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雲有什麼樣的過人之處?

趙雲有什麼樣的過人之處?

桂陽城下,劉備帳前的「五虎上將」之三趙雲,奉軍師諸葛亮之命攻取桂陽,桂陽太守趙范的大將陳應出城應戰,這貨居然口出狂言要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

趙雲卻並未像別將那樣,或是破口大罵或是怒髮衝冠,只是淡淡的對陳應道「我從未與人戰過三十回合,何來三百」。陳應在連被趙雲破掉幾種兵刃後,仍是不服,趙雲依然平靜的說「你去換兵刃,我等你」。

中國幾千年的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戰爭史,在這幾千年的戰爭史中,名將輩出、戰神如雲。關於戰神、名將的定義就是所向無敵、勇冠三軍,在這萬千的名將之中,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中的趙雲趙子龍,毫無爭議的成為筆者心目中最為敬仰的戰神。

關於趙雲的忠勇形象,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三國演義原著中的趙雲是白馬銀槍,溫文爾雅卻又武藝高強。在東漢末年那個猛將如雲、英雄輩出的年代,能於三國二十四傑中排名第二位,確是是實至名歸。縱觀整部三國演義,可以說趙雲是一生縱橫沙場,殺敵無數卻未嘗一敗,雖排名在呂布之下,但這也是在趙雲沒有與呂布交過手之下的排名。

試想一下,呂溫侯可敢單身沖入曹操的萬馬軍中,且能全身而退?然而趙雲趙子龍卻於長坂坡上,曹操的百萬軍中,被他單人匹馬殺了個三進三出,斬殺曹軍有名的大將五十餘名,砍倒大旗兩面,奪朔三條,並且搶了曹操視若生命的「青釭」寶劍,大敗許褚、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惇兄弟、曹仁兄弟等曹軍名將,世間名將有誰能夠如此?

呂布雖勇,卻也兵敗下邳;關羽雖能斬顏良、誅文丑,也曾被困黃土坡;張飛雖猛,在面對曹操的百萬大軍時,他明知嫂嫂、侄兒被困曹軍陣中,也只能做些疑兵以阻曹操。

由此可見,在劉備帳下的「五虎上將」之中,若只論武藝,趙雲應該排名首位而非關羽。

其實這從劉備、諸葛亮的一些重大軍事行動中就可明了,劉備去江東招親是何等的兇險,他放著關羽、張飛兩位結義兄弟不用,卻要帶趙雲趙子龍,就已說明了所有問題。

每個屬下的能力如何,其實做領導的心中都有一桿秤。關羽雖勇卻傲,張飛雖猛但無謀,所以,趙雲以他的智勇雙全、忠義無雙,最終成為能讓劉備敢於與性命相托的大將。

關於趙雲其人其事,歷史上版本眾多,但在趙雲師承上卻是罕見的一致。

據說趙雲師從於當時號稱「槍王」的武術名家童淵,他是童淵的關門弟子,趙雲還有兩位師兄,這二位也是名震天下,他的大師兄就是號稱「北地槍王」的張綉,曹操帳前的首位猛將典韋就死於張綉手下,後來張綉兵敗降曹。

在長坂坡之戰,趙雲用他獨創的絕技「七探蛇盤」槍法,將師兄張綉挑落馬下,因此,趙雲才是名副其實的「槍王」。趙雲的二師兄是張任,張任為西川劉璋帳下的首位大將,武藝高強,深諳兵法,劉備攻取西川時,他最為倚重的軍師「鳳雛」龐統就死於張任手下,足見這師兄弟三人絕非凡品,而其中成就最高者當之無愧的就是趙雲。

據傳童淵在張綉和張任藝滿出師後,本想安渡晚年不再收徒,但他某日于山中,見一十幾歲的少年骨骼清奇,是一個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於是便將其收為關門弟子,授其平生絕藝「百鳥朝鳳」槍法,而這少年正是趙雲趙子龍。

趙雲也的確是個練武奇才,他在「百鳥朝鳳」槍法的基礎上,又自創出一套「七探蛇盤」槍法,並用此槍法在長坂坡將大師兄張綉挑落馬下。平心而論,能從曹操萬馬軍中全身而退的,也只有趙雲這樣的平頭三哥,才能打遍曹營無敵手,斬殺曹操的五十餘名大將,砍旗、奪朔、搶劍、救阿斗,使槍的,我只服趙雲。

其實陳壽對保鏢頭子趙雲的評價就足以說明一切了:「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能想像灌、滕等人文物雙全的樣子嗎?

小說中將趙雲過於神話了,趙雲雖然在最後幾乎是以一個政治鬥爭失敗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畢竟跟隨劉備多年,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加上曾經於亂軍之中救下劉禪,素為後主感恩。因而在他死後多年,蜀漢滅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劉禪終於下詔追謚其為順平侯。這在趙雲別傳記載的劉禪詔書里反映的很明顯:「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謚。」姑且不論該詔書的真偽,其中所敘的趙雲得以受謚的原因則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其實,看一下趙雲所受封的謚號就可以大致明白對他所謂的蓋棺定論了:「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也就是說,趙雲獲此殊榮憑藉的並不主要是戰功。也正因功績的不著,他才會成為蜀漢最後一批才追謚的宿將。

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曾兩次把後主劉禪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公元208年,劉備兵敗長阪坡,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禪與曹軍血戰,最後使劉備的老婆甘夫人和劉禪都幸免於難但是並沒有七進七出的記載。公元218年,劉備攻取西川,孫權接回妹妹孫尚香時,想趁機抱走劉禪以要挾劉備。趙雲與張飛駕船截江,救回後主。

趙雲加入了劉備後,參加了平江南、取西川、戰漢中等戰鬥,為劉備立下汗馬功勞。將士們稱讚趙云為虎威將軍,劉備也承認「子龍一身都為膽也。」趙雲因戰功從牙門將軍、偏將軍兼桂陽太守、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兼永昌亭侯、最後升到低於大將軍的鎮軍將軍。

趙雲不僅英勇善戰,而且思想政治水平也很高,很善於處理問題。平江南取桂陽後,原太守趙范想把漂亮的寡嫂樊氏介紹給趙云為妻,但趙雲謝絕了。其他人不理解,趙雲回答道:「趙范是被迫投降的,是不是真心還不知道。天下女子不少,我要娶了她,趙范要是反水,那就說不清楚了。」後來趙范果然又叛變逃走,但趙雲卻因先見之明未受牽連。

蜀國滅亡前兩年,趙雲最終被劉禪追謚為順平侯,「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這意思就是說,趙雲這輩子逆來順受、只知道克服困難、老老實實的干好本職工作。趙雲的謚號更像是給文官用的,所以武侯祠里,趙雲不在武將之列,卻在文官之中,確實太順、太平了!

大家愛說老實人不吃虧,可事實上老實人經常吃虧。趙雲生前身後都沒有得到他應該得到的待遇,根本原因就是他太老實了,做人太正派了。看起來一身是膽的趙子龍,要是身上有點刺,就更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雲 的精彩文章:

TAG:趙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