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年到之福臨滿門

新年到之福臨滿門

2月5日,支付寶正式公布2018年五福活動從2月6日零時正式開始,持續到春節那一天。有網友疾呼馬雲爸爸又開始給全國人民發錢了,這次金額還是5個億。為了集福,微信朋友圈、各種各樣的群開始充斥馬雲的「免費兼職推手」,為了一張所謂的五福卡開始了求爺爺告奶奶的艱辛歷程!

今年的 「 集五福 」 活動今年的五福們和去年基本沒什麼區別今年收集福字的主要方式還是支付寶 VR 掃福字,創意技能滿點的網友們早就設計了不少有新意的「福」字來迎接新年啦!

吉林小伙林翔利用一年時間設計了34個具有中國城市特色的"福"字,設計中包括蘊涵天安門元素的北京"福"、包含東方明珠電視塔圖案的上海"福"、象徵長影製片廠膠片的長春"福"等,完美地將城市文化、特色建築展現出來。

「福」的演變

「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更是有在春節將"福"字倒過來貼的習俗,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福字的歷史演變之路吧!

01

甲骨文

甲骨文,始於殷商,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是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中國商代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02

金文

金文,也稱鐘鼎文,始於周朝。商周是青銅器的盛世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這充分展示了商周青銅鑄造業的發達。

03

篆書

篆書,又稱石鼓文,起於西周晚年,興盛於秦國,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丞相李斯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簡化字體。創製統一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04

隸書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達到鼎盛。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字體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在漢武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書體。

05

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對於楷書,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盛於唐代。

06

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07

草書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等帖。

了解了這麼多,大家想必又學了不少知識。2017的新年就快來了,小編在這裡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啦!

編輯:太原理工大學學生會宣傳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理工大學學生會 的精彩文章:

值得你收藏的學習網站

TAG:太原理工大學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