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烙畫傳人趙春強

烙畫傳人趙春強

《董鄉文學》雜誌選稿平台第515期

烙畫傳人趙春強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融為一體能永久保存、收藏,藝術價值極高,屬於中國傳統藝術珍品。

博興縣呂藝鎮龍四村的趙春強自幼喜歡創作烙畫,師承祖輩指教,利用碳化原理,通過溫度的控制技巧,不加任何顏料,以烙為主、套彩為輔的表現手法,在葫蘆、木板、扇骨、紙面等材料上勾畫出各類作品。他創作的烙畫作品取材廣泛,表現力豐富,線條簡潔、自然、流暢,工筆寫意栩栩如生,一般呈深、淺褐色,古樸典雅,清晰秀麗,別具一格,其高低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

據趙春強介紹,烙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烙畫,多為中國傳統山水、人物、花鳥、走獸、歷史典故等內容。最早烙畫藝人是一種吸大煙的姿勢,側卧床上利用煙燈加熱進行烙燙加工,此種方式稱為「卧烙」,此法只能烙制一些小件工藝品,且不易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烙畫藝術的發展。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烙筆有筆架支撐,就形成了「坐烙」技法,它具有靈活多變,簡單易學等優點,為研究和發展烙畫藝術,開闢了新天地。開始,烙畫藝人以鐵針為工具,在油燈上炙烤進行烙繪,主要作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裝飾。後來,製作工藝和工具不斷改革,由「油燈烙」換代為「電烙」,將單一的烙針或烙鐵換代為專用電烙筆。比較先進的電烙筆可以隨意調溫,從而使這一古老的創作方式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表現能力。

在趙春強的工作室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烙畫作品,有木板烙畫「萬里長城」、「竹報平安」、「雄鷹展翅」,有紙面烙畫「馬到成功」、「迎客松」等,這些精美的中國畫,都是趙春強的心血和成果。

最引人注目的是趙春強在葫蘆上創作的十二生肖,這是他的得意之作。葫蘆上的十二屬相,形態各異,妙趣橫生,極富條理感。每個葫蘆看上去不僅精妙絕倫,手感更是十分光滑,成了精品中的精品。

趙春強說,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趙春強與電烙鐵打了多年交道,這是他的烙畫工具。只見他左手拿著一個葫蘆,右手握起一支電烙筆,猶如蜻蜓點水,用嫻熟的動作在葫蘆上行雲流水地舞動,還沒等大家看清楚整個過程,一朵象徵著純潔與高雅的蓮花,就綻放在了葫蘆的表面。

既然是烙畫,那就離不開「火」,烙畫正是通過「火」這一特殊形式而進行的繪畫藝術。它所使用的材料是以鐵代筆的金屬器具,所使用的「顏料」是非常虛擬的火的「溫度」。只有掌握好烙畫的這一特點,才能表現出它特有的藝術視覺效果。趙春強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 烙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那麼簡單。每一幅作品至少要挨上千次『燙』,才能變成精美畫作。烙下的每一筆,輕了不行,重了更不行,輕重自在心中。如果沒有基礎功夫,創作烙畫就難上加難了。

這些年來,趙春強的製作工藝和工具不斷創新,將單一的烙針或烙鐵改為大、中、小型號的專用電烙筆,可以隨意調溫,配有多種特製筆頭。這樣一來,繪畫的各種技法,如皴、染等多種創作形式都能夠表現出來了。

烙畫的製作過程要經過複雜且嚴格的工序。比如葫蘆烙畫創作首當其衝的就是選葫蘆,選材十分重要,發霉變色的不能用。把挑選出的葫蘆先用刀子去掉表面的粘脂層,拋光打磨,風晾乾透,由青變黃,才能開始按照大小和形狀進行分類,看什麼樣的葫蘆適合畫什麼樣的畫。如果遇到一件中意的材料,那真是如獲至寶。

趙春強的烙畫技藝確實讓人叫絕。從小有著繪畫天賦的他繼承了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已經成為博興縣烙畫界小有名氣的人物。隨著各類烙畫作品的接連問世,在當地已聲名鵲起。二零一七年,他的烙畫作品經專家評審成為博興縣民間手工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一個人只要是獻身於一種事業,就會有所前進,有所收穫。衷心祝願趙春強在烙畫這片藝術天地里妙手繪丹青,大有作為!

圖片有作者提供最後一張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韻鄉情 的精彩文章:

我的小院,我的爹娘,和那些舊時光
文人老趙的坎坷路

TAG:鄉韻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