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金》三黃湯治療面神經炎醫案一則

《千金》三黃湯治療面神經炎醫案一則

文·王剛

患者闞某,女,60歲,安徽淮南人。因口角歪斜半天就診。無肢體麻木、無力,無耳後疼痛。平素畏寒。查:神志清,左側額紋淺,左側鼻唇溝變淺,伸舌不偏。說話嘴歪,流口水,舌體胖,苔薄白,舌質淡。

西醫診斷:面神經炎(左)。中西診斷:脈絡空虛,風邪入中。方用千金三黃湯加減。散風通絡,托邪外出。處方:生黃芪30克,黃芩9克,炙麻黃6克,獨活12克,細辛3克,生薏仁30克,生甘草10克。五劑,水煎服,3次/日。藥渣溫敷左側面頰,1次/日,半小時。

二診,服上藥,癥狀減輕,仍有口輕度歪斜,談笑時明顯。處方:上方加全蟲10克,生曬參10克。繼用五劑,用法同上。

三診,服上藥後,口角歪斜己不明顯。處方:去生甘草,加僵蠶10克。繼用五劑。四劑後,患者電話告知已愈,特致感謝。

分析:《千金》三黃湯出自《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主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此患者平素手腳冷,素體陽虛,體內有寒,感受外寒後引動伏寒,屬於新感引動伏邪。這種疾病,屬於西醫的面神經炎,可以用千金三黃湯治療。

方中麻黃髮汗解表,西醫研究麻黃可刺激神經,促進神經興奮。獨活為治療少陰伏風專葯,細辛除少陰伏寒。黃芪配麻黃一開一合,一個固表,一個發表。此病病位在少陽,用黃芩轉出少陽,黃芪托邪外出走表。黃芩配細辛有強力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

加薏苡仁取麻杏苡甘湯之意,《金匱要略·濕病篇》曰:「病者一身盡痛,日哺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杏苡甘湯。」從上面的條文分析其病機,此病系風濕並重,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利,衛陽不充,失於防禦,風濕之邪乘虛而入。苡仁除濕驅風,兼能運脾化濕,抗病毒。生甘草調和諸葯,有擬皮質激素樣作用。早期應用有助減輕癥狀,縮短病程。

五劑後,患者仍有口角輕度歪斜,是濕熱餘毒留滯經絡。遂於方中加入全蟲、白僵蠶、生曬參收功。全蟲搜剔走竄,解毒通絡。白僵蠶祛風解痙,且不傷正氣。加生曬參補氣,協助黃芪托邪外出。藥渣外敷以提高療效。

作者:王剛,男,山東濟南人,1970年11月出生。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幼承家學,師承於楊麥青教授和劉洋教授,後在太湖學院跟師於吳雄志教授,推崇黃煌教授葯證方證體質理論。融各家之長, 擅用經方辨治婦科病,皮膚病,腫瘤。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切勿擅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智中醫翟誌光 的精彩文章:

現代人,需要靜一靜

TAG:大智中醫翟誌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