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春節習俗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春節習俗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農曆臘月二十九,又叫小除夕。人們也會選擇在這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且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民謠稱「二十九,蒸饅頭」,人們盡情發揮想像,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蒸饅頭在過去不是隨便的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要跟相親鄰居交換,因此一定要做的好看好吃才有面子,吉利,非常講究。

臘月二十九,稱作「二十九去打酒」。中國人還會準備些酒。可以看到是「打酒」,不是「買酒」。因為在舊時代,人們買不起瓶裝酒。他們用自己的瓶子或塑料袋去酒家買酒,酒會放在一個大容器里。

二十九倒貼酉,「倒酉」是年禧期間民間粘貼的一種吉祥物,指新桃換舊符。「倒酉」俗稱「小掛錢兒」,上端是塗以金粉的紅色菱形方塊,印有「福」字,表示「福到了」。

舊時除夕前一日,商人的錢櫃、貨箱和居民家的箱、櫃等物,及農家的牲口車車轅、大車軲轆等物上均貼「倒酉」,象徵「財寶到了金錢有了」。

二十九備家宴,舊時,在臘月二十九這天人們還會置辦酒宴,以備晚輩前來給長輩辭歲、別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傳說 的精彩文章:

TAG:古今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