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南北伐定式,初六:訟之履

西南北伐定式,初六:訟之履

國學時事,易理人文,情感真性,盡在以史解周易!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爻動變卦為天澤履,卦辭為:「履虎尾,不咥人。亨」。其含義為,柴達木盆地為華夏天足,穿著鞋子即通過天水盆地走路踩踏東下就是履、踩踏著西方白虎的尾巴河西走廊,巴蜀不命就能吞併河洛中國,從而長高通事。可參看華夏四隅與柴達木盆地懸囿天足之履形勢圖。

柴達木盆懸足踩踏東方形勢圖

注意甘肅的狹長河西走廊

虎尾之地在足心控扼之下

本爻形勢為江漢谷地為風火家人之地,利於象女子一樣長期安守家中有得的局面中出現華夏言公爭執就是訟,西方有子在壓制中變心出穴,河洛中國有得,東北最終有失,利於掌控大別山,不利於跨越域兼并,初六爻動演變為柴達木盆地為華夏天足,穿著鞋子走路踩踏東下就是履、踩踏著西方白虎的尾巴河西走廊,巴蜀不命就能吞併河洛中國,從而長高通事,引領華夏之象。

「初六」:陰象地位用剛,陰剛以坤德被動力通,力通育勇。

由此可知從華夏陰陽二系來看,這是西南系被壓抑到一定時間後的爆發,一方壓抑說明另一方擅作威福已久。地理雖然對北方有利,但心智人和方面南方是有優勢的。

「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巴蜀不命永居角落的事情,小者立言,最後東北有得之象。

「永」:泳而無水之象。為人游泳體在水中,只有頭露上面之象。水為華夏北方之位。於字義是一直而不間斷。此指人皇本是北方伏羲類分支以「亢龍有悔」之勢從黃河上游順嘉陵江入川的北方類與西南女媧母繫結合生髮的新人文族群。他們溯岷江經諾爾蓋草地進入黃河上游,再順黃渭東下之象。

「所」:戶斤拼字,會意關門閉戶負隅頑抗之象。『斤』,斧形兵器,父系權利的象徵,崇尚武力的專制強權標誌。西方叫「法西斯」。

「小」:大別山把華夏分為左右兩邊,得兩邊者為大,在一邊之內則為小。

「有言」:有立言踐行之象。

「終吉」:最後東北方有得之象。「有」:通右,指西方。

此言伏羲氏父系人文,完全佔據華夏三隅之後,還有西南巴蜀因為閉塞,而保留著母系傳統。而伏羲氏人文到達黃河上游小字灣處時,發現高處不勝寒。因此又爭稱恐後的以《乾》:「上六,亢龍有悔」之勢。放棄溯流,而爭先恐後回頭向下爭富庶之地,其中一支太暤氏以盤王劈地之勢翻過麥積山通過嘉陵江上游西漢水谷地入川。也即以《旅》:「初六,將旅瑣瑣,斯其所取災」之勢順嘉陵江的南下,而受到北方同類的壓制。由此伏羲女媧由此同房交尾,可參看《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至此華夏南北陰陽分化後又混同的人皇文明就開始在巴蜀盆地由女媧懷上了。而純母系則保留在更西南的深山中。至今川雲交界的瀘沽湖仍然保有母系傳統從來就沒有消失過。生成混成人文由於長期受北方單一父系人文的壓制,並未能原路返回,而是西上取高,溯岷江經諾爾蓋草地進入黃河上游,再順黃東下以行踩踏,由於久在南方已經沾染上了南方否塞善防的習慣,而放棄北方開闊善走特徵。所以他們北上以後總是要找一些方便防守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據點,由此開始在北方擴張,因為這一特徵,他們在西北也就不能深入開闊的蒙古高原,只在黃土高原地區,相當於是在五行北方水地冒頭遊走,身體大部在南方巴蜀故曰「不永所事」。

另外,人皇勢力是從諾爾蓋草地順黃而下,並未跨越到大別山區劃東北區域內,故為小。而人皇成事,在人文上提出「天(西北)為父,地(西南)為母,我為中(伊洛盆地)」,也就後來天地會以天父地母表達要恢復中華的由來。人皇的影響是隨著華夏同尊,和中共濟觀念的被越來越多的接受而逐步成型的,而東北是最後接受這個觀念的,故曰「小有言,終吉」.可參看相關地理形勢圖: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 『不永所事』是因為爭訟不應該助長。從地理上來說,則是提出天父地母,執中共和的人皇就靠這一理論從巴蜀不地向黃河下游擴張。由此實現了南北的和解,消除了爭訟,這在華夏歷史上是第一次大規模的人文和解,由於人皇的主張是以家庭關係作喻,由此揭開了華夏家國天下的.因為言公息訟和解得到了天下的認同,人皇的尊號也流傳開來.可參看相關地理形勢圖.

"訟不可長也"地理形勢圖

從文字上看,訟不可長是提倡言公息訟不要爭執,從地理上來看則是主張尊北支為天父,南支為地母人皇勢力的擴張路線,這就是中國產生的前湊.同時也說明我們現代俗稱黃河和母親河是不符合我們遠古傳統的,遠古華夏體系中母親河應該長江,而黃河是父親河.

雖小有言,其辯明也」:雖然是西南小者立言踐行,但是通過其地黃土高原二辛之間勢力發展前途已經很明確了。

「其」: 金文作『』秦嶺如供桌拱奉黃土高原之象。辯,辛言辛合字,辛為立十合字,十在古代為甲字,代表太陽當頂。故辯字會意華夏兩勢力間出現了主次分化,新勢力興起舊勢力的影響開始旁落,就象日月一樣有了主次。「明」:日月合字,太陽副手就是月亮。會意兩股勢力的陰陽主次已經分清。可看相關地理形勢圖.

"雖小有言,其辯明也"形勢圖

從圓天黃土高原其字地形被黃河分成

晉陝二辛之地,大家可否看見太極圖陰陽魚的影子

西南巴蜀一旦北據天水盆地,利用山河形勢

順流河渭,下大別,抵泰山,觸幽燕形勢那就很有利了.

故言人皇雖是小者立言,但是當他順黃河上游出現在西北後,由於其理論的先進性,行進路線履踏勢,決定了他日益強大,逐漸成為華夏主導勢力,他倡導和中共濟思想開始逐漸替代原有的純父系強權爭戰。強調了一種必然性,故曰「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人皇以和爭訟的路線,後來成為西南北伐的定勢,在三國時諸葛武侯六出祁山,仍然堅持其借西履踩的主要原則。尤其是街亭之爭更是集中體現了這一路線精髓,而東方"作事謀始"對策的可行性,均可可參看相關形勢圖.

西北街亭成為制度雙方成敗的關鍵即是因為魏若失此,蜀則可順渭而下,魏若據此,蜀不敢順渭入陳倉。因南方山高路遠,沒有天水盆地的支撐,不能於此與北方久爭,故武侯失街亭即刻退兵。而武侯念念不忘的出祁山,即是西南爭訟華夏的訟之履順渭定勢。而人皇路線的區別是遠繞川西諾爾蓋草地,而川也就成為人皇故地,其餘序由後世諸羌所承。

狂人歌訟之履曰:

訟為言公爭持起,息訟還須看實力.

初六陰地需用剛,育勇立威兩相宜.

不永所事西南起,北出東下有定式.

小者立言先踐行,訟不可長而長矣.

其字桌供黃土原,黃河中分二辛立.

尚字中正分左右,虎勢西高履尾及.

其辯明也主次分,作事謀始可相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史解周易 的精彩文章:

TAG:以史解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