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丁·伍爾夫文章:印度仍難望中國項背

馬丁·伍爾夫文章:印度仍難望中國項背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2月8日刊登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伍爾夫的文章《中國,印度仍難望其項背》稱,歐美國家熱切盼望著印度成為以民主、重視市場方式實現發展的成功案例。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2014年5月上台的莫迪政府有沒有給印度的經濟發展帶來決定性的差異。目前還看不到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文章稱,印度經濟政策發生決定性變化,是從1991年的外匯危機開始的。由於採取了類似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措施,印度1992年至2017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了年均5%左右的增長率。截至2017年,印度人均GDP增長率的5年平均值降到了5.8%。

重要的是,今後印度的經濟增長率會如何變化。投資相對於GDP的比例很關鍵。2011年高峰時,投資相對GDP的佔比為40%,而到2017年則明顯降低到了30%。如果該數據保持現有水平,則GDP年增長率不會超過8%。

文章稱,印度財政部1月29日公布的經濟白皮書分析,在資產負債表如此不良的情況下,要恢復投資水平是很難的。因此要改善資產負債表,同時要把稅制和規則建設得更加透明、穩定,降低開展商務活動的成本。

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廢除了大額鈔票,但上述穩定體制是否建立還是未知數。去年開始引進的商品服務稅是有益的改革,但實施之初水土不服,對經濟造成了進一步的打擊。

莫迪總理1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講話,表示將實施必要的結構性改革。

文章稱,如果有良好的世界經濟支撐,印度經濟年增長率很可能穩定在7%至8%左右。因此,印度今年應該會從中國手中奪回「全球經濟增速最快大國」的頭銜。

文章認為,長期來說,重要的是消除妨礙投資增長的因素,提高儲蓄率。經濟白皮書指出,印度在世界銀行的2018年營商環境排行榜中上調30位,首次躋身100強。這正是改革的成果。即便如此,印度在排行榜上還落後中國22名,在「履行合同」的有效性方面僅排在第164位。這歸咎於複雜而無效的法律制度。印度能夠也應該進一步加以改善。

文章稱,白皮書還提出了過去不曾有過的壁壘。最近對全球化的抵制也許會造成出口增長減速。商業發展相對經濟發展存在略早到達高峰的傾向。還有人才培養的問題。氣候變化也使農業生產率降低。

最重要的是教育問題。印度仍然不能向眾多孩子提供適當的教育,這將影響幾十年後的勞動人口質量。

文章稱,生男孩是印度的風俗和特點,這令人震驚。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據推測,印度「被死亡的女性」現在已達6300萬人,不被希望生下來的女孩已達2100萬人。

更殘酷的是,即使經濟變得富裕,這種偏見依然沒有消除。印度女性的地位在所有領域都有所上升,但是盼望生男孩的愚蠢風俗仍根深蒂固。這種風俗已經給印度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必須改變。經濟發展很重要,但在很多情況下,僅有經濟發展是不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賓士刪涉達賴廣告並道歉 德媒:中國網民不買賬
用火山灰瀝青作畫 印尼藝術家以色彩拼貼繪日常與大自然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