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天一章《道德經》19

一天一章《道德經》19

絕仁棄義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慈孝。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何為道

因果為何

這一章按照很多人的說法代表了老子的小國寡民的思想,這樣說也不無道理。老子所處的那個年代有相應的歷史局限性。老子本來是周王朝管理書籍的官員,在亂世之下,嚮往著周王朝以前那種靜謐和諧的日子也無可厚非。

但也有人說,這是老子的愚民政策,這樣說就有些偏激了。老子崇尚自然,自然也就對人性的自由發展有著追求。但是因為社會壓力的存在,人性往往不是自由發展的,老子想要將其回歸本途,也不能說是愚民政策。

不過如果寫一個東西叫做《道德經》的現代應用的話,應該可以把這段話,看做大同社會,也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寫照。

物質資源極大豐富,人民的思想水平極大提高,人人不以智謀炫巧為能,以為仁義為榮,不以財貨為喜,這倒是一種另類的解釋。

有時候就在想,解讀《道德經》是要以老子本意為主,還是以現代發揮為主。後來想了想吧,讀者看完文章也是要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或者給自己帶來快樂,文學畢竟還是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

這一章其實寫的挺水的,因為我也覺得這一章是小國寡民,體現了老子的時代局限性,所以不知道怎麼說。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六爻尋夢

日常小知識:

某位領導人曾經大肆稱讚過水滸傳,他說:「向朝廷投降寫的真是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攝影基礎知識-單反相機鏡頭
黛玉篇(三)-黛玉之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