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頭柿子節作品展

牛頭柿子節作品展

一場秋風追趕著一場秋風,繽紛的色彩肆意地渲染著,山川豐富起來了。「牛頭村的柿子紅了」,不知道是誰托風捎來的消息。

昭化牛頭山下,住著牛頭村,村裡的柿子紅了。

向陽的小山坡上,房前屋後的邊角處,長著大大小小的柿子樹,柿子熟了,田野正在閃光,一幅幅生動的秋塬圖。一樹樹,一枝枝,一串串紅紅的柿子,似一盞盞紅燈籠。黃黃的野菊花,活潑地舞動嬌小的身軀,展示著自己獨特的風韻;茅草還堅持挺著綠色,不願枯黃,任風一遍遍地催促;菜地里,高挑的茄枝上還掛著紫色的茄子,蘿蔔、大白菜、花菜等,正是季節。藍藍的天空,幾朵悠閑的白雲,綠油油的麥地,一棟棟青瓦白牆的樓房掩映在紅紅的柿子樹中,山村顯得那麼的淡定和寧靜。如此一幅詩意的畫卷,讓人心醉神迷,不由得想起「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村莊沉醉在紅紅的柿子中,遠處的轎車來了,鄰近的摩托車來了,走路的來了,太陽也湊熱鬧似的來了,笑談聲和著風在村莊里流轉。陽光照耀著,那些柿子像被打上了油亮的蠟,紅的發光,刺激著眼球和味蕾。最美的顏色,最甜的味道,連同最好的時光,毫不保留地呈現。甜甜的味道,這是秋天的味道,抵達在泥土之上,山村,多了一份濃濃的生機和希望。

柿子,或遠嫁他鄉,或走進農家小院,大部分製作成柿餅,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甜點。柿子樹在村裡靜靜地打坐,歷經風吹雨打,默念時光的經卷,見證著村莊的蛻變。

青瓦白牆,紅門紅木柱,不鏽鋼欄杆,明凈的玻璃窗,大紅燈籠高高掛,乾淨整潔的院子,去年修的一樓一底的三間正房,它們和建卡貧困戶劉國洲一樣精神,站立在牛頭山下。這個小院,是獨具特色的「蜀道民宿」農家樂,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蘭花園,也是夢開始的地方。

幾個半新舊的竹背簍放在偏房,背繩被歲月磨得平滑。兩把錚亮的小鋤頭,光滑的木把,靜靜地立在牆角。草帽、水壺和裝乾糧的袋子掛在牆上,未見半點草屑和泥土。兩個不鏽鋼的大柜子靠著牆,「廚政下鄉」時的寶貝助手,它們都和劉國洲一樣清爽精神,在微光中亮亮的。

二樓天台上,幾百盆蘭花葉在清風中歡快地舞蹈,未見花開,卻似有淡淡香。這是春蘭、秋蘭,那是紫蘭,劉國洲說起這些蘭花,滔滔不絕。只道花香,不說辛勞。風雨雖能打壓生命,卻也歷煉了心性。高高的牛頭山,曾灑下幾多汗水,留下了多少腳印。一盆盆蘭花草,是大山的雅韻,是人間的精靈,釋放著生命的本真,從這裡走向愛花人家。

午後的時光在開心的交談中溜走。在外打工工資低,照顧不了家。利用兒子在成都花卉苗圃基地上班的優勢,專程學習蘭花的識別、種植相關知識。早出晚歸在山上找到了近千多顆蘭花,現在有花卉公司想合作。附近十里八村做廚,每年的大朝年豬節泡湯宴當主廚。去年修的樓房,舊房翻新當偏房;下雨時院壩里沒積水,好曬糧食;熱水器很方便,浴霸暖和;趁現在還不算老,多掙點錢,兒子結婚和我們養老,以後就一心一意帶孫子......

倔強的劉大哥說,貧困戶的名聲不好聽,現在不貧困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你們這是奔小康的節奏啊」「快了,快了。」「是扶貧政策好,真正落到了實處。」笑聲向院外飛去。

「吃吧,吃吧,甜著呢。」熱情的劉大嬸端出兩大盤柿子,滿臉笑容。是的,甜著呢。

「春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正大門上的對聯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不禁讓人思緒萬千……

在牛頭村,抬腳就能觸碰到的距離,低首就能拾起的尺寸,到處都有走向幸福生活的印跡。

村莊還是那個村莊,老屋漸漸淹沒在舊時光中。時光碾過,貧瘠已是昨日之事,草木日漸茂盛。鄉村道,以寬闊胸襟的形式,平仄交錯在院前房後。

處處都有風景,讀山,讀清風,讀農田,也讀一張張淳樸的臉,在幫扶脫貧中滋生出的能量,多少夢想在實現,在繁衍。有種木耳致富後不忘幫扶其他人的,有老單身種菜脫貧修新房已婚的,他們在奔康大道上努力前行。陽光照亮了每一個角落,新農村越來越美麗。條條鄉村柏油路,棟棟新樓房,張張發自內心的笑臉,就是最好的答案,就是最美的風景。

牛頭村,陽光正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昭化文學 的精彩文章:

TAG:昭化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