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香筠檢·春節特刊

書香筠檢·春節特刊

2018-02-10

筠連檢察

筠連檢察

農曆新年將至,感謝大家對「筠連檢察」微信公眾號的支持,新的一年,我們也將繼續陪伴大家,【書香筠檢】也將一如既往為大家分享好書美文。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早在漢武帝時,規定正月初一為元旦,後代一直延續下來,直到辛亥革命後,才將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

對於春節的描述,中國歷代詩人留下了無數佳作,其中以王安石的《元日》最為貼近現實生活,也最為膾炙人口。"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從中不難窺見,古人過春節時的習俗:燃放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

說起爆竹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說。《神異經》上說:"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長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掛熚,而山魈驚憚。"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年復一年,便演變成了過年放鞭炮辟邪歡慶新春的習俗。

北宋的詩人陸遊在《壬子除夕》詩里就對當時人們過春節燃放炮竹進行了描述:"前村後村燎火明,東家西家爆竹聲。"而元代詩人趙孟頫在《歲月》更是對春節燃放炮竹做了無比形象的描繪:"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令人遐想連連,猶在眼前。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 神農時代。古人在春節時多喝屠蘇酒或者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寧、長壽。

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春節飲酒的風俗。有趣的是,當時的春節飲酒順序是由少到老。董勛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北周庚信則在詩中描述了飲椒柏酒的習俗:"正朝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吐隨銘主,椒花逐頌來"。

古代的桃符,就是指畫有神荼、鬱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後來演變成春聯,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的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陸遊在《初春》詩中寫道:"裝罷桃符又剪燈,新年光景捷飛騰。"從貼春聯里展望了美好的新年光景。宋朝的吳自牧在《夢粱錄》里也記載了古人過春節時貼春聯的情景:"士庶家不論大小,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放鞭炮、合家飲酒、貼對聯,這些過春節時的習俗,伴隨著歷史文明的發展,至今仍然在延續。這不但是文明的傳承,也傳達了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未來的相通之處,那就是用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辭舊迎新,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

排版:筠連檢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賓檢察 的精彩文章:

TAG:宜賓檢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