,根據現實情況加以改造,更加符合現代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在新時代煥發了新的生命。所謂「禮尚往來」如果大家都能以禮相交,也將使春節的餐桌更加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恕乎?孔夫子為何言既往不咎
旅行青蛙:你身上有我最深的牽掛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