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泰國國王姓名有11個字,明朝人覺得很長,到了清朝,出現了更長的

泰國國王姓名有11個字,明朝人覺得很長,到了清朝,出現了更長的

泰國國王有漢姓。

他們姓鄭。

比如,現在在位的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為鄭冕。他的父親,普密蓬·阿杜德,中文名為鄭固。廢除奴隸制、進行一系列改革,使泰國迅速走向近代化,且免於成為列強殖民地的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中文名為鄭隆。

(拉瑪五世和兒子們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他們之所以漢姓為鄭,來源於曼谷王朝第一任國王,拉瑪一世,鄭華。

那麼,鄭華又是跟誰姓呢?是因為其父親也姓鄭嗎?

非也。

1767年,統治泰國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稱大城王朝)被緬甸攻滅。之後以大臣鄭信為主導,泰國人團結起來,打敗了緬甸。鄭信被擁立為王,遷都吞武里,史稱吞武里王朝。1782年,因國內矛盾上升,他被逼退位,曾一起反抗緬甸的昭披耶卻克里將之處死,自立為王,遷都曼谷。史稱卻克里王朝,又名曼谷王朝。

因鄭信之前已與清朝建立了朝貢關係,昭披耶卻克里擔心清朝不會承認他的地位,於是自稱鄭信之子鄭華,成功獲得清朝的冊封。

列位,這就是泰國王室有漢姓的來歷。鄭信的父親,是中國人,所以,鄭信有很大部分華人血統的;而鄭華呢,雖然並非鄭信的兒子,但他的母親,也有部分華人血統。

兼之泰國國內華人眾多,因此,泰王有個漢名,也並不奇怪。

現在咱們所熟悉的泰國國王,漢名簡單易記,就是其泰文名的漢譯,也不那麼複雜。比如普密蓬·阿杜德,跟我們上初中學英文時課文里英國人、美國人名字,都是很像的。

(露西和莉莉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但在明朝時期,可就完全不同咯。

明朝舉人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篇》有一則「夷王名之異」,說的是當時入貢的外國國王們名字太長,讓他感到很驚異。

他先舉了滿剌加國王的例子,說「息力八密息瓦兒丟八沙,奏討貢船,以便往來者,其名凡十字」。

然後,又舉了暹羅國王的例子——「國隆哱剌略坤息利尤地堊」入貢,其名凡十一字——亘古未之見。

這個名字可把沈德符嚇壞了,覺得乃是石破天驚,盤古開天地以來,第一長的名字啊!

他很幸運,生得早,如果生在清朝,我估計以他的肺活量,在念泰國國王名字的時候,會一口氣不上來啊。

《清史稿 屬國 暹羅》記載,康熙四年十一月,「暹羅國王、臣:森列拍臘照古龍拍臘馬嘑陸坤司由提呀菩埃 誠惶誠恐稽首,謹奏大清皇帝陛下……」

這裡出現的泰國國王,名字竟達19字之多……

對沈德符而言,11字似乎已是他知識的極限,再加8字,還不得張大嘴巴不敢讀啊……

(拉瑪九世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趣的是,《清史稿》中,對鄭昭(亦即鄭信)、鄭華、鄭佛、鄭福、鄭明都以漢名稱之,但到了拉瑪五世,則不稱其漢名,而稱「抽拉郎公(朱拉隆功)繼立」……五世駕崩之後,「馬活提路特立」。馬活提路特現譯為哇棲拉兀,中文名鄭寶。

從上可知,泰國因王朝變更,其國王並非一直姓鄭,直到吞武里王朝開始,才有漢姓;而現在呢?咱們多稱其泰文翻譯出名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普密蓬國王,卻未必知道他還可以叫鄭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1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一種刑具,讓崇禎皇帝覺得殘忍,令魏忠賢感到脖子發涼
蘇軾釀的酒,兒子喝了皺眉頭 蘇軾酒後寫的詞,造出一個大誤會

TAG:凡人摸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