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藏傳佛教的「活佛」是如何轉世的?

藏傳佛教的「活佛」是如何轉世的?

「活佛」是俗稱,藏語讀音為「朱古」,意思是「神佛化現為肉身」,後被用於稱呼喇嘛教內依轉世制度而取得繼承地位的高級僧侶。元代韓邦靖曾寫過這樣的詩句:「更寵番僧取活佛,似欲清凈超西天。」這是對活佛的讚賞。

轉世者雖都通稱「活佛」,但其名稱有所不同,地位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活佛中,地位最高的是達賴和班禪;其次是法王,清代給予「呼圖克圖」封號,舊有「八大呼圖克圖」;第三等是一般活佛。

布達拉宮

按照原來的宗法制度,活佛應該是父子世襲的。到了十三世紀,噶舉派的噶瑪巴支系,開始設轉世制度,用以解決該教系寺院首領的繼承問題。這種轉世制度,是取佛教「靈魂轉世」、「生死輪迴」的說法。格魯派興起後,嚴禁喇嘛娶妻,也採用轉世制度來解決宗教領袖的繼承問題。從此,轉世制度在藏傳佛教中流行越來越廣。

活佛是怎樣「轉世」的呢?開始的做法是:活佛滅度後,寺院上層即通過占卜、降神等儀式,尋找在活佛圓寂的同時出生的若干嬰童,從中選定一個「靈童」作為他的轉世,迎入寺中繼承前任活佛的宗教地位。這轉世的活佛,大多出自貴族家庭,因為這人選大多是被上層集團操縱下推出的,缺乏神聖性。為了防止舞弊,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規定用「金瓶掣籤」的方法,即置兩金瓶,一在北京雍和宮,一在拉薩大昭寺,凡在理藩院註冊的大活佛的轉世,均須將尋得的若干「靈童」的名字寫於象牙籤上,置金瓶中,由理藩院尚書在雍和宮或由在大昭寺的駐藏大臣監督抽籤掣定。其他中小寺院稍有聲望的喇嘛,則可自行尋找「靈童」作為轉世。這樣,在藏傳佛教各派系中,歷代相續,出現了大大小小許多活佛。當然,最著名的,是格魯派的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一個稱號是「達賴喇嘛」,另一個稱號是「班禪額爾德尼」。

十世班禪大師

「達賴」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大海」。「達賴喇嘛」,可以意譯為「德智廣深如海,無所不納的上師。」這個稱號的命名,始於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當時土默特蒙古俺答汗,尊格魯派領袖人物鎖南嘉錯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鎖南嘉錯是達賴喇嘛三世,前兩世均為後人追認的。到了清順治十年(1653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正式冊封達賴喇嘛五世阿旺羅桑嘉錯,稱號是「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這個封號長達二十四字,雖然拗口,卻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從這以後,規定歷世達賴喇嘛轉世,必經中央政府冊封,才算合法。

「班」是梵文「班智達」的音譯之略,意為「學者」;「禪」是藏語的譯音,意為「大」。「班禪」可以意譯為「大學者」。這個稱號的命名,始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當時統治衛、藏的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尊宗喀巴的四傳弟子羅桑卻吉堅贊為「班禪博克多」。「博克多」是蒙,是對睿智英武的人物的尊稱。這位班禪主持扎什倫布寺,並管轄後藏部分地區。羅桑卻吉堅贊為班禪四世,前三世均為後人追認的。到了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正式冊封班禪五世羅桑益西,稱號是「班禪額爾德尼」(「額爾德尼是滿語,意思是「珍寶」」),並賜予他金冊、金印,確認了班禪在格魯派中的地位。從這以後,規定歷世班禪額爾德尼轉世,必經中央政府冊封,否則不承認其地位。

宗喀巴大師雕像

「活佛」圓寂後,安葬是極其隆重的,而有些習俗卻令人不可思議。《西藏新志》記載:「如達賴及尊貴之僧圓寂,斂屍棺內,塞之以鹽。鹽水漏於棺底,則以黃土和之,作小佛像,名『鹽水佛』,最為貴重,得之甚艱。若得之者,異常寶重,永傳於家。」

活佛轉世不只是中國西藏的宗教傳統,近年在西方佛教界也出現了此事。美國一位名叫嘉芙蓮·勃勞茲的婦女,在1985年她三十五歲時,被印度來訪的一位佛寺主持——「活佛」瑞保智認出是古代西藏的一位聖人重返塵世。據說她雖然從未讀過佛經,卻通曉佛教教義,而且她那與生俱來的佛教知識,屬於藏傳佛教系統。她的智慧,也與十七世紀西藏的一位聖人的智慧相同。1988年9月24日,在這位印度活佛的主持下,她成了世界上第一位成年的佛教轉世喇嘛。這時,她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小喇嘛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究竟何謂魔?
地藏菩薩是如何解脫眾生之苦的?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