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劉力紅:吃與痴

劉力紅:吃與痴

今早起來

猛然想起再過幾天就到大年

又到了大吃特吃的時節

專業習慣的驅使

忍不住還要於此多嘮叨幾句

劉力紅:吃與痴

科學家們已就少吃與健康長壽的關係

做了多方的實驗研究

這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古人強調的「食飲有節」

「未飽先放筷」

及《傷寒論》所說的「損谷則愈」

多年前與中大一位研究生命科學的教授聊天

從他那裡了解到長壽與線粒體端粒長度的保持相關

而目前的各種研究顯示

能夠有效影響端粒長度的因素

竟然是一定程度的飢餓感(少吃)的保有

真箇是此事兩難全

經歷物質匱乏的一代憋足了勁兒搞經濟

等到物質極大的豐富了

卻發現許多病竟是吃出來的

自個給自個挖了坑

劉力紅:吃與痴

暫且撇開上面的

此處要話一話吃與痴

這些年來有一些研習文字的心得

感到聲音是文字太值得重視的一個方面

尤其聲音相同或類似的文字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比如上面的吃與痴

腸肥腦滿這句成語首見於《北齊書》

雖說這是一則損語,卻是損到了點子上

腸與腦有什麼關係呢

好像八竿子都打不到

只是這腸與腦還真有關係呢

劉力紅:吃與痴

腦在中醫里被定義為奇恆之府

而在現代醫學它卻是神經中樞

打開《傷寒論》的陽明篇

我們會發現

幾乎腦子出毛病的重要表現都集中在陽明篇

如神昏,如譫語,如善忘等

陽明病雖然討論的是胃家實

其實與大腸的關係最切

大腸的功能主要是通降

而腦又稱為清虛之府

清是清靈,虛是空靈

腦的清靈空靈之性須依賴於腸的通降之性

腸失通降,腸肥了,濁氣下降不利

日積月累,必上逆清虛之府

於是腦為之滿,便失卻空靈了

空靈了、清靈了,才有明、才有智慧

無怪乎現代醫學將腸作為人的第二腦

也無怪乎十二經裡面有一個「陽明大腸」

劉力紅:吃與痴

古語智與知互通

現在將知(智)放入疒里

痴所以為痴,大家自然有會心處

腸肥多由過吃,腦滿必是痴路

諸位是寧願由吃而痴呢

還是少吃一點

新春已立

大年將至

權將上述供奉大家

願大家健康長壽

智慧光明日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養生文化:您的頸椎還好么?注意這幾點頸椎安無憂!
你想要從婚姻中得到什麼?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