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度是怎樣的人?他和孫中山有何交集?

楊度是怎樣的人?他和孫中山有何交集?

原標題:楊度是怎樣的人?他和孫中山有何交集?


作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英雄作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自古成功有幾,正創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這是一副送給孫中山先生的精闢輓聯,短短三十餘字,卻高度概括了孫中山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如此悲壯磅礴的文字,其實是出自於一位晚清憲政專家之手。這位專家究竟是誰?他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又有什麼貢獻與爭議?


楊度書法


楊度(1875—1931),本名承瓚,字皙子,後改名度,別號虎公、虎禪師,湖南湘潭人。楊度先祖世代務農,祖父和大伯參加湘軍立有軍功,楊承瓚十歲時父親去世,被過繼給伯父。十六歲時,承瓚改名為「度」。1892年楊度考取秀才,次年考取順天府鄉試舉人,但後來的科舉之途屢屢受挫,1895年大清在甲午戰爭中被「蕞爾小國」日本打敗,北京發生了「公車上書」,楊度也參與了這一事件,還因此結識了康有為、梁啟超等當時的風雲人物。返回家鄉後,楊度師從晚清大儒王闓運,王闓運對這個學生十分喜歡,常常稱楊度為「楊賢子」。王闓運對傳統儒法並用中的帝王心術頗為醉心,這些研究對於楊度產生了很大影響,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做君王之師,籌劃一切,指點江山。


王闓運


1902年楊度瞞著王闓運前往日本留學,受當時留日學生的激進思想影響。次年楊度被保薦參加經濟特科進士考試,考取了一等第二名。但楊度曾有攻擊朝廷的言論,功名被革除並受到通緝。楊度再次返回家鄉躲避風頭。不久重返東京求學,在東京與梁啟超重逢,兩人常常為中國局勢憂嘆,相互引為知己。1904年 ,楊度進入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集中研究各國憲政,與蔡鍔、汪精衛等人交好。在東京期間,楊度還關注中國革命問題,為此孫中山論爭多次,對於孫中山的一些想法表示反對。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楊度即拒絕參加,稱:「吾主君主立憲,吾事成,願先生助我;先生號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當盡棄其主張,以助先生。」


1907年12月楊度回國,出任湖南憲政公會會長,親自起草《湖南全體人民民選議院請願書》,並請王闓運審閱。1908年春,袁世凱、張之洞聯合保薦楊度,稱楊度是晚清「憲政專家」,「精通憲法,才堪大用」。自此楊度名聲大噪,正式登上了中國政治舞台。



「洪憲帝制」期間的楊度

楊度中年以後政治信仰屢屢發生改變,他曾支持袁世凱稱帝,梁啟超為此與他反目。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支持北伐,晚年研究馬克思主義,盼望加入中共。後人評價楊度時,有人稱他這樣屢屢轉向是順應潮流,有人稱其朝秦暮楚毫無節操。總的來看,楊度畢竟在晚清到民國的歷史轉型中,為中國的政治現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其餘的是是非非,就任由後人評說吧。


參考資料:


楊度:《楊度集》


楊度:《楊度日記》


羽戈:《帝王學的迷津:楊度與近代中國》

張晶萍:《書生襟抱本無垠:近代風雲人物楊度》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二戰前的中德關係,竟然「情同手足」?
清代哪位商人曾問鼎全球第四大富豪,得到慈禧「一品封典」?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