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茶筆記:拔瑪

品茶筆記:拔瑪

一時手癢,喝起了2016的拔瑪。

感覺上南糯山整體都是比較甘甜透著苦,苦裡帶著甜的茶,轉化得好,南糯山甜若蔗糖,做得新,南糯山苦化不散,好之者趨之若鶩,恨之者痛心疾首。

先前說過,2017收了一部分南糯山石頭新寨的茶,喬木大樹料,春尾,易武做法,慢殺青,多甜香,但苦化不散,且漸漸迷失了版納風格,厚度上略有欠缺,同行的嚮導司機喝完嗤之以鼻。我半賭博的心理收了,是認定這個苦有朝一日能轉化成甜。

更早時候,喝過老吳家的南糯,小樹,卻轉化良好,湯水甜如蔗糖,全無苦韻,唯獨澀度略高,徘徊許久,持續性偏差。

今晚喝的拔瑪幾乎可以算南糯山茶區勢頭最猛的村寨,這幾年漸漸趕超半坡、石頭寨的趨勢日顯。

愛尼人的茶,做得算比較得漢人心,湯水濃郁,厚重,典型的版納風格,但甘甜不輸臨滄茶區的一些茶,甜得薄,甜得清脆,是冰糖葫蘆那種甜,毫無易武蜜韻,看來是沒有台灣人插手亂搞的一款茶。

用了個小蓋碗,投茶量也全憑感覺,結果持續性驚人,9泡以後湯水依舊,尾水甜韻持久,不見苦澀。

南糯山多變,是因為制茶的人多變,倘若遵循茶之自然天道,尊重茶之風土質地,恐怕南糯山不輸給其他任何產區。看好這個日漸衰落、被班章賀開懟得走投無路的茶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我這種情況,能喝咖啡和茶嗎?
有效社交:朋友之間就該人走茶涼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