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步到位的BRZ半成品 行走系改裝示範

一步到位的BRZ半成品 行走系改裝示範

追憶剛入坑改裝那會兒,白天坐班心不在焉,夜泡論壇灌水留言,周末捏著有限的工資,開著吵哄哄的小破車,繞著環城就往汽配城裡鑽。當然,見過許多大神,也聊過許多改裝方案,最常聽到的建議就是,無論改哪個系統,一次性投資,一步到位,才是最省錢的!

一開始我是不信的,「大神坑小白」必須是一個健康行業的常態,所以堅持自己摸索,一開始只買便宜的零件試裝,有效留下,沒用棄之!從30塊錢的超渦流冬菇頭,試到300塊的九江WORK S1,甚至還有3000塊的擴缸套件。直到後來,「它們」一件都沒存活下來,才終於明白,這個行業根本就不健康,原來那些大神真的會跟我這種小白掏心掏肺講真話。

所以看著這位年輕小哥的BRZ街道性能化的半成品,羨慕閃亮的鍍銀WORK CR2P小寬圈,總有讓人忘卻他連避震都尚未入手的錯覺。當時心中的感慨,就只有佩服他相信(大神)的勇氣。

筆:「請問哥們,你的名字是?」

瀧:「瀧。」

筆:「我的名字叫三葉,在這麼大的世界裡,能夠遇見你竟然要如此用力。」

瀧:「……痴線!」

(摘自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

抬頭看了看「諾速」(施工改裝店)的黑白招牌,這匿藏在順峰山(地處廣東順德)一個猶如被隕石砸過的腹地里的改裝店,然後覺得這令人妒忌的一切就用五個字去總結,「怪當年瞎弄」。

題外話啊!所謂JDM,早期理解是開日本車,改日本圈,再進階到上日本人設計的外觀套件。到後來就發展到要求車上每個原廠或改裝件都是日本規格,還貼日本的標語。有沒有想過,還可以再進階一點,剪日本人的髮型,模仿日本普通人的打扮和動靜,然後改個日本人的名字,完美!當然,瀧的名字不是日本人改的,是他中國籍的父母改的,畢竟也是漢字嘛!

瀧大致將「三葉號」BRZ的改裝計劃通過,行走、制動、懸掛、動力,不同系統不同功能去逐步規劃。而現在的第一步,上一套好輪圈,換一套好胎,為制動和操控打下堅實基礎,條件允許的話這很理所當然。但大千世界茫茫圈海中,怎麼唯獨選中了它?

圖:熟悉JDM改裝風格的網友估計一眼就能將此輪圈辨認析出。

圖:這款也是傳說中WORK經典系列EMOTION的CR式樣,而且是輪爪和圈分體兩片式嵌裝,所以應該叫做CR2P(2piece)。

圖:至於輪圈和輪爪的銜接,則採用簡單牢靠甚至可以說輕量化的工藝,即以焊接取代螺絲緊固。

圖:輪圈安裝孔距數據為5x100,適合斯巴魯車系以及86,大眾也有部分車型使用這個孔距,例如大眾Polo。

圖:如果看到輪爪出現這種誇張的外拋,以及突然收回的直角,可能預示了兩件事,一是這款圈很能避剎車,二是這款圈應該很好看。

圖:CR2P顯然是顏值向的圈款,兩輻為一組的「類」五爪設計視覺上就不會像勻輻設計一般單調。

圖:但對於受力角度來說,輻條放射型的輪圈,輻條越多越密,受力越均勻同時越容易達成輕量化。最好的例子就是WORK EMOTION同系列的輕量化鼻祖Kiwami(CR單片式)。

圖:讓顏值和輕量化並重又有何不可呢?只要符合JWL VIA日本輪圈行業標準的出品,都是可靠的貨,不過內圈上的小缺口是個咋回事兒?(留意下文分解)

圖:WORK輪圈雖然在業內也算是鮮有以顏值和風格稱王的老牌雅痞(都40年歷史了),卻並不代表造圈技術不夠出眾,被這老雅痞隱藏的黑科技還很多(日本自己的工廠)。

圖:在圈內面密集起「肋」,讓表面呈波紋狀,加上絢麗的表面處理技術,確實好看。但這項加工的初衷,卻是為了讓輪圈更耐用,更不容易失圓,是一項圓度強化工藝。至於美麗的外觀那就順便而為之了。

圖:圈的內面更可真實的展現廠家給予的「誠意」。輪爪是利用模具直接壓鑄成型,再經過熱處理,剛性分布均勻合理。用模具成型的鑄圈,整體剛性甚至能贏CNC切削而成的鍛造圈。

圖:為了可靠和輕量並重的概念,CR2P的軸頭安裝面的設計比較繁瑣:以下沉設計並打孔,取代了完全鏤空的傳統輕量方式;螺絲緊固面刻意懸浮實現自鎖防鬆脫。

圖:爪輻跟輪圈用焊接工藝連接,至於是否牢靠大家自己看焊點的密集度吧!

圖:現在流行把MADE IN JAPAN雕刻在一些奇怪的位置以防被仿嗎?

圖:向外拱出的輻條負責實現避讓剎車系統的重大責任。

圖:每根輻條根部最粗壯的部位,都有少量的雕空輕量化設計。

圖:中心圈內留有中心圈的邊緣卡位,中心圈不易掉出。

瀧跟大部分改圈「換鞋」的車主想法一致,首要為齊平好看,次要為配好胎奠下基礎。當然輪圈要一步到位,用什麼數據能夠「齊平」並預留最大的避剎車空間?這絕不是目測或現場計算,而是改裝店陪伴千萬86/BRZ車主前輩們,摸索而得出的最佳輪組前後配數據,固然選中WORK CR2P根本就不是一個偶然。

圖:BRZ後驅車雖然動力平平,但無論視覺還是抓地,適當的前後配才是王道。所以這套CR2P配BRZ的數據是前輪18x8.5J,ET36;後輪18x9.5J,ET38。

圖:WORK輪圈早已配好專用的氣門嘴和BRZ/86對應的中心圈,對應BRZ/86數據56.1轉62mm。

圖:當然輕量化的WORK鋁合金防盜螺絲也是附屬品之一,不過BRZ的螺紋數據應該是M12x1.25。

圖:比較常見的防盜設計,一輪份的五顆螺絲中,有一顆必須使用梅花防盜套筒才能拆卸。

圖:諾速的技術總監立哥哥手提單顆輪圈,即報重量8.5J前輪在8KG左右,而9.5J後輪則約8.5KG。

當然,也會有計劃以外的事情。誰也不曾想到,瀧入手一整套WORK輪圈和運動胎之後,短期內又直接置入「前六後四」全車份的剎車套件。「理由?打折商品!」但先得明白,以BRZ一噸二的體重,前六後四(卡鉗活塞),再搭前φ355mm後φ335mm碟片,是注重街道靈敏性的腳感向合理搭配,唯獨卡鉗體積佔大,輪圈方面它不太好避,ET小一點,或者PDC不夠,那就尷尬了。

圖:如果要把這套巨大的剎車套件塞入輪圈內,分分鐘看的是緣分。

圖:不等大的六活塞卡鉗也相當占空間。為啥不等大?小活塞易推,大活塞有力,這種設計講的是均衡與腳感懂嘛!

圖:瀧秉著一步到位改裝思路,上套件的同時必然也會把鋼喉也換掉,其實就算不換套件,換剎車鋼喉的玩法也大有人在。

圖:這套輪胎牌子不明,據立哥哥說是大名鼎鼎的改裝廠Carlsson卡爾森的某款原配輪胎。

圖:把存了數禮拜的改件都搬出來,跟「三葉號BRZ」整張全家福,然後靜靜期待裝車效果,這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圖:裝圈雖然是半機械作業,但是很多人會介意輪圈可能被刮花。

圖:於是機器上的夾緊橡膠腳套顯得格外重要。

圖:裝胎前先把氣嘴裝好,扁頭內六角的氣嘴不佔空間,更適合低扁平比的輪胎款式。

圖:好吧!終於解釋了為啥要在圈邊上留個小缺口,就是要達成這不經意的日式強迫症。

圖:所謂的日式強迫症,必須是兩層概念,一是好使好用維護便利,二才是美觀。

圖:中心圈直接手動卡上去,並不容易脫落。

圖:瀧的「三葉號BRZ」早已退下室內鞋和小短襪,等待改件上腿。

圖:不急不急,穿好的絲襪,總歸要先把指甲修一修吧?否則蹭破襪子就尷尬了。

圖:其實修指甲就是這個軸頭拋光清理的步驟,態度不嚴肅的話後患無窮。

對此危機,立哥哥依舊一臉波瀾不驚。直到整套剎車完全裝好排空,再把WORK CR2P前後配圈往BRZ腳上一套,才會有此驚呼!「是誰給了你這僅余不足3mm縫隙的自信?」跨半球產地的倆改裝品牌也可以做到無瑕搭配,但顯然主要歸功CR2P的「避讓」才成全了此番天作之合。

圖:先別急把螺絲完全擰緊,要轉動車輪,試一試是否刮蹭,先測試輪圈數據的吻合度。

圖:碟片已經做到了儘可能的被放大,畢竟碟片大制動力臂長,是好事兒,所以卡鉗的位置適得其中,往裡往外都不算完美。

圖:所以各位86/BRZ車主也可以默記這組前後配碟片的直徑數據,前355mm後335mm。

圖:不要說什麼名牌螺絲就可以用風炮打的屁話,人家照樣是用手逐個對線擰緊的。

圖:畢竟是鋁合金螺絲,滑絲的風險會有,且絕大部分出現在緊固過程。用風炮不但會增加這個風險,而且把螺絲弄花車主如何交代?

圖:改裝完畢的試車總是特別愉快,但要注意剎車和輪胎都還是新的,沒開剎車皮又沒開胎的感覺,頭那麼幾下溜冰感還真挺過癮。

圖:整體上身效果如圖,雖然後輪理應是比前輪略突出些,但實際效果卻是前後輪恰好齊平。

圖:瀧的說法是,再用避震降低到「一指」高度也就完美了,對避震的要求合理且不極端。

圖:何況原廠出於底盤設定問題,還會存在前後高低差不一樣的情況。(原廠是前低後高重心前移)

圖:如果用避震Low低不是應該會直蹭葉子板嗎?當然不會,86/BRZ的懸掛,越是往上走,車輪就越會往裡面收,而且由於上搖臂比較短的緣故,車輪上行的同時還會自動增加負傾角,避開葉子板。

圖:這套CR2P的容納極限,就在跟卡鉗那不足3mm的距離上展現。其實這並不驚險,因為這套數據是先輩早就嘗遍所得。

圖:後輪雖然卡鉗略小,但是後碟片對比前輪也適當縮小了20mm,所以依舊是達成了緊貼效果,無驚也無險。

對這次改裝無論作業還是改件效果,瀧都面帶滿溢的幸福。

筆:「下一步又輪到哪個部分要一步到位?哥們你車身貌似有點高啵,避震考慮日本、台灣還是歐洲的牌子?」

瀧:「順德路況太遭,先不予考慮!」

筆:「避震硬一點更不容易托底難道您不知?」

瀧:「軟避震充分吸震才能保護好這套新輪圈。」

筆:「……痴線!」

筆(暗忖):他怎麼不去改Rally Sty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異常兇猛 Rezvani Beast Alpha X Blackbird
史上最失敗GTR?NISMO 400R教你做人!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