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觀察】佛之聖地
前兩天一行幾人,去了一趟東方佛都和樂山大佛景區。
首先去的東方佛都,門口雖然停了不少的車,但進去之後人算不上多。記憶中的東方佛都原本就是現代雕塑家們依山、因地雕刻出的數尊形態各異的佛而已。真正一見才大吃一驚。沿山拾極而上,山間只見滿山的鬱鬱蔥蔥,看上去與普通的山巒本身沒什麼不同,事實上山間滿是洞穴,而真正的風景就在山間的各個洞穴之中。
這些洞穴長度、寬度都各不一樣,相同的是洞中無一例外都刻著佛。佛的大小、形狀、姿態都各不相同,在洞內昏黃的燈光和佛教音樂的映襯下,顯得神秘而莊重。幾個人在洞中兜兜轉轉,最終還是出現了迷路的狀態,不得已請了講解,才又得以順利在布滿佛像的洞中穿行,然後繞著山路,經東方佛都西門進入樂山大佛景區。
首先來到的的就是大佛景區的碑林,碑林中刻著的一幅幅書法作品有草書、篆書、隸書,有古詩詞體裁的經典內容,也有以嘉州山水為題的作品,有翻刻的古代大家,也有現代名家手跡,每一幅作品都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碑林不遠處是一條不長不寬也不深的乾涸的溝渠,溝內栽了不少的桫欏樹。此植物距今已有上億年歷史,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該植物在我市五通橋區石麟鎮有一條溝內遍布,據了解此處的桫欏也是從五通石麟鎮移植經多年後長成現在枝繁葉茂的模樣。
看過桫欏,很快就來到海通塑像前,正是這位來自貴州的唐代平凡僧人,歷經艱辛,甚至不惜自剜雙目,才造就了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這尊世界最大的石刻坐佛,依山而建,通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往往要排上幾個小時的隊,才能下到九曲棧道,敬仰其全身尊容。
正臨大佛的是大渡河、岷江、青衣江,儘管此時已是枯水季節,但極目遠望,仍能想見這三江水滔滔不絕時的芳華。佛旁是香火鼎盛的禪院,無數善男信女們在這裡虔誠地燒香祈福。
無論是後人所建的東方佛都,還是古人所鑿之樂山大佛,都讓樂山這座古城瀰漫著禪意,無愧於佛之聖地。


※特別的一天,想要送你最好的禮物和全部的愛
※男人為什麼娶不到老婆,如今的女孩哪裡不自愛,你知道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