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吃的每一碗燕窩,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之道

你吃的每一碗燕窩,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之道

專心做自己,讓世界聽見你

吃燕窩,我只選碗燕

——劉嘉玲

自三寶太監鄭和將燕窩從南洋進獻給明成祖朱棣起,燕窩便齊名人蔘、魚翅、鮑魚,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傳統滋補聖品。

此後數百年的歷史長河,燕窩在文人食客與醫者著述中,都有著不錯的人氣。

清代著名吃貨才子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記載了燕窩的做法。

「燕窩貴物,原不輕用。如用之,每碗必須二兩,先用天泉滾水泡之,將銀針挑去黑絲。用嫩雞湯、好火腿湯、新蘑菇三樣湯滾之,看燕窩變成玉色為度。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膩雜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重用雞汁、蘑菇汁而已。燕窩皆作玉色,不純白也。」

美食文人袁枚著作的《隨園食單》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也是一位美食家。

年輕時,蔡瀾便懂得:「我們跟整個宇宙相比,只是短短几十年,一剎那的事情,希望自己可以快樂一點。」於是,他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快樂,游遍四海、友遍天下。

作為美食家,蔡瀾一生品美味無數,曾著有《人生必去的餐廳》,然而在蔡瀾眼中,最好的味道,還是媽媽做的味道。

蔡瀾的媽媽是個小學老師,曾經,蔡瀾在一次專訪中談起自己的母親。

「我媽很喜歡吃燕窩,吃了十幾二十年,她常常吃,所以我也會常常買。現在她老人家90多歲,皮膚卻比兒女們還要白皙。」

與金庸、倪匡、黃沾並稱的香港四才子之一:蔡瀾

燕窩貴物,來之實屬不易。

金絲燕生活在東南亞島嶼巨大黝黑的天然洞穴中,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在黝黑濕滑的石壁上,僅靠簡單的設備攀岩採集燕窩,這群人被稱為采燕人。

傳統的采燕人,依靠火炬照明,以矯健的身手,沿著利用樹藤與竹子搭成的簡陋鷹架,如蜘蛛人般援壁而上,直達一百公尺高的洞頂,將洞壁上棄置不用的燕窩採下。

區別於傳統的采燕人,現代的燕窩採摘作業一般在燕屋中進行。

燕屋,就是燕農為方便燕窩採集,為金絲燕仿照洞穴環境,人工搭建的棲息地。

這就是現代的燕屋,金絲燕與我們熟知的家燕不同,對生存環境尤為挑剔,燕屋最好設在附近有海、池塘、稻田、河流或湖泊的地方,遠離空氣受污染的工業區。

燕屋建好後,燕農會在燕子的出入口播放燕子的叫聲,引燕築巢。屋內裝有加濕器,會將燕屋內的濕度調整到燕子最喜歡的81%,同時,燕農也會在燕屋內布置防禦燕子天敵的誘捕裝置,為燕子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

成年金絲燕每年三次產卵,每次產卵期唾液腺均會分泌大量黏液用以築巢,而每次雛燕飛出後,舊巢均棄置不用,待到下次產卵再做新巢。燕農會在燕屋中尋找棄巢鏟下,方便金絲燕在下個產卵期定址另築新巢。

在東南亞和中國,數百年的燕窩食用與採摘產業,已使金絲燕與人類已經形成了互利互惠、和諧共生的關係,燕窩行業在為人類製造優質營養補品的同時,更為金絲燕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一盞小小的燕窩,連接了南洋的海與北國的風,也承載了金絲燕這個小小精靈的棲息生態,是愛意的傳達,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之道。

正如2018新年中國政府獻給大象的禮物一樣,我們一直在尋求與行走在這個星球表面的其他物種,和諧共處的方式。也希望通過燕窩,傳遞愛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GIF

燕之屋·碗燕

精燉好燕窩開碗就能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M918南通音樂廣播 的精彩文章:

偷著樂!你幻想的婚禮是那樣,然鵝,現實可能是這樣……

TAG:FM918南通音樂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