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為何即位三年多,才破天荒在新春大宴群臣?

雍正為何即位三年多,才破天荒在新春大宴群臣?

向敬之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已移入景陵半年的聖祖仁皇帝梓宮,奉安於地宮。

「是日,世宗憲皇帝詣景陵行祭獻禮,欽天監奏吉時屆,迺於聖祖仁皇帝梓宮前祭酒三爵,次於孝恭仁皇后梓宮前祭酒三爵,拜禮畢,至陵寢門外向北跪哭,竢諸臣恭率校尉先奉聖祖仁皇帝龍輴入地宮,次奉孝恭仁皇后龍輴入地宮,奉安梓宮於寶牀,陳冊寶於各石案,次請敬敏皇貴妃金棺從葬,掩閉元宮石門。」(《清代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一《王禮考二十六》)

四個月後,也就到雍正二年正月初一日,勤勉了一年多的雍正皇帝,已經大權在握,基本穩定了政權。

所以,雍正帝要開心地過他即位之後的第二個春節。

當日一大早,雍正帝就去堂子行禮。這是滿人奉行薩滿教的一種祭祀社稷的儀式。堂子祭祀,皇帝御祭,序禮繁嚴,為有清一代奉為皇宮大內最神聖的宗教盛典,在清史典籍中載有顯赫地位。《皇朝通考》卷三十七《禮略二》中記載:「太祖高皇帝建國之初,有謁拜堂子之禮。凡每歲元旦及日朔,國有大事,則為祈為報,皆恭諸堂子行禮,大出入必告,出征凱旋則列纛而告,典至重也。」然後,雍正帝回宮拜神。

清宮新年賜福蒼生

一大早,拜兩回神。

雍正居藩時,經常去潛邸附近的柏林寺同迦陵上人朝夕談禪,已然對禮佛敬神有了習慣。

雍正迎春,有寄望利用民族宗教為政治服務的想法。但是,這一天他還是要上班的。

他來到了太和殿。王公勛貴、文武百官、外藩王爺及鄰國使臣,都已正裝有序地排列在大殿內外。待雍正出場,群臣及使臣們山呼萬歲,紛紛上表朝賀新春誌慶。

雖然勤儉的雍正,繼續不賜宴,對朝國使者帶來的進貢,仍「賞齎如例」。

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對這些人不招待,但對跟班朝賀行禮的策妄阿喇布坦的使臣「特令賜宴」(《清世宗實錄》卷十五)

這是有原因的。準噶爾蒙古大汗策妄阿喇布坦,曾支持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右翼首領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已於年前打得羅卜藏丹津僅率百人而逃。策妄阿喇布坦主動派使前來朝賀,而且是跟班行人臣禮,讓雍正帝看到了西北戰事勝利在望。

雍正帝

又是一年過去,到了雍正三年正月,紫禁城張燈結綵。

大年初一,雍正祭神拜神依舊,然後結束群臣的朝賀。此次,雍正除了繼續不安排筵宴外,還停止了讀表。

這次新春朝會,朝國新君李昑照常遣使來貢。雍正接見外來使節,少了策妄阿喇布坦的特使,卻多了安南國使臣等「以次朝賀行禮」(《清世宗實錄》卷二十八)。

對於過去一年的成績,雍正皇帝是滿意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為其平定了青海叛亂,而康熙朝遺留的虧空基本追繳完畢。雍正特地在內閣之東,設置了一個封樁庫,「凡一切贓款羨餘銀兩,皆貯其內,至末年至三千餘萬,國用充足」(昭槤《嘯亭雜錄》卷一)。而各省上繳的糧米隨漕而入,全國糧倉充實,「積貯可供二十餘年之用」。

雍正四年的正月初一日,雍正祭神拜神依舊,朝國使臣進表朝賀獻禮依舊。

與前三次春節大有不同的是:「是日,賜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侍衛、文武官員,及朝正外藩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塔布囊等宴。朝鮮國陪臣等,及諸王屬下,凡有頂帶官員,一體與宴。」(《清世宗實錄》卷四十)

雍正帝出席現場,接受群臣獻酒後,命蒙古親王等,至御座前授爵賜飲。雍正還命侍衛代表他,向其餘諸王爺、貝勒以下的勛貴,一一敬酒。

清宮宴會

對於這一場雍正朝唯一的一次新春筵宴,《清世宗實錄》記載:「諸樂並作,以昭盛典。諭理藩院:皇考大事,三年禮成,茲朕初慶元旦」,同時對出席盛宴的外藩王公貝勒等「從優賞賜」。

原來是雍正皇帝三年守孝完畢,他要破天荒地在大年第一天大宴群臣。

當然,他也要大開殺戒。

早在雍正三年二月,三年服滿,雍正就對奪嫡主要競爭對手,自己即位之初親封的總理王大臣、和碩廉親王允禩一干人等動手了。雍正稱允禩總理事務,挾私懷詐,有罪無功;將貝子允禟奪爵幽禁。大宴剛收場,雍正便組織群臣為允禩臚列罪狀四十事,允禟定罪二十八款,很快死於非命。允?和允禵躲過終極迫害,但也是長期處於監禁之中。

而助力雍正登基的隆科多,也成了雍正打擊的重點對象。另一位得力幹將年羹堯也被開列大罪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

對於年羹堯的事發,雍正帝是借題發揮,稱其捨不得給他「朝乾夕惕」,而故意誤寫為「夕惕朝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勤政的雍正帝艱險即位,為何第一個春節過得很簡單?
鄭成功耍清廷團團轉時,順治帝為何大肆封賞兩降將?

TAG:向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