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郭本禹:神經精神分析學——精神分析發展的新取向

郭本禹:神經精神分析學——精神分析發展的新取向

神經精神分析學:精神分析發展的新取向

本文發表於2014年1月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摘 要]神經精神分析學是一種整合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旨在實現精神分析科學化的新興跨學科研究領域,代表著當代精神分析發展的新取向。1999年《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創刊,2000年國際神經精神分析協會在倫敦創建,標誌著神經精神分析學的正式誕生。目前,神經精神分析學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研究主題主要集中於意識和潛意識、情緒和情感、睡眠和夢以及臨床實踐等領域。神經精神分析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解決心理學發展中一直存在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路線的分離與對立提供新的視角和平台,為心理學中不斷湧現的跨學科研究提供有益的啟示。

將研究人類大腦的神經科學與研究人類心智的精神分析學相結合的設想,源於精神分析學的開創者弗洛伊德。在他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一直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有時甚至是一改故轍。事實上,弗洛伊德最初的夢想之一就是將「大腦的科學」和「思維的科學」結合起來,建立一門完全依靠神經學與生理學的心理學。他的這種努力在其1895年的《科學心理學方案》一書中達到了頂峰。他在該書中開宗明義地提出,其意圖就是要「提供一種將會成為自然科學的心理學,即把精神過程描寫為可規定的物質粒子的定量決定狀態,從而使這些過程得以清晰表達並避免相互矛盾」(Freud,1895,p. 295)。但是,他很快發現,試圖建立生理世界與經驗世界的嚴格對應關係的想法太幼稚,轉而放棄了這一計劃,並且在晚年時還曾試圖阻止這個《方案》的出版,直到他逝世後,這部著作才與公眾見面。在試圖建立一個心靈的神經生理學模型失敗之後,弗洛伊德轉向了心理學模型,開始發展精神分析學。此後的幾十年間,精神分析學和神經科學基本上處於各自獨立發展的狀態,彼此間沒有直接的互動和關聯。這種情況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當代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融合的時代背景影響下,精神分析學和神經科學開始彼此交叉與融通,並在協同互補中最終催生出神經精神分析學(neuropsychoanalysis)這一新的研究取向,部分實現了弗洛伊德一百多年前建構心理學的神經生理學模式的夢想。

一、神經精神分析學的產生背景

心身或心腦關係是當代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行為科學和其他生命科學領域最饒有趣味、極其艱深複雜的核心理論主題之一。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身問題表現為心腦關係問題,亦即心理現象同生理現象的關係問題。該問題的實質在於,心理現象是如何發生的?

它同大腦的生理學結構和功能有什麼聯繫及如何聯繫?今天,學者們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即心身、心腦關係問題的研究,應當放在哲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交叉部位上進行。正是在這一背景的影響下,神經精神分析學應運而生。神經精神分析學是一場興起於神經科學和精神分析中的轟轟烈烈的運動,其核心目標是協調心腦問題的主觀與客觀研究,以一種新的方式解決精神分析學和神經科學都沒有很好解決的心身關係這一最古老的問題。

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均誕生或興起於19世紀後半期,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這兩門學科都遇到了各自的發展瓶頸,產生了將對方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研究領域從而走出困境的需要。特別是對於精神分析學來說,這種要求更為強烈,因為當代文化不斷地向精神分析學提出各種挑戰,要求它具有更多的科學理性,以適應時代的變遷。精神分析學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對其科學性的質疑。如果將主流的實驗心理學當作是科學的模式,那麼精神分析學無疑無法滿足其要求。精神分析學沒有嚴格地控制實驗條件,不能準確地處理一個變數以評估對另一個變數的影響,對其他元素的觀察評估也難以做到盡量客觀。儘管精神分析也要求治療的框架從一場治療到另一場治療,從一個病人到另一個病人都要維持一致,但每一次的介入均會有所不同。事實上,弗洛伊德是按照自己獨特的解釋所提供的依據來構建和發展其理論的,這種強烈的主觀色彩引起人們對其整個研究的科學性產生了懷疑。精神分析學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藥物的使用。儘管在20世紀上半期,精神分析學抓住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在美歐乃至世界各地大受歡迎,成為當時心理治療領域佔據統治地位的一種治療方法,但隨著20世紀中葉精神病藥物的開發,大眾對精神分析治療的求助開始減少,精神分析昔日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由於藥物治療對「心因性」病理和「器質性」病理都有較快的療效,並且與精神分析的「談話療法」相比更加簡單、方便和廉價。因此,心理治療的「生物取向」逐漸超越甚至取代了精神分析的「心理取向」。精神分析面臨的第三個挑戰,是精神分析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遭到人們越來越多的質疑,一些人指責它昂貴、費時、成效不顯著,不適應時代的需要。更加致命的是精神分析在理解新的癥狀的動力學,如抑鬱症、驚恐症候群、毒品成癮等方面感到力不從心。試圖使新的癥狀去適合舊有的理論完全是徒勞的,問題的實質在於一些精神分析理論不能跟隨最新的科學研究範式,因而它們不能反映當前的思想。解決的辦法就是必須再次考察舊有的理論,甚至是對其進行修正,更新其內容。如果精神分析學家能夠對於最重要的科學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持更加開放的態度,那麼就能部分地解決其所面對的困境。

對於神經科學來說,儘管在20世紀60年代後,它便進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成為當今科學領域的強勢學科,但是像精神分析一樣,它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同樣遭遇到了一些無法迴避的問題。神經科學雖然獲得了大量精微的實證資料及模擬成果,但仍然沒有辦法做到以目的、目標、意圖、感受、價值等術語,而不是以神經學術語來解釋人類的心理活動,特別是缺乏合適的理論、假說、原理來溝通大腦的宏觀性精神、心理現象與微觀細胞的生化活動。大腦結構與功能的實驗室研究,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人們理解人性,如何才能將神經科學的精確結果與相對隨意的現實活動相結合,這是神經科學必須回答的問題。正如薩克斯指出:「神經心理學像古典神經學一樣,旨在完全客觀化,並且它的巨大力量、它的進步恰恰來源於此。但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尤其是一個人,首先並且最終……是一個主體而不是一個客體。準確地說,他是一個主體,是活動的『我』,卻被排除[在神經心理學之外]」(Sacks,1984,p. 164)。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提出一種創造性的新理論,來溝通微觀與宏觀、生理世界與心理世界。

面對時代的挑戰和發展的困境,精神分析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將往日的對抗前嫌擱置一邊,開始重新審視對方的價值和互補的意義。精神分析集中於主觀經驗,它可以為神經科學提供許多助益,因為精神分析學派已經對個體在體驗他們的情感、知覺和認知時所產生的主觀精神生活進行了一個多世紀的觀察。神經科學以客觀性為核心,它也對精神分析助益良多,尤其是一百多年來它已經積累了大量有關行為、情感或情緒以及認知背後的生理機制的證據和發現。因此,二者的結合必將使我們從主觀和客觀兩個視角更全面、更完整地理解人的獨特性。

二、神經精神分析學的誕生過程

作為心理學中一種新的研究取向,神經精神分析學的發展歷程比較短暫,自2000年正式創建至今僅有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在此之前,精神分析學就已開始了與神經科學的對話與交流。20世紀90年代初,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的阿諾德·普費弗(Arnold Pfeffer)與神經科學家詹姆斯·施瓦茨(James Schwartz)作為各自領域比較有影響的學者,共同倡導成立了一個小型的跨學科研究小組,取名為「精神分析—神經科學研究小組」。這個小組每月召開一次討論不同主題的會議,每次開會時,由一位精神分析學家或神經科學家首先概括自己在某一問題上的發現,然後大家分別從各自的學科視角展開討論。紐約小組的跨學科研究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逐漸發展成為本地區對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領域的學者聯合進行教育和培訓的中心,同時還向外輻射,促進了美歐等地大量相似團體的建立。為了便於進行國際相互交流,分享資源,精神分析學家索爾姆斯(Solms)和涅爾謝相(Nersessian)等人於1999年發起創辦了《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次年,有40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的首屆國際神經精神分析學大會在英國倫敦成功召開,會上成立了國際神經精神分析協會,索爾姆斯和雅可·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被推選為協會的聯席主席。專業雜誌的創辦及其學術組織的建立標誌著神經精神分析學這一新的學科取向正式誕生。

神經精神分析學家以國際神經精神分析學協會和《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為平台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國際神經精神分析學協會的分會已遍及各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的會員人數已超過800名。協會每年組織一次大型年會,每屆年會都會以某個熱點問題為中心進行探討。從2000年至2011年,歷屆年會的主題分別是情緒、記憶、性與性別、潛意識、右半腦、夢與精神、客體關係、抑鬱、衝突中的自我、神經精神分析:需要的人、遊戲的神經精神分析觀點及神經精神分析:軀體的心智化。圍繞著上述各種主題,神經科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們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同時,《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的學術影響力也在不斷地擴大。該雜誌創辦之初,神經精神分析學的奠基者索爾姆斯就在雜誌的卷首語中明確提出了三個辦刊宗旨:「(1)促進神經科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之間進行科學的對話與爭論;(2)對精神分析師和神經科學家雙方共同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培訓;(3)為神經科學和精神分析交流跨學科研究成果提供一個平台。」(Nersessian &Solms,1999,p. 3)《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每年出版兩期,其編輯和顧問全部都是當代神經科學界和精神分析學界的著名學者,來自神經科學陣營的有:坎德爾(Eric Kandel)、潘克沙普、達馬西奧(Damasio)、拉度(LeDoux)、利貝特(Libet)、沙克特(Schacter)、辛格爾(Singer)、邁貝格(Mayberg)、拉馬錢德拉(Ramachandran)、薩克斯等人,來自精神分析陣營的有:索爾姆斯、涅爾謝相、約克(York)、謝文(Shevrin)、沃特(Watt)等人。為會聚研究力量,《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也採取了紐約研究小組的對話形式,每期都會請一位該領域的領軍人物就某一熱點問題撰寫一篇主題文章,並邀請精神分析學和神經科學兩方的著名學者從各自不同的學術角度進行評論,然後一起發表。《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在十幾年間所發表的文章涉及眾多的主題,如,《弗洛伊德的情緒理論》、《海馬回的潛意識》、《虛構症的精神分析觀點》、《精神分析與認知神經心理學:理論與方法的密切關係》、《自我概念和自我壓抑》、《成癮的易感性》、《壓抑內容的性質》、《弗洛伊德的心靈理論與功能成像實驗》、《整合精神分析學與神經生物學關於恐怖症的觀點》、《共情的神經科學:整合情感與認識的觀點》、《功能神經成像:它對我們理解變化過程有幫助嗎?》、《動力學潛意識的神經基礎》,等等。《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對這些熱點問題的爭鳴,不僅深化了人們對心理的神經機制和統一的心智理論的認識,而且還進一步促進了學者們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說,《神經精神分析學》雜誌每一期主題文章所涉及的領域幾乎都成為神經精神分析學中研究比較深入、比較成熟的問題。

三、神經精神分析學的學科內涵

神經精神分析學亦稱「深度神經心理學」(depth neuropsychology),是一門將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學的理論和方法相結合以實現精神分析科學化的新興跨學科領域,被認為是21世紀一種新的精神分析範式,一種整合心身研究的新取向。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神經精神分析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它以精神分析學為理論模板來解釋神經科學的發現,並啟發神經科學的新研究;二是它通過實驗數據充實和更新精神分析學的理論體系,將其與解剖功能結合起來,使精神分析在未來可以用類似化學、物理學和生理學的術語解釋情緒、夢、思維等心理現象。

神經精神分析學的基本目標是將神經科學「第三人稱」的客觀實驗研究範式與精神分析學「第一人稱」的主觀經驗研究範式相整合,以提供一種主要是心理學的統一理論。從表面上看,精神分析帶有濃厚的人文科學色彩,而神經科學則是一門典型的自然科學,二者似乎沒有太大的聯繫。然而,事實上,兩者的整合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因為無論是從研究主題還是從研究方法上看,它們都具有明顯的互補性。精神分析側重研究主體的「心」,而神經科學則側重於研究主體的「身」或「腦」,因此兩者的結合便可以使我們理解整體的人。首先,精神分析和神經科學在研究主題上都恰好關注了另一門學科傾向於忽視或認為理所當然的那些過程。精神分析研究內部世界的主觀經驗,專註於個體活動時出現的情感、動機、衝突和體驗,而這正好是神經科學家可能不會予以考慮的現象,也是最不適合用他們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現象。相反,神經科學家或認知神經科學家則花了幾乎40年的時間利用各種方法來系統研究與知覺、記憶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有關的大腦機制。其次,精神分析和神經科學這兩種取向使用的方法具有非常強的互補性。精神分析提供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方法,可以據此生成關於複雜心理現象,尤其是那些涉及情感、動機和特異性聯想聯結的心理現象的假設,但是作為一種方法,它在檢驗假設方面卻是低效的,特別是面對以一種可靠和科學的方式在彼此競爭的假設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精神分析方法更是顯得無能為力。換句話說,精神分析臨床觀察的開放性從科學發現(假設生成)的角度看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但從證明(假設檢驗)的角度看則又是其最大的弱點。假設檢驗要求嚴格控制對被試的反應具有潛在影響的各種變數,而意義的臨床研究則不需要控制或僅需要不太嚴格的控制。相反,實驗室是檢驗假設的理想地方,但卻不適合生成有關各種複雜心理過程,包括複雜的人格組織過程、複雜的動機狀態、心理病理學或人際關係等的假設。例如,認知神經科學家們接受了與計算機有關的人工智慧概念,但不管這個概念有什麼樣的優勢,它都不能考察那些不能與計算機分享的人類智力的特徵,如意識和潛意識精神作用、與情感的關係及情感的影響、身體以及與他人的關係等。因為,被試和研究者在實驗室中的接觸短暫,並且所使用的刺激是明確選擇出來的,對不同被試來說意義相似,因而難以對深層心理狀態進行了解。神經科學的研究要求刺激對不同被試具有相同的意義,這意味著它難以描述構成精神分析研究主要目標的特異性的聯想聯結。精神分析方法被用來在自然情境中系統研究主觀經驗,其目的就是要獲得有關產生這種經驗的裝置,即人的心理的機能組織的科學推斷。事實上,精神分析學家和神經科學家最終研究的都是同一件事,即人類心理的機能組織,只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著手。因此,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資料的結合應該比它們中任意一個更有可能為對心理的機能組織的推斷提供一種更好和更可靠的基礎。

在理解神經精神分析的內涵的時候,我們需要作幾點澄清。首先,神經精神分析學是精神分析學和神經科學的一種交叉整合,但這裡面的精神分析主要指的是弗洛伊德所創立的古典精神分析,而不是在他之後精神分析內部的各種派別或外部的各種取向。其原因主要在於,嘗試著將精神分析理論概念與神經科學的概念相聯結是一項非常艱巨複雜的任務,因此,為了簡化這項任務,使其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只能夠從最初步、最基本的概念開始,但這僅是第一步。一旦能夠確定最基本的精神分析概念,即弗洛伊德理論概念的神經關聯物,那麼神經精神分析的研究也就有了一個基礎,這樣就可以在它的上面建造更複雜、更精細的神經精神分析模式。在神經精神分析研究者看來,目前精神分析領域存在著大量不同的分析模式,甚至有一些模式在許多方面還彼此矛盾,而神經精神分析研究必須從某個特殊的模式開始,因而他們選擇了所有其他的模式都從中生髮而出的那個模式,即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模式。同樣,神經精神分析學所說的神經科學指的也是其最寬泛的交叉學科的意義,涵及各種與認識腦和神經系統有關係的科學,包括狹義的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神經生物學、生物醫學、行為神經科學等。其次,神經精神分析學的研究目標並不是想要證明弗洛伊德是對是錯,或者精神分析理論是否符合科學的界定,而是要獲得能夠擴充精神分析基本概念的實驗資料,並賦予它們解剖功能的連貫性,以使精神分析可以在未來能夠用儘可能客觀的術語來解釋心理現象。神經精神分析學所感興趣的是,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之間關係的轉變,即從一種毫無結果的衝突的關係轉換為一種新的視角,從這種視角出發可以觀察到兩門學科中的研究現象。第三,神經精神分析學並不像精神分析或認知心理學那樣,是一種心理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理論流派,它只是心理學大家庭中的一種研究取向。它有著基本的觀點主張和方法論前提,但在具體研究及研究的解釋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同時,國際神經精神分析協會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關組織致力於學術交流和培訓,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交往關係,但並不是一個聯繫非常緊密的學術團體。

四、神經精神分析學的研究領域

神經精神分析學創立的時間雖短,但卻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目前該學科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其研究涉及多種主題,如意識與潛意識、情緒與記憶、本能與動機、壓抑與防禦、衝突與創傷、睡眠與夢、生活經驗與大腦發展、客體關係與人際交往,異常心理的產生與治療等。其中,研究成果比較豐富、研究比較深入的主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意識研究

意識問題是一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領域。在心理學中,對意識的科學研究最初是從德國馮特(Wundt)創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的,當時使用內省法研究意識問題,意識問題遂成為心理學家一直關注的主題。自20世紀70年代,隨著現代腦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意識進行真正科學意義上的研究成為可能,因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多學科研究意識問題的高潮。神經精神分析學便是意識研究的眾多跨學科領域中非常獨特的一個,其獨特性就在於,它既注意到意識的主觀性質,又關注了意識的客觀生理基礎。神經精神分析學家繼承了古典精神分析有關意識的合理思想,並提供了一種新的意識研究框架。例如,索爾姆斯認為,意識很明顯是與表徵的世界聯繫在一起的,它是一種與語言相聯繫的心理特質的感覺器官,一種使主體可以將其與他自己的潛意識現實聯繫起來的功能。而且,神經精神分析學家還將一直被神經科學家所忽視的情緒和情感維度引入意識的理解之中。潘克塞普提出了情感意識理論,以情感質(equalia)解釋意識的來源。達馬西奧則提出了「核心意識」和「擴展意識」概念,並從內容和狀態兩個方面來闡述意識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二)潛意識研究

潛意識概念是精神分析學的重要理論基石之一,也是精神分析理論有別於其他理論之處。關於潛意識的討論必定要討論記憶,其原因在於潛意識是一種情感表徵在記憶系統中的存儲,這些情感表徵與個體自生命一開始就與有的經驗、幻想和防禦有關。因此,潛意識機能和記憶機能不能在離開彼此的情況下而單獨存在,它們是發展過程中平行地組織起來的兩種功能。這符合弗洛伊德1912年在《精神分析中潛意識的注釋》中指出的:「至於潛伏的觀念,如果我們有理由假設它們確實存在於心理之中———就像存在於記憶中一樣———那我們就稱之為『潛意識』。」(Freud,1912,p. 260)神經精神分析學家就是從這一角度出發來研究潛意識與記憶問題。神經精神分析學吸收了近十幾年來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關於記憶類型及其生理基礎等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細化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潛意識概念,將其分為壓抑的潛意識(弗洛伊德的)(repressed unconscious)和非壓抑的潛意識(unrepressed unconscious),分別對應於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這為整合神經科學和精神分析提供了令人振奮的前景。這一前景的一個潛在的假設是:個體的潛意識心理現實是圍繞著經驗、生活事件、情緒等組織起來的,它們從出生開始貫穿一生,實際上,它們被儲存在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所使用的神經結構中。

沿著這些路線,人們可以將壓抑的潛意識定位於與自傳性的外顯記憶相同的結構之中。這種猜測在關於主動壓抑的研究中得到了證明。有研究者認為,對心理經驗的有意遺忘伴隨有背外側前額葉區域活動的增強以及海馬回活動的相應降低(Anderson,2004,pp. 232 237)。另一方面,非壓抑潛意識的組織與內隱記憶一樣都是由杏仁核的活動來推動的,還會涉及到右半球的背部聯合皮層區,即顳葉-頂葉-枕葉區,以及基底神經節和小腦(Pfaff,2007,p. 201)。

(三)情緒與情感研究

情緒與情感是當前神經精神分析學最重要也是最深入的研究領域,它是「將精神分析的思想落實到神經科學研究的橋樑」(Schore,1997,p. 808)。精神分析學一向重視情緒的研究,儘管弗洛伊德並沒有提出一個全面的情緒和情感理論,但是情緒卻是其時刻關注的重要主題,滲透於精神分析的各種理論觀點之中。隨著技術方法的進步,神經科學對情緒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潘克塞普指出:「縱觀20世紀,精神分析仍然是人文科學中承認人類心理的深層情緒傾向的一個堡壘。為了理解大腦,神經科學也必須認可這種現實。情感過程深深地印刻在進化所提供的哺乳動物大腦的結構和動力學之中。精神分析理論可以幫助神經科學關注神經組織內產生的各種情緒動力學。相反,神經科學也令精神分析理論與客觀方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使之能夠經受住嚴格的經驗研究的考驗,這正是所有真正科學的特點」(Panksepp,1999,pp. 15 16)。潘克塞普提出的基本情緒系統理論在神經精神分析情緒理論研究中較有代表性。他將個體的情緒情感劃分為「有機體的防禦」、「對同物種的依戀」和「尋求」三大系統。其中,防禦系統又包括恐懼和憤怒兩個子系統;依戀系統包括遊戲、慾望、驚恐和關懷四個子系統;尋求系統則是一種非特異性的情感系統,對所有其他情感狀態進行控制(Watt,2000,p. 187)。在具體實踐研究方面,神經精神分析學利用成像技術正在產生一些對於理解共情、具身模擬、情感與情緒狀態的共享以及情緒的大腦單側化等具有很大價值的知識,神經精神分析學家已經為精神分析背景中所描述的共情及情緒的不同成分找到了相應的神經生理機制。

(四)夢與睡眠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神經精神分析學同精神分析學一樣,都是以夢和睡眠的研究為出發點,而逐步擴展深入到心理的其他領域。20世紀80年代末,神經精神分析學尚處於孕育之中的時候,其代表人物索爾姆斯就開始嘗試將精神分析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來研究夢和睡眠的問題。傳統的神經科學否認夢的意義性,將夢等同於快速眼動(REM)睡眠,或者認為夢只是快速眼動睡眠的附屬現象。

這種傳統觀點在神經精神分析興起之後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神經精神分析學的研究表明,夢具有一定的象徵與表達的作用,包含有豐富的情緒、需要和動機等潛在意義。藉助神經成像等手段,神經精神分析學家對夢的生理基礎和產生過程進行了科學的解釋。他們認為,夢的生成首先是由睡眠中的生理喚醒過程激發的,接著一些神經化學遞質,主要是多巴胺在大腦的纖維路徑傳遞,引發人們的需要、願望,從而使夢的過程有利情緒和動機的意義。同時,由於額葉區的抑制,負責導向行為活動的腦功能系統暫時關閉,因而夢的加工採取了退行的方式而指向了知覺系統,轉變為一種不同於覺醒時的幻覺。除了研究夢的神經生物機制之外,神經精神分析學還借鑒精神分析方法和認知神經科學中的一些實驗方法對夢的內容進行了量化的分析,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成果,深化了我們對夢的功能意義的理解。

(五)臨床研究

臨床研究屬於神經精神分析學的應用領域。作為精神分析在新世紀的一種新範式,神經精神分析學也必然要涉及臨床治療。神經精神分析學家認為,人是身心的統一,身體和心理是相互影響的。

任何一種臨床疾病都有其生理的原因也有其心理的原因。因此,在治療上不能片面地堅持單純的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而是要將兩者結合起來。例如,儘管藥物成癮的心理起因和生理起因是相對獨立的,但它們也可能同時存在。並且,無論是心理起因還是生理起因,藥物成癮都表明患者運用否認和理想化的防禦機制,在緊張和焦慮之下訴諸藥物的幫助。當藥物成癮的時間較長時,便不存在單純的成癮的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而是二者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與其他幾個領域的研究相比,神經精神分析學在臨床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其中研究較充分的只有癔症、失語症、虛構症、藥物成癮等少數幾種。因而,理論對於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並未充分體現出來,這是神經精神分析學今後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領域。

五、結語

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維持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優勢,但同時也可能潛藏著它的缺陷。神經精神分析學的誕生和發展同樣不例外。目前,神經精神分析學尚處於發展初期,儘管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它已經在融合心理學發展中形成的兩條路線方面、在建構緊密聯繫心理與生理的心理科學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從學科發展的角度看,神經精神分析學在當前及未來的一段時間仍需在神經精神分析學家亨寧森(Henningsen)所提出的三個任務方面繼續深化拓展。亨寧森提出,整合精神分析學概念與神經科學的方式有三種,即定位(localizing)、隱喻(metaphorical)和建立模型(modeling)(Turnbull&Pally,2000,p. 279)。定位主要是通過神經科學的方法來尋找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所對應的腦區;隱喻則是以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神經科學的發現,使其更具人性化。以此為基礎,神經精神分析學家的終極目標是要重新建立一種理論模型,將精神分析的概念與神經科學的發現嵌入其中。這三個任務的完成,必將對其他主流心理學流派產生深遠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神經精神分析學的學科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限筆跡 的精彩文章:

第二十章睡眠、夢和神話1
許又新:精神分裂症與妄想性障礙的鑒別

TAG:無限筆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