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戊戌春節走筆——臘月二十六

戊戌春節走筆——臘月二十六

戊戌春節走筆——臘月二十六

HAPPY 2018"S NEW YEAR

兒時記憶——蒸饅頭、做粘窩窩

小時候,奶奶說春節期間是不能動刀蒸饅頭的,所以要提前把一個年上吃的饅頭都蒸出來。臘月二十六是我家蒸饅頭做粘窩窩的日子。臨近年關在奶奶的帶領下,老家的大娘、嫂子等所有的女眷會集體出動,按長幼次序挨家挨戶分批次做粘窩窩。父輩兄弟五人,留在老家的也有四個,也就是說這饅頭粘窩窩的一做就要四天,一天一戶人家。

小時候過年最盼望的就是蒸饅頭、做粘窩窩的這一天了。提前幾天父親就在準備,將自家種的黍穀子脫殼碾面,挑揀紅棗。二十六早上吃罷早飯,奶奶就開始忙活,大紅瓷盆洗凈倒入磨好的黍穀子面,溫水和面。紅棗在另外的盆里,熱水浸泡。廚房的七印鍋里添上水,上面四節籠屜,每節籠屜上都要鋪好白菜幫——因為粘窩窩太粘了,怕蒸熟了粘在一起拿不下來。

開始了,奶奶左手熟練的在盆里揪了一塊面拿在手中,右手拇指和食指快速的轉動,幾下一個尖頭深坑的錐形窩窩出現了,右手再抓一把紅棗,按次序摁到窩窩的表面,一個粘窩窩就這麼做成了。一會一大箅子的粘窩窩做好,端到廚房放進籠屜,四節籠屜放滿後蓋上「籠屜的帽」。帽上放一個小瓷碗裡面擱幾粒小米倒扣著,上面再蓋上隔熱棉被。左手拉風箱,右手往灶火堂子里扔柴火,這是我最愛乾的活——好玩還暖和!

一小會,白氣就開始蒸騰起來了。別著急,等小瓷碗里的小米熟了,這粘窩窩也就好了可以出鍋了!院子里擺著幾個長條凳子,一籠屜一籠屜搬出去要先涼著,等涼了就要往事先準備好的簿籮放了。而我可等不到涼,粘窩窩一出鍋,就拿著一雙筷子衝出去了,迅速找到奶奶給我特意做的粘滿紅棗的那個,一筷子叉下去,舉著跑到一邊美美的吃起來了。

下午一般就是蒸饅頭了,奶奶手特別巧,一雙筷子,一把剪刀這就是她得心應手的工具。只見麵糰在她指尖熟練的滾動,一會變成圓團,一會變成長條。幾根麵條隨機一擺,筷子用力的一夾,一朵饅頭花奇蹟般地出現了。再用幾個紅棗點綴一下,真好看。左手拿著麵糰,右手拿著剪刀,飛快的咔嚓咔嚓剪著,兩個小紅豆一按,哇塞神奇的小刺蝟出現了。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粘窩窩和饅頭都蒸熟晾好,就要放到下房屋裡的瓮里了,瓮底下倒一點涼開水上面放個箅子,饅頭粘窩窩依次排滿放好,最後蓋上蓋兒。在沒有冰箱的那個年代,這樣放饅頭即能長時間存放不變質又不會使之變硬變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0318 的精彩文章:

五(4)班家長你真棒!寫在2017學年結束之際!

TAG: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