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酒色財氣」的哲學思考

原創:「酒色財氣」的哲學思考

國學文化圈

自古以來,有人視「酒色財氣」為「人生四戒」,俗話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書上也有「酒香奪志,色滿銷魂,財迷心竅,氣斷江山。」之說。但是,也有人不這麼看,反而認為「酒色財氣」是「人生四寶」,說「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不成世界,無氣反被人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究竟是非如何?我們請四位歷史人物——蘇東坡、佛印、宋神宗、王安石——來評點一番吧!

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可以說是舉世聞名的大才子、著名的大文人。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一天到大相國寺探望好友佛印和尚,不巧,佛印外出,大相國寺主持請蘇軾在禪房休息,並特意端上美酒素餚款待。蘇東坡自斟自飲,不覺有些微醉,偶抬頭,看見粉牆上有佛印新題的一首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

誰能跳出圈牆外,不活百歲壽也長」。

東坡見詩寫得頗有哲理,但覺得四大皆空,禪味太濃,既然人世間離不開酒色財氣,何不來個因勢利導,化害為利呢?問題的關鍵不是掌握個「度」嗎?於是就在佛印題詩右側和詩一首: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題畢,乘著醉意,離開禪房回家。

翌日,皇帝宋神宗趙頊在宰相王安石的陪同下,亦來到大相國寺休閑,這兩個人可是當朝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公元1067年,時年20歲的趙頊即位,歷史上稱為宋神宗,他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宋神宗很早就有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遠大抱負,夢想「用武開邊,復中國舊地,以成蓋世之功。」但宋神宗即位之時,北宋的統治面臨內外憂患、財政睏乏的危機。為了富國強兵,挽救危機,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以「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為口號和動力,開始變法。他先後推出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新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熙寧變法,也稱王安石變法。

宋神宗看了佛印與東坡的題詩,饒有興趣。於是就笑著對王安石說:「愛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應命,略一沉吟,即揮筆在佛印題詩左側題《亦和佛印禪師詩》一首。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王安石真不愧為大政治家、大文學家,他以獨特的慧眼,跳出前人的窠臼,巧妙地將酒色財氣與國家社稷,百姓生計結合起來,把人們恐懼的酒色財氣賦予新的生機和喜慶色彩。

宋神宗大為讚賞,乘興也和詩一首: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見證了千年前中華文學的繁榮,大相國寺幸甚。在這裡,圍繞「酒色財氣」四個字,君臣先後和詩,各抒己見,見仁見智,引出佛學禪味、世俗男女、國計民生、社會元氣等來,別有一番情趣,自此被傳為千古佳話。難怪都說北宋文壇的天空群星璀璨!

只可惜,大相國寺那堵牆上所題的詩和墨寶早已不復存在了。

酒色財氣,這一成語,原來是褒意詞----酒美、色艷、財多、氣壯,生活富有、心情愉快的意思。後來變成了貶意詞----嗜酒、好色、貪財、生氣。

縱觀古今,圍繞「酒色財氣」這一主題,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下面摘錄幾首,以饗讀者:

酒是杜康名傳流,能和萬事解千愁。

成事壞事皆因酒,洞賓醉卧岳陽樓。

李白貪酒江心死,劉伶大醉卧荒丘。

盤古至今流於世,酒迷真性不回頭。

色是浮雲百寶妝,貪戀嬌娥不久長。

董卓貪色長安死,呂布貪色下沛亡。

紂王貪色江山失,幽王寵褒把命喪。

世人都把美色愛,色里藏刀暗損傷。

財是世上養命根,白銀催動黑人心。

人為財死尋常見,父子兄弟親朋分。

鄧通鑄錢終餓死,石崇豪富范丹貧。

勸君莫貪無義財,下山猛虎多殺人。

氣是心中火一盆,惹禍根苗要記真。

霸王別姬自刎死,周瑜因氣亡了身。

三寸真氣丹田守,長生延年可修心。

勸君莫動無名火,百忍成金為聖人。

這些詩歌的主人無從考證,但詩歌的內容卻十分豐富。引經據典,論述了酒、色、財、氣的危害。從語言風格來看,應該屬於民間所傳。

酒色財氣究竟是好還是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筆者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與朋友們交流。我以為,之所以在同一事物上會出現認識各執一詞的現象,主要源於以下幾大差異:

一是時空。時者,命也;空者,運也。時空決定命運。佛印、蘇東坡、王安石、趙頊(宋神宗)雖然處於同一時代,但所處的地位不同,命運也自然懸殊。我們知道,認識是客觀的反映。四人認識的區別就在所難免了。

二是境界。境界即追求。人大抵有三個層次的追求:第一是物質的,即圍繞人自身的簡單需求,包括溫飽、安全等;第二是文化的,即物質之外的享受,包括學習、娛樂、休閑等;第三是精神的的,即社會奉獻、社會責任等。從這四首詩來分析,前兩首偏重於第一層次,略有第二層次;後兩首偏重於第三層次,略帶第二層次。

三是角度。佛印與蘇東坡是好友,有著許多相同的興趣和愛好,但角色不同帶來認識的差異;王安石與趙頊(宋神宗)都是當朝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都有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遠大抱負,但由於是君臣關係,思考的角度自然就有很大的不同。

憑個人感受,這四首詩的意境均不如後面的民間詩歌。這些詩歌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寓理於情,在辯證中闡述「酒色財氣」的利與弊。通篇貫穿著一個」度」字。管用,實用!

這是一組關於酒色財氣的組詩,由於作詩的人所處的地位不同,對於同樣的酒色財氣也就產生了不同認知,不同感受,故此一人一道。角度不同,結果不同。人間正道滄桑,做好自己才是「硬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怎麼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總有人說商朝的分封制對諸侯的控制力不如周朝強?
略說史上第一位偉大改革家-作法自斃的商鞅

TAG:歷史怎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