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厲害了!東莞有座神奇「花園」,變垃圾為電能、天然氣

厲害了!東莞有座神奇「花園」,變垃圾為電能、天然氣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陳琬瑩 攝影/孫俊傑 通訊員/馮玉連 陳智斌)從高空俯瞰麻涌海心沙島,碧水環繞,綠植蔥翠,島的北端坐落著幾棟線條簡練的現代建築和一個庭院,草木花圃、亭台水池點綴其中。

很難想像,在如此優美的花園中,萬噸垃圾正變成清潔電能、天然氣,地溝油正變成可利用的工業油脂。而這神奇的場景,就是麻涌環保熱電廠一站式「變廢為寶」的日常工作。

近日,隨著麻涌環保熱電廠三期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投入運行,東莞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空白終於被填補。至此,麻涌環保熱電廠一、二、三期項目全部投產運行,其中,一、二期負責處理水鄉五鎮(麻涌、洪梅、道滘、中堂、望牛墩)及長安、虎門、沙田鎮虎門港「八鎮一港」的生活垃圾;而三期餐廚垃圾的分類收運處理正逐步向全市範圍推廣。

三期項目每年可處理餐廚垃圾約10萬噸

走進三期中央監控室,複雜的流程圖、監控燈和數據鋪滿了整面電子牆,而操控台只坐著5名工作人員——這已足夠操控佔地兩個籃球場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了。

「麻涌環保熱電廠餐廚項目是東莞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項目之一,也是國家第四批試點城市項目。餐廚垃圾處理採用厭氧消化技術,產生的沼氣用於提純併入燃氣管網,沼渣焚燒處理。」東莞市東實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

按照規劃,項目可日處理餐廚垃圾300噸,約等於43趟垃圾車的垃圾量;可收運處理地溝油30噸,重量相當於6500桶5升裝花生油。按照年處理量計算,每年處理餐廚垃圾約10萬噸,產生天然氣約570萬立方米;每年處理地溝油約1萬噸,產生工業油脂約6000噸。

餐廚垃圾項目是將餐廚垃圾進行破碎、分選、製漿及油水分離等處理,再通過厭氧發酵過程產生沼氣,經過提純後變成天然氣。發酵過程產生的浮渣進入脫水環節,脫水後的沼渣送入園區的生活垃圾焚燒廠無害化處置,沼液送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用於廠區回用。

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項目剛剛運行,收運餐廚垃圾的難度比較大,只簽訂了100多家餐飲單位協議。目前,每天處理餐廚垃圾只有12噸。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回應:「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正在逐步構建和完善當中,為更好地開展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工作,接下來將呼籲社會各界及市民朋友積极參与餐廚垃圾分類,將餐廚垃圾交予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收運處理。」

一、二期項目年發電量預計達2億度

站在巨大的垃圾倉前,彷彿來到了某個航母級飛行器的發射井。四面水泥牆足有五層樓高,壁上沒有任何裝飾,只有閃動的信號燈。巨大粗糲的鋼爪在半空上下移動,一抓一放,8噸垃圾便被投進焚燒爐,相當於垃圾車一趟的運載量。

沒有臭味,沒有噪音。兩萬噸生活垃圾,龐大的機械焚燒爐,跟記者也僅是一層玻璃之隔。這科幻大片似的畫面來自麻涌環保熱電廠一、二期焚燒發電項目。據介紹,該項目佔地84畝,規劃日處理生活垃圾1500噸,是利用垃圾焚燒產生的餘熱發電為輔的環保項目。

「麻涌環保熱電廠配有3台500噸/天機械爐排焚燒爐和2台18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來自『八鎮一港』的生活垃圾,經過『三爐兩機』的技術處理,最終將形成電能併入南方電網,實現變廢為寶的資源化利用。」據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目前的發電量,每年的發電量預計可達到2億度,每年節約標煤8萬多噸,可滿足30萬城鎮居民一年的用電需求。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東莞目前的生活垃圾主要通過填埋和焚燒兩種方式處理,而垃圾焚燒發電,是一種「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垃圾處理方式,也是東莞垃圾處理的大勢所趨。

「花園式」項目排放指標優於歐盟標準

踏進麻涌環保熱電廠,迎來的不是機器轟鳴聲,也不是濃煙滾滾的煙囪,而是一個畫風截然不同的綠草如茵、小橋流水的庭院。

據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是一個有顏又有才的「花園式」垃圾處理廠,對周邊市民、中小學生和其他省市開放參觀,正努力成為集垃圾處理、教育、旅遊為一體的環保示範項目。

之所以說「有顏又有才」,不僅是因為美麗現代的環境,更是因為達到「無臭無污染」標準的垃圾處理技術。

在焚燒後的排放物控制方面,項目採用了多種技術手段的組合應用,使得項目的尾氣排放指標優於歐盟標準,廢水則達到「零排放」的效果。同時,垃圾卸料大廳總入口設置了空氣幕,垃圾儲坑密閉環節採用了負壓技術、定期更換活性炭廢氣凈化器等一系列措施,整個處理過程中,垃圾氣味都不會散發在空氣中。

另外,垃圾處理車間的開放和透明也讓記者大開眼界。每個車間都建有參觀通道,從垃圾車運進垃圾到入爐焚燒,所有環節都可以通過玻璃牆直接觀看。巨大的焚燒設備和處理設備就在玻璃外,而通道內的工作人員並不需要穿戴隔離服,甚至口罩也不需要,每個人輕輕走路、低聲交談,彷彿是在一間高科技實驗室,而不是處理垃圾的地方。

環保互動裝置大人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在這個有顏有才的「花園」里,除了垃圾處理車間,還有東實循環經濟環境教育基地(以下簡稱「環教基地」)。據介紹,環教基地是東莞市首個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環境教育展館,也是東莞環境教育「1+N」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走到互動牆前,用力轉動手柄,燈光如流水般在牆上留下一條長長的印記,而在燈光兩邊,可愛的環保小圖標一個個亮起來,生動地展示了循環經濟其中一環,令人印象深刻。

據介紹,環教基地以「循環經濟」為主題核心,遵循資源使用的「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3R原則,分為「印象課」「倡導課」「實踐課」三大區域,展示內容包括全球環境、中國現狀、環保達人、垃圾分類、汽車拆解、固廢處理、餐廚處理、垃圾焚燒發電八大板塊。

自2017年6月5日開放至今,環教基地已接待超過5600人次,包括各級政府部門、各行業公司、各類型社會團體、各年齡段學生群體,並與莞城實驗小學、莞城中心小學分校、莞城中心小學、莞城阮涌小學、中堂鎮中心小學、洪梅鎮中心小學6所學校簽訂共建合作,開展環境教育科普活動。

「要真正把綠色環境帶給一座城市,不僅要靠環保設施的建設,更要通過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從根本上減少垃圾產生和廢棄物排放。」項目負責人說道,這裡充滿趣味、科技感十足的互動裝置,令大人小孩都興緻勃勃,玩得不亦樂乎,這樣更能激發大家主動學習思考的熱情,更快地重構「綠色生活」概念,將這些思考轉變成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南方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