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人際交往中的這3個細節,真的很加分

人際交往中的這3個細節,真的很加分

人際交往中的這3個細節,真的很加分

總有人在聚會、聊天時,扮演著「冷場王」、「句點王」,分分鐘把天聊死。

而另一些人,卻總能帶動話題,炒熱氣氛,讓人覺得和其說話甚是愉快。

有人說:所謂的情商高,就是會說話。

我表弟最近在追一個女生,他們剛認識不到一星期。

前天他來找我訴苦:「姐,為什麼那個女生總是不理我?我發消息她都不怎麼回。」

我讓他把聊天記錄截圖給我看看。

看了沒幾行,就覺得滿屏幕的尷尬都快溢出來了,而表弟這個鋼鐵直男卻毫不自知。

比如,聊天時候總喜歡問女生「在嗎?」

女生說自己在健身房鍛煉,委婉地表示了自己沒空聊天。

表弟卻不識趣地繼續說:「那發張自拍過來看看唄。」

再比如,女生的朋友圈裡都是跟二次元相關的圖片、音樂,表弟不怎麼了解,卻硬要尬聊:

「我覺得你和我的小堂妹一定很聊得來。」

「為什麼?」

「因為她平時最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

「???」

在聊天這件事上,表弟的印象分都要被扣光了。

當你在聊天時能注意以下這3個細節,你的印象分往往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01

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大學時曾經歷過一段特別低落的時期。

家裡發生的事情、學業上的壓力,讓我只想好好找個人傾訴一下。

我打電話給高中時期的好友,話剛開了個頭,對方就打斷了我:

「是啊是啊,我最近煩心事也特別多。我那個舍友,她總是......」

當我聽了她1個多小時的抱怨,準備跟她講講我的事時,她說:

「不好意思啊,太晚啦,我得去洗澡了,我們改天聊。」

我的心情更低落了。

後來,當我將我的煩惱告訴另一個好友時,她什麼都沒說,只是靜靜地握著我的手。

聽完了整件事後,她給了我一個擁抱。我們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好的朋友。

有時候,學會用心傾聽別人,比一切安慰都有用。

每個人都想表達自己,但如果你在聊天的時候,能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多站在對方的角度,那麼真的會很加分。

紐約電話公司,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在電話中,哪個詞出現的頻率最多?

結果,他們吃驚地發現,在500個電話談話中,使用了3950次的詞,竟是第一人稱的「我」。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有一種「想要別人對我感興趣」的趨向。

但就像蔡康永所說:

聊天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朕,每個人都只想聊自己。

你講了自己的經歷,或者對某件事的看法,然後加上「你呢」、「你覺得呢」,把話題丟給對方,讓對方也有表達的空間和權利,你會變得可愛很多。

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鼓勵別人談論他們自己,這是讓別人喜歡你的方式之一。

人際交往中的這3個細節,真的很加分

02

不要做閉環回答,回答要讓人接得住話

早前認識一個人緣很好的姑娘,和她相處起來感覺如沐春風。

周圍的人提起她,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

跟她聊天,不用刻意製造話題,因為每次總能和她有聊不完的話。

任何話題丟給她,都不必擔心冷場。

聊天中,不讓對方無話可說,其實也是一種溫暖貼心的舉動。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中,就有這樣一個例子:

初次見面,小戈對古古聊起了他最愛看的籃球賽:

「每次在網路上下注,只要有湖人隊,我就一定賭湖人隊贏。」

古古說:「哦。我覺得籃球最無聊了。」

話題馬上就終結了,場面一定相當尷尬。

即使古古對籃球絲毫沒有興趣,也不想聽男生繼續聊籃球,那她也可以這樣接話:

「那小戈你一定常常熬夜看球賽咯?」——接下來就可以進一步聊他的生活作息了。

「那小戈你都下多大的注?」——接下來就可以進一步聊他的金錢觀了。

「那你看球賽的時候,你以前的那個她都不會抱怨嗎?」——接下來就可以進一步聊他的感情歷史了。

遇上對方提起了一個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不必急著抵抗,可以巧妙地把對方熱衷的話題連接到另一個方向。

接住別人的話題,而不是每次回答都是簡短的「哦」、「嗯」。

言語上的敷衍,實在讓人難以相信你在聊天中帶有誠意。

人際交往中的這3個細節,真的很加分

03

好事以壞事收尾,壞事以好事收尾

在綜藝《真正的男子漢2》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飯後,班長問大家吃得怎麼樣,有人說:「一般」、「不怎麼樣」。

楊冪聽到了,就乖巧地說:「我覺得吃得很好,還有綠豆湯。」

接著半開玩笑半提要求地說:」就是希望下次綠豆湯可以續杯。」

說完還害羞地笑了一下。

雖然是提出需求,但她卻用了一種柔軟又讓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人際交往中的這3個細節,真的很加分

日本作家吉田照幸在《成為有趣人的55條說話公式》中,提到這樣一種觀點:

想要讓聊天更加開心,可以嘗試說話時「好事以壞事收尾,壞事以好事收尾」。

比如說,A要跟B分享他遇到的一件好事時:

A:「我今天在百貨公司的活動中抽到了一等獎!」(好事)

如果話題在此結束,會有點炫耀的意味,於是A就接著說:

「可是一等獎是10公斤的大米,我扛著它坐地鐵回家,重死了。」(壞事)

同理,如果要跟別人分享不好的事情,可以用好事結尾。

A:「昨天坐公交車回家,突然車子出了故障,停下不走了。」(壞事)

如果你此時繼續抱怨個不停,聽話人想必也會覺得心很累。於是,A繼續說:

「因為車子一直沒有發動,我想算了,直接下車找個地方喝酒,結果去到一間超棒的店。下次一起去吧?」(好事)

像這樣,好事以壞事收尾,壞事以好事收尾,不但能增加談話內容的戲劇性轉折,還不會讓對方有不愉快的感覺。

提要求前先提出讚許,自誇中加入自嘲的要素,抱怨後不忘說點好事。

這樣聊天,真的很加分。

本·瓊森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做一個會說話的人,首先就要多積累、多思考。

只有不斷地去接觸和學習新事物,積累知識、整合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不斷輸出。

而在聊天過程中,同理心才是最終的秘訣。

當你認為別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氣氛才會融洽。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慾望和被認可的期待,聊天就是讓這種慾望釋放的時刻。

會聊天,就是心裡裝著對方,而不是只關注自己。

願你我都能學會這3個聊天技巧,為自己加分。

共勉。

參考書籍:吉田照幸《成為有趣人的55條說話公式》

作者:小椰子,精讀主創,人生必須活得swag一點。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集體焦慮的時代,我們該拿什麼拯救自己?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