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州川劇歷久彌新

巴州川劇歷久彌新

川劇《變臉》

川劇《悠悠萬民心》

周末劇場

川北區戲曲改進工作者座談會合影

1980年演出的大型川劇《四下河南》

本報記者 王佳彬

在巴城,人們打的、約人,都喜歡說「到川劇團」,並不是真的去看戲,而是到川劇團附近下車、見面。其實早在2014年,巴州區川劇團已更名為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然而,對於巴城市民來說,川劇團這個名字更熟悉、更親切。顯然,川劇團已成為巴城的一個地理坐標,巴州川劇在人們的記憶里留下了深刻印記。川劇包括崑曲、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五大聲腔,素有「四大流派」之說,分別是資陽河派、川北河派、下川東派、川西派。川北河派,又稱巴渠河一派,以演唱彈戲見長,覆蓋南充、廣安、達州、巴中、遂寧、廣元和綿陽部分區縣。

20世紀30年代,巴中的川劇藝術蓬勃興起,經歷了近80年的起起落落,成就了今天名聲在外的川劇「戲窩子」,從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發展歷程中可見一斑。1月24日,記者到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探尋這裡的川劇藝術。

A 79年風雨霜 從「暢敘科社」到「戲窩子」

1939年,民國巴中第一個民間川劇社——「暢敘科社」在巴州藥王廟成立,由社會各界集資租房、請老師、招學生,學生不改姓只改名,在名字中加一個「敘」字。然而,當時川劇藝人的生活極其艱難,許多川劇藝人不得不離鄉背井演出,或改行易業。1949年冬,巴州城內的川劇活動基本絕跡。

1950年5月,以「暢敘科社」為主體,巴州的川劇藝人和玩友組織成立了區別於舊戲班的巴中縣戲曲改進會。

1950年後,劇團幾經易名——巴中縣人民劇院、巴中縣川劇團、巴中縣革命委員會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巴中縣農村川劇團、巴中市(縣級)川劇團,直到2014年更名為巴中市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據老演員鍾仕才介紹,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巴中縣區鄉業餘川劇團、皮影、木偶川劇、川劇座唱組織迅速發展,在城鄉形成了以專業川劇團為主幹,以業餘川劇團和川劇座唱組織為枝蔓的川劇活動網路。

「1954年前,演出人員和地點都不固定,可以隨意流動、四處演出;沒有專門的劇場,在縣城城隍廟演出,基本上演傳統老戲和像電視劇一樣的連台本戲,連著演出二三十個晚上。1954年城隍廟被改建成劇場,實際上是一個禮堂。後來經過幾次建設、拆建,2006年11月才建成現在的巴州劇院。」巴州區川劇團原團長楊誌慶說,1954年後,以老戲為主,開始新編古裝戲;那時觀眾很多,喜歡看熱鬧戲;1951年-1962年,每天演出兩場,分日場和夜場,除非狂風暴雨,演出不能間斷;現在根據觀眾需要,只要內容健康,宣傳黨的政策、好人好事、反腐倡廉等內容的和優秀傳統戲都可以演。

歷年來,在市、區黨委、政府和宣傳文化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巴州川劇產生了一批又一批精品佳作,深受群眾喜愛。

巴中縣川劇團歷年挖掘整理改編的本土故事劇《牡丹燈》《張飛過巴州》《斬巴蛇》《四下河南》,自創自演的新編歷史川劇《太子貶巴州》《邊關恩仇》《赤身知府》《許都行》和紅軍題材的革命現代川劇《巴河渡口》《巴山作證》《山妹子》等,在全川都很有名氣。因劇團多、劇目多、好演員多、觀眾多,巴州也被稱為川劇「戲窩子」。

近年來,巴州區川劇團創作的川劇高腔《悠悠萬民心》,講述了清代清官渝秉淵的事迹,宣傳反腐倡廉、勤政愛民和執法無私。該劇從2014年至今在全市城鄉演出近百場,榮獲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文藝作品獎。荒誕川劇小戲《新官上任》,講述了新官上任後興利除弊、裁剪冗員、勤政為民的故事,榮獲2014年首屆民間藝術節金獎、2015年文化部舉辦的大年小戲鬧新春全國十佳小品排名首位。

B 送文化下鄉 周末劇場成文化名片

《十八羅漢請觀音》《縣官下鄉》《正氣歌》……一個個精彩的川劇表演贏得了全場觀眾歡呼鼓掌。

2017年6月18日,由巴州區文廣新局主辦、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承辦的「巴州區宣傳學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加快脫貧攻堅步伐」送文化下鄉專題文藝演出在羊鳳鄉首市村小學操場拉開帷幕,為當地幹部群眾脫貧致富加油鼓勁,受到熱烈歡迎。

從2012年開始,巴州區川劇團不定期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為基層群眾送去精神食糧,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由政府補貼一部分資金,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從2015年開始開設「文化惠民『周末劇場』」,每周至少兩場,免費為市民演出,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鼓勵劇團多創作、多演出。

「『周末劇場』主要演出弘揚正能量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健康有趣的節目,以川劇為主,還有小品、歌舞、曲藝等。」楊誌慶介紹,現在人們的娛樂方式很多,有電視、電腦、手機等,希望通過「周末劇場」吸引更多人來劇院看戲;巴中人有看戲的傳統,前幾年中老年觀眾居多,近幾年青年和少年兒童有所增加,演出川劇時劇院800多個座位常常滿座。

如今,「文化惠民『周末劇場』」已成為巴州區的一張文化名片。2017年,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完成送文化下基層、「周末劇場」及其他各類演出63場。

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是全市唯一的國有川劇劇種保護傳承機構,1991年由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1994年經巴中地區文體局審定、省文化廳核准為「二級甲等劇團;2015年6月,被省藝術研究院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普及基地」。

近年來,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積極開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堅持以社會廣泛關注的廉政文化、紅軍文化題材為主,創作、演展,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通過開展送文化下基層,走鄉鎮、進校園、到社區,傳承展演川劇藝術。

應澳大利亞全澳華人總商會邀請,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邀請省川劇院部分演員,組成「中國四川巴中川劇走進澳大利亞」演出團隊,於2016年2月赴澳大利亞參加全澳華人總商會組織的「2016慶祝中國新年」迎新春系列演出活動,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藝術的特殊魅力,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眾好評如潮。

2016年8月,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選送的4個節目分別榮獲省第三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二獎、三等獎和觀眾最喜愛的劇目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承獎,多名演員被觀眾現場票選為「觀眾最喜愛的演員」。

巴州川劇人的積極活動,傳承了川劇藝術,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對保護、傳承和繁榮川劇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C 保護與傳承 31名職工全部參演

川劇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全市有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恩陽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巴州區川劇藝術研究會、巴中市川劇協會、平昌縣響灘鎮業餘川劇團5個能夠演出川劇的團體,他們積極創作、演出,對保護和傳承川劇藝術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由巴州區川劇團陸續退休的30幾位老演員組成的業餘川劇組織——巴州區川劇藝術研究會成立,主要負責研究、傳承川劇,示範演出,輔導青年演員,協助巴州區川劇團演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

從2015年開始,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與巴州區第四小學合作「團校共建」,不定期派專家為師生講解川劇知識、排練川劇節目。如今,巴州區第四小學已成為四川省藝術研究院的少兒川劇傳習基地;由該校學生演出的川劇《江姐》(片段)榮獲2017年四川省首屆少兒戲曲比賽一等獎。

退休老藝術家楊誌慶15歲初中畢業後進入劇團,2000年退休後擔任巴州區川劇藝術研究會主任,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會員、巴中市戲劇曲藝家協會顧問、國家二級演員。從藝65年,楊誌慶年輕時演武生,總共能演400多個戲,如今80歲高齡還能登台演老生,甚至做一個轉體360°飛跪。他向記者講述,目前巴州川劇依然比較活躍,在全省市、縣中相當突出,獲得國家、省、市多項獎勵。

但是,多年沒有招生、行當不齊,是目前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面臨的兩大難題。

「解放前,以暢敘科社為主成立劇團;解放後,辦演員訓練班(藝校),以團帶班,劇團兵強馬壯,最多時有200多人,且行當齊全。」楊誌慶師從譙懷朴、虎敘龍、何銘輝,自己教過的人很多,但正式的徒弟只有4個;其他退休老演員身體尚健,也願意傳授,但繼承者太少了。

「劇團成立至今共招收了7批學生,但近20年沒有招生了。」楊誌慶擔憂地說,「目前劇團里只有一個18歲的,有3個40歲的,其餘人都是52歲以上。」

楊誌慶介紹,入團考試要求「聲、色、藝」,就是看學生的嗓子、扮相、靈敏度適合不適合唱戲;川劇講究青衣、花旦等行當,排一個戲要行當齊整。「以前劇團有8個武生,現在一個都沒有,也沒有老旦、武旦等行當,排戲很困難;沒有編劇和管弦樂,只有一個鼓師,小戲還可以放錄音,大戲就不行了。」

學習川劇要一個人專攻一個行當,要練下腰、踢腿、跑圓場等基本功,還要練唱腔,至少要練習3年才能正式登台演出。「想學戲的人多,但只是愛好,專業學戲的人很少。有一批學生,40幾個人,培訓合格的不到一半。」楊誌慶說。

「活到老、學到老、練到老、演到老;藝無止境,山外有山;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楊誌慶說,這是對演員的基本要求,因此培養一個合格的演員很難。

《四下河南》《張飛過巴州》《太子貶巴州》《斬巴蛇》《牡丹燈》是巴中本地戲,如今有的外省劇團還在演出,巴州區川劇團也曾改編過其中的劇目。「巴中人應該多演巴中戲,這些本地戲對於展示和繁榮巴中本地文化、開發旅遊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行當不齊,現在已經演不出來了。」楊誌慶說,要排演一個大戲至少需要四五十人,因此劇團排大戲太困難,只能排小戲,還要邀請退休人員和業餘愛好者參加演出。

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喜愛日漸加深,只要演川劇,巴州劇院就是滿場,而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退休人員和31名職工全部參演。

「過大年,看大戲」,記者採訪時看到巴州劇院的舞台上,巴州區川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陳功、支部書記林光祿、副主任冉勁松正帶領全體演員為春節演出排練節目,他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精神令人敬佩。如今,許多地方已無川劇演出,而今年春節巴中的戲迷們可以大飽眼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中傳媒網 的精彩文章:

皂角田間管護細則

TAG:巴中傳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