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阿培

終於,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結束了,我硬是等到免費版完結出來後才一夜看完(就是這麼吝嗇),意料之內的是,蕭平旌最後旗開得勝,打了個勝戰,粉碎了蕭元啟的帝王夢。意料之外的是,蕭平旌沒有就此過上帝王信任有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生活,而是選擇了肆意山水,婦唱夫隨的生活。

不為名為利所縛,鮮衣怒馬少年郎,蕭平旌,最終活成了我們最想要的樣子。我們無法做到了,他做到了。整部戲基調大體壓抑,兄故父亡,軍職被革,大寫加粗的起落落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若是平常人,若是我們,恐怕早就執念滿懷,憤恨不已,怨怒老天爺怎麼還未六月飛雪,昭我冤屈。

若放到現在,蕭平旌就是妥妥的生在羅馬的孩子,父兄顯赫,師從高人,後台厚到簡直就是令人嫉妒得質壁分離,再之,本人雖瀟洒不羈,卻也是有真材實料的。所以蕭元啟在身邊小夥伴萬丈光芒閃耀之下發生了偏離正軌的選擇,符合常理。實在了太耀眼了,若是一直活在陰暗之下的人還可無動於衷。可惜,蕭元啟他有個本可一步登天的爹,犯了無法辨疑的罪。他有建功立業的心,卻每一步都將充滿猜疑,走得比常人要難。可謂,可恨之人也必有其可憐之處。他和蕭平章有相同的出處,卻沒有蕭平章的運氣,擁有所謂正能量的生長環境。陰暗的角落,正因為有了陽光的對比,反而更難以忍受。

蕭平旌不在意規則,不想理尊卑。看到太子不會立刻行禮反而直呼名諱;進皇宮時找不到路,就上屋頂查看;對太子雖是一番好意卻少了敬重,不想防範皇后的猜度,對待太子就像鄰家的小弟,吃食也隨意就給太子;看到喜歡的姑娘林奚,想盡各種方法刷存在感,有空就「調戲」一番,絕對是他哥蕭平章看到就想讓其立正站好,好好說話的多動兒。

當然,雖然各種行為不合禮教,骨子裡仍然是根正苗紅,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大好男兒。

人是鐵,飯是鋼。甘州血戰因軍資未達造成戰況異常險惡,當懷疑運送軍資的船有問題時,自告奮勇,直捅虎穴;得知大嫂被設計不孕時,他憤怒傷心之餘也會顧全大局,首先為嫂尋葯。生活小打小鬧,有起有伏,可父兄仍護著他,引著他。還是琅琊山上那個對著哥哥撒嬌的恣意青年。

誰知,命運啊,想要一個人成長的時候忒地無情了。

人世間啊,不怕賊來偷,就怕賊惦記。濮陽纓的執念讓他設計了生或死的局,如大樹一樣會周全世俗會遮風擋雨的大哥為了他為了父親選擇染血疆場。長林男兒,再苦再痛,守護家國都已經是浸入骨血的責任。性本愛丘山又如何,北境,才是那一條必須走的「正軌」。

或許家學淵源,也或許是虛心請教,蕭平旌都擔起了他的責任和使命。如此,若是有個清明的的朝廷,新任將軍或許會就這樣駐守北疆,浴血疆城,再之後襲爵,成為新任世子,新任長林王。

可是,怪還沒打完不是么?如果說濮陽纓是編劇為蕭平章設的對手,那蕭元啟才是蕭平旌真正的專屬的對手。

敵國大渝邊境換將意欲來犯,而大梁皇帝病逝國防新將未有軍功使得大梁在他們眼裡仿若魚肉。聞名天下的琅琊閣主的弟子,沒有點本事怎好出來混?知人心,懂戰略,還有日蝕天機相助。「國喪期間不得主動出戰」這條律令在天下萬民之中進不了軍人的眼,與「二十年邊境可安」相比,孰重孰輕,根本毋須思考。可惜,進了有心人的眼。

長林之罪,罪在將來。站在金陵的天人們,為了制衡,利用這個機會,終於在朝堂上除掉了這個功高震主的長林一脈。

蕭元啟利用此戰將蕭平旌「趕」出了軍隊,長林老王爺朝堂辯論之時病重,不日吐血身亡,一時間,天人永革,黃泉路遠。蕭平旌軍中職務被免,而長林軍制解除。

一時間,天地蒼茫,父兄皆離去,拚命保家國無功卻要受罰,怨否?恨否?身為局外人我明白這處罰必定是要做的,否則,後人一再模仿,君權何在?君威何在?身為局中人的蕭平旌,他忍下了,吞下了這個結果,這種家族教養這種長林風骨我除了點贊也不知該說什麼樣的讚譽。蕭平旌這種忍忍,這種顧全大局,與最初那個嘻嘻哈哈,視禮教為無物的飛揚少年已然截然不同。

這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有一些是可以挽回的,但另一些,無論你想多少遍如果,都還只能接受。

慶幸,一個人若沒有執念,就不會陷入深淵。蕭平旌回到琅琊山,扶持長嫂幼侄,養心養情。

而終於,為他設定的對手,不,只能說是為了襯托他而設置的對立面。蕭元啟,終於開始謀權謀名,開始了他的執念。

蕭元啟。幼小失孤,寡母養育而成。心有大志,礙於身份,只能碌碌無為。天家血脈,希翼建功立業,卻因父親有過,只可寄情山水,大好年華只能碌碌無為。初見這少年時,也是一身正氣,為助蕭平旌,抓捕甘州血戰一戰時軍資運船的兇犯,第一次殺人後難以自持,心神難定,手抖了一天又一天。

然而,相依為命的母親犯罪而故,卻無法為其摔盆帶孝,更何況,殺母之人,卻是他的舅舅,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的可笑。天地蒼茫,哪裡才是歸處?哪裡才有容身之處?

人心啊,只要種下惡念,就會忘記了初心。

利益,永遠能讓人忘記自己是在懸崖邊上走。

10座城,他用三座城獲取了功名顯赫,很容易就做的交易,不是么?怕其選擇這條路,結果他還是選擇這條路,編劇的筆比常人要狠。

開始是錯,過程是錯,他已回不了頭,命運的滾輪推著他動,他若要保持如今的生活,只能往前,退後一步是死路,往前一步還有生機。他反了,他只能反。

有時候,命運不僅僅靠天時地利人和,還要看你是否是主角,沒有主角光環的配角哪有機會笑到最後。

而九安山,果然是大凶之地,琅琊榜第一部反了一個譽王,第二部風起長林又反了一個萊陽王。

當父兄一生戎馬都要保護的大梁,陷入改朝換代的時候,蕭平旌又怎能置身事外,眼睜睜看著家國落入一個靠通敵賣國換取功名的人手中。深深融入骨髓的長林的風骨不允,長林的信念不允,僅憑男兒的熱血也不可能袖手旁觀。

召集舊部,回京勤王,理所當然,蕭元啟不堪一擊,大敗叛軍。

出人意外,蕭平旌最後沒有選擇出世立於廟堂之高,還是回歸本心,寧願處於江湖之遠,攜手眷侶,縱馬歸去。

人的成長,歷經巨變,而後負重前行,洗凈鉛華。或者,每一次選擇都很容易把我們推離了初心。

蕭平旌,歷經了生死離別,權利紛爭。既擔了將門之後的職責,也盡了自己的本性。

蕭元啟,帝室血裔又如何,時也命也。

有些人,經歷風霜,成了世人吟詠的高潔梅花。有些人,經歷雨雪,卻註定是找不到歸處找不著迴路的飄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百路 的精彩文章:

戲精那麼多,陳老師只有一個

TAG:八百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