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的肇慶,戰亂與盛世

明朝的肇慶,戰亂與盛世

經過宋元三百多年的長足發展,到明朝時的肇慶,已經是西江流域上數一數二的繁華大都市了,更是兩廣地區的軍事政治中心。在這個繁華都市裡,風雲際會,各路精英各色人等紛紛粉墨登場,上演著一出出人間好戲。戲,都是好戲,有上流高端的,也有市井低俗的,更有流血流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朝的肇慶如何走上歷史舞台的「人生巔峰」。

一、兩廣總督府為何選擇了肇慶?

1、兩廣總督的起源

自秦漢平定嶺南後,其實兩廣的少數民族,寧願扶老太太都不服漢人的管治,所以,一直都是抗爭不斷。

明初時,瑤民僮民(僮,少數民族稱謂,即現在的壯族)主要還是在廣西比較多,山高林密,如魚得水。其中最猛的當數廣西大藤峽一帶,少數民族的起義軍佔據了天時地利,整天跟明朝軍隊打啊打啊。

在這你來我往的打打殺殺中,大量的瑤民也從廣西跑到了廣東的肇、高、雷、廉等州府扎了根。這下子,更是壞了菜了,當廣西那邊征剿時,廣東這邊的瑤民趁機作亂,當廣東這頭征剿時,廣西那頭又鬧事了,互相呼應。而廣東這塊,尤其是以羅旁山(現在羅定鬱南德慶片區)最為嚴重,在正統十一年(1446年)爆發了以趙音旺、鳳廣山鳳弟吉兄弟等三人為首的瑤民大起義,轟轟烈烈一直持續了十幾年。

為了防止顧此失彼,更好開展瑤民征剿工作,景泰三年(1452)兵部尚書于謙上奏朝廷,由右都御史王翱總督兩廣軍務,統籌部署靠前指揮。這就是兩廣總督的起源了。

到成化元年(1465),兩廣總督府署開始確立駐紮梧州(後來兩廣總督改稱兩廣提督)。

2、兩廣提督府駐地的確立

隨著主戰場從廣西大藤峽轉移到廣東羅旁山,一些兩廣提督(總督)奔赴戰場時,就在肇慶先落腳,等戰事局勢稍穩定後才到梧州坐鎮。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乾脆在肇慶也設了個督撫行台臨時辦公。

嘉靖三十六(1557年),兩廣提督王鈁率軍7萬,兵分兩路浩浩蕩蕩開往四會、懷集、清遠等地,鎮壓大小羅山瑤民反抗,捕殺瑤民8600餘人。平定大羅山瑤民反抗後,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王鈁及巡按御史徐楫,採納了肇慶府知府盧璘的建議,割四會縣的太平、橄欖、大圃、永義4都地置廣寧縣,取廣泛安寧之意。這就是廣寧的起源了。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因為廣東惠州、潮州海寇猖獗,外患日趨嚴重,而兩廣提督府所在地梧州與惠州、潮州相隔很遠,文書往來及調兵遣將都非常麻煩,於是兩廣提督吳桂芳便將兩廣提督府署從梧州遷到了肇慶,期望可以兩頭兼顧。

3、兩廣總督的戰功

搬了兩廣提督府的第二年,吳桂芳奏請朝廷鎮壓羅旁山(現鬱南羅旁)瑤民反抗,朝廷擬大舉「征伐」。不過一直沒能成,期間小戰不斷。

直到萬曆四年(1576年)十一月,兩廣總督凌雲翼徵調兩廣10萬大軍,進剿羅旁山。由廣東總兵張元勛、廣西總兵李錫統領,分為十哨(羅旁哨、瀧水哨、岑溪哨、陽春哨、新興哨、德慶哨、伏峒哨、南鄉哨、信宜哨、茂名哨),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實行鐵壁合圍。經過4個多月的進剿,朝廷官兵破羅旁山瑤民山寨564個,捕殺16100餘人,招降23151人,其餘瑤民紛紛逃離或者遁入深山。平定羅旁山瑤民的起事反抗後,朝廷將瀧水縣升格為直隸州,取「羅旁瑤亂已平定」之意,州名「羅定」,下轄新設置的東安、西寧兩縣,直隸廣東布政使司,就是說省里直管了。這就是羅定的起源了。

萬曆七年(1579年),已經升任為兵部尚書的凌雲翼請人題人「華表石」三個大字,命人鐫刻在面向西江邊的峭壁之上,並記錄下了自己的功勞。這就是德慶華表石的起源了。然後,想必你也知道鬱南連灘每年正月二十舉辦的「南江文化藝術節」,其實那原來本是連灘的張公廟會,張公廟就是紀念廣東總兵張元勛的廟,在此後的數百年里,連灘人民認為是張元勛保佑了這方土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這廟會越搞越興旺。

二、富得流油,三流九教齊聚

1、經濟大發展的春天

雖然明朝的肇慶深受戰事牽連,不過老百姓卻不管這麼多了,你打你的仗,我干我的活,發展才是硬道理,到處都呈現著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在以明朝成化年末為故事發生背景的《儒林外史》一書上,就有對繁榮肇慶有詳細描繪。小說中,嚴貢生是這樣說的,「我這高要,是廣東出名縣分。一歲之中,錢糧、耗羨,花、布、牛、驢、漁船、田房稅,不下萬金。」言下之意,就是說高要富饒誰人不知何人不曉?!是廣東頂呱呱的納稅大戶之一!這不,高要知縣請學生范進吃了個工作餐,「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也做兩碗」。這接待水平,放今天來講肯定是違反八項規定了吧?後來嚴貢生的弟弟嚴監生老婆去世搞喪事,「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鬧了半年」。據說明朝時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人民幣800元。

若你說《儒林外史》只是小說,不可信,那看看官方文書又是怎麼講的。宣統《高要縣誌》卷十一記載明朝肇慶作為西江流域水運樞紐門戶城市的盛況如下,「其時商業之交通,親朋之酬酢,莫不以肇慶為中心點。彼此往來,全恃帆船,以故夾岸下啶,帆檣如織。而鴕工、舟子之屬,賴以謀生者輒數千人。肇河水面之繁盛,固可念也。」厲害吧?!

2、東西交匯百花齊放

肇慶作為兩廣總督府所在地,伴隨著政治經濟地位的提升,各種文化自由盛開,各民族實現了大融合。

首先我們要講的,當然是自己本土傳統儒家文化的發展。在明朝,對讀書人可謂是非常非常的尊重,各地書院盛行。具體在肇慶來講,光是萬曆年間,就先後創辦了端溪、文峰、景星、慶雲、鋒陽、行素、仰湖、文明等等書院。光看這些名字,是不是剎那間有些許穿越感?恍惚依稀傳來了琅琅書聲......

我們再聊聊「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瑪竇,1583年他進入中國大陸的第一站就是肇慶。如你所知,利瑪竇在當地官員的支持下,建起了中國第一間天主教教堂「仙花寺」,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用獨特的方式向中國傳播天主教,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當然,同時利瑪竇也向西方全面介紹中國漢學文化。

然後,源遠流長的佛教在明朝的肇慶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崇禎六年(1633年),在犙和尚來到了鼎湖山,但見好山好水好風光,於是結草為庵,取名蓮花庵。兩年後,一代高僧棲壑大師去新興拜六祖順便路過鼎湖山,竟被成功邀請成為蓮花庵住待。棲壑做了住持後,擼起袖子加油干,大興土木,將緩坡削成七級,倚山勢構築五層殿宇,計有大小殿堂100多間,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規模宏大,因「常有五色祥雲現於峰頂」而改名叫慶雲寺。說起棲壑大師,應該算是禪宗的傑出代表了,不過據說他老人家是「禪凈律三學並行」,著實厲害!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七星岩的水月宮,始建於嘉靖年間,原來叫觀音堂,萬曆年間重修改名水月宮。崇禎九年,傳說鄭芝龍在對海賊大戰中因摩利支天菩薩保佑而打了勝仗,兩廣總督熊文燦一聽,覺得咦有意思,於是撥款10萬兩白銀擴建了水月宮,立摩利支天銅像供奉以表感謝。摩利支天據說有一樣很特殊的技能,隱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除了佛教,伊斯蘭教亦已經在明朝的肇慶生根發芽,上面提到的《儒林外史》中也講到很多與回民日常生活相關的點滴。

最後我們得講講那早已名揚天下的七星岩了。如你所知,自唐宋以來都有無數文人墨客登臨這「人間仙境」一睹風采,但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景區遊覽區,還是在明朝。在明嘉靖至萬曆年間,七星岩景區掀起了建設大高潮,以下這幾個名字足以流芳百世,他們分別是吳桂芳、李材、戴鳳歧、李開芳、王泮......他們是兩廣提督總督,或嶺西副使,或肇慶知府,他們深知這份大自然饋贈的禮物是如此的珍貴,他們修建登山道、辟通岩洞、架設橋樑、廣建亭台樓閣宮觀廟宇、廣種松樹榕樹,他們為了遊覽方便開鑿躍龍溝建躍龍竇將瀝湖水導出西江,他們為了防止不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立下「澤梁無禁岩石勿伐」的官府告示,他們為岩山命名、並題點「星湖二十景」......有人說,七星岩年年都沒啥變化也沒新意,是啊,七星岩從明朝開始就沒怎麼變了,是我們變了。

三、定都肇慶,曾凝聚了大明帝國的全部希望

1、兩帝相爭,兩敗俱傷

明末,農民起義不斷,大明帝國分崩離析,闖王李自成殺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盡,清軍入侵中原並迅速南下。南逃的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擁立福王朱由崧為新帝,敗;迎魯王朱以海出任監國,敗;再擁唐王朱聿鍵為帝,再敗......

1646年。十月初十,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擁立桂王朱由榔監國於肇慶。朱由榔才監國幾天,贛州失守的消息傳來,大家都嚇壞了,趕緊溜回了廣西。卻沒想到前腳剛走,後腳廣州那邊另外一幫文武大臣竟擁立唐王朱聿鐭監國並隨即稱帝,把躲在廣西那班傢伙氣死了!朱由榔趕緊帶著大傢伙東返肇慶並稱帝。那天,是十一月十八日。

是不是很搞笑?廣州一個皇帝,肇慶一個皇帝,怎麼辦,打唄,於是兩個皇帝狠狠的打起來了。

2、清軍來襲,棄肇入桂

還是1646年。十二月十五日,正當廣州的皇帝佔了上風時,清軍來了!

帶領清軍殺進廣州的,叫李成棟。這個人物,是個人物。李成棟一開始其實是農民起義軍,是李自成那邊的,後來又投降到南明做到了徐州總兵,再然後又投降到了清軍。這次李成棟帶了300人馬過來,更誇張的是他只派了十幾個清兵化妝成艄公入廣州城,直搗布政司府前扒掉偽裝一頓亂砍,揮刀大呼「大清兵到」,整個廣州城的老百姓就被嚇破了膽,瞬間亂成了一鍋粥。就憑這十幾個清兵,殺掉守衛打開城門,裡應外合,廣州淪陷!廣州的皇帝自殺了!

對於肇慶的皇帝來說,這意味著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廣州的皇帝自殺了,只剩他一個肇慶皇帝了。壞消息是,廣州的皇帝自殺了,是清軍逼的,此地不宜久留,走為上計。

十二月二十六日,永曆帝朱由榔離開肇慶溜回了廣西。十一月十八日稱帝,十二月二十六日跑路,也就是說,他才在肇慶做了一個月多一點的皇帝。

3、帝都肇慶,形勢大好

在朱由榔逃回廣西的一路上,李成棟也追了過來,很快的拿下了肇慶,佔領了梧州。

就在朱由榔怕的不行的時候,突然風起雲湧,變天了!

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清江西提督金聲桓、副將王得仁宣布反清復明!四月十五日,清兩廣提督李成棟在廣州發動兵變也宣布反清復明!緊接著清廣西巡撫耿獻忠也宣布反清復明!一開始朱由榔還不敢相信,幾經求證才確認了。原來清朝也會內訌,原先投降的明軍及起義軍將領氣憤不過,就改旗易幟了。

八月初一,朱由榔終於又回到了肇慶,開開心心的做起了皇帝。

一時間,在朱由榔這個皇帝名義下的以肇慶為首都的大明江山,有原來張獻忠大西軍舊部孫可望李定國控制的雲貴川片區,有金聲桓控制的江西,有原明湖廣總督何騰蛟及李自成舊部控制的湖南,有李成棟控制的兩廣片區,還有山西、陝西、甘肅以及鄭成功控制的東南沿海片區,形勢大好吶!光復大明的曙光已經亮得不行了!

4、內訌不停,丟了江山

朱由榔已經完全沉浸在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幸福里了。可不是嘛?你看,1649年四月西南的孫可望遣人至肇慶向永曆帝請求封賜,七月福建鄭成功又遣使往肇慶朝永曆帝後被封為延平郡王,一切環境尚可嘛。

但是,就在同一年裡清軍南下勢如破竹,把何騰蛟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殺了個片甲不留,這些個猛將全部都掛了!外線告急,但在這個南明永曆政權里卻仍然爭權奪利內訌不斷。為了排遣這些個內憂外患,朱由榔想了個法子,在七星岩水月宮設起了大舞台,載歌載舞,對內可鼓舞士氣,對外可粉飾太平。

但是,大明皇朝畢竟氣數已盡,熬不下去了。

1650年正月初八晚,朱由榔決定要跑路了。他跑路的窘況,很難堪。你若到肇慶七星岩去旅遊,導遊會告訴你,朱由榔在逃難時曾在這龍岩洞里的一塊石頭上睡過一覺,現在大家都稱這塊石頭叫「龍床」。

後來的後來,朱由榔逃到了貴州,逃到了雲南,逃到了緬甸,然後又被抓了獻給了吳三桂。1662年六月一日,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榔,被逼死在了昆明篦子坡。大明的江山,丟了。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粵人無數 的精彩文章:

TAG:粵人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