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應不同場景,拍好舞台表演

因應不同場景,拍好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的形式比較多樣,各種表演的動作幅度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話劇、朗誦、音樂和器樂等表演幾乎沒有什麼大動作,可以使用相對較低的快門速度。而有些表演如舞蹈、戲劇中的武打場景等動作迅速,幾乎和體育攝影沒有多少差別。

器材選擇來說,最好使用高感能力強、連拍速度快的相機。在拍攝某些弱光環節時,高ISO能確保有足夠的快門速度。鏡頭的選擇上,最好以大光圈變焦鏡頭為首選,諸如16-35mm F2.8﹑24-70mm F2.8﹑70-200mm F2.8等。大光圈鏡頭配合高ISO的機身,可以讓你在極為昏暗的環境中得以有高速的快門組合,拍攝跳躍等需要瞬間凝固的畫面。

到劇場或廣場拍舞台照,首先要選好拍攝位置和視角。大部分情況,偏後一點的位置拍出來的效果好,且不會妨礙觀眾。視角的高低也很重要,視角太高,拍出來的人物會變形;視角低了看不見人物的腳,一般以能看到舞台的檯面為好(特寫除外)。

精準的測光和曝光能準確還原舞台原有氣氛。 郭兆文 攝

很多人喜歡找劇場正中的位置來拍攝,以為這樣可以拍到人物的正面和完整的舞台場面。但舞檯燈光的布局,通常是正面光較強,這種正面光會使人物的空間感和層次感被淡化,光影效果也平淡。而選擇偏一點的角度來拍攝,人物有正面光、側面光和逆光的組合,再加上各種不同色彩光源,畫面的層次感和光影效果自然都會體現出來。

舞檯燈光豐富多變,強度和色溫的變換相當大,這些不同顏色、不同強度的光線也是舞台藝術表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在拍攝時能準確反映原有的色彩關係比較好,所以除了少數需將人物皮膚作良好色彩還原的場景,可採用手動白平衡模式,其他情況使用自動白平衡即可。這樣可留有適當的現場氣氛,且不耽誤進程,即使有少量的偏色,也可在後期稍作調整。

虛實相結合的拍攝,使畫面顯得更有動感。 郭兆文 攝

舞台表演具有一定的規律,演員的某些動作會與音樂的旋律相配合,因此,注意聆聽各種樂器的節奏,有助於掌握表演的規律和劇情的進展,便於抓取精彩的瞬間。演員在進行舞蹈演出時,往往在台上有反覆的動作表演,這對抓取富有表現力的瞬間又提供了較多的機會。有些舞蹈會有不少跌打翻騰、水袖飛舞的畫面,要拍好這些大幅度動作的關鍵是掌握好瞬間,要在精彩瞬間抓拍。拍攝時要特別注意拍攝角度,這種情況一般以正對演員為宜。

表現表演的動態程度,完全由攝影師個人的拍攝意圖來決定。要展示動態的美感,就要用較慢的快門速度;反之,要定格精準的動作瞬間,就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抓拍舞台表演類似抓拍體育運動,連續對焦拍攝設置不可忽略。實現高速連拍的關鍵是選用高速寫入的內存卡,否則相機空有高速連拍能力,同樣欠缺高速連拍的能力。

由於舞檯燈光在安排和設計上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有專業的燈光師來操作,只有準確曝光才能夠顯示出原有的效果。在拍攝時一般可以採用兩種測光方式,如果舞台亮度相對均勻,可以使用中央重點測光功能。如果是拍攝追光燈等或以暗背景為主的場景時,就需要使用點測光,以避免環境亮度影響。所以在拍攝像獨唱、獨舞等環境大主體小的場景時,就需要採用點測光;而在拍攝大場面眾多演員同時表演時,只要主體集中在相對中心部位或佔了較大比重,就可採用中央重點測光或平均測光模式,這樣反而容易得到準確曝光。

舞台攝影是對拍攝者攝影技能的綜合考驗,針對自己的拍攝目的,採用相應措施,才能拍出更多的優秀照片。

文章選編自《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10期·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拍月全食要抓住關鍵時間點
本報推出圖片專欄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