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變革還是絕殺 汽車內置導航的攻防戰

變革還是絕殺 汽車內置導航的攻防戰

對於很多人來說,汽車遠遠不只是一個代步工具,更是象徵著「詩與遠方」。而能夠支撐這個夢想的,「不迷路」的導航當屬最大臂助。但對於汽車內置導航來說,當下卻面臨著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汽車廠商想繼續借導航提價,消費者卻對內置地圖愈發不滿。

尤其是當人們藉助智能手機擁有更好且幾乎免費的地圖去導航時,為何還需花費上千元乃至更高的價錢去為汽車內置導航買單?就此,一場有關汽車內置導航的攻防戰也正式拉開序幕。

汽車內置導航的弊端:更新慢、不聰明、、昂貴

雖然汽車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且仍處於快速進化狀態中,但內置導航依然有太多的缺點,似乎成為科技潮流的「絕緣體」。當下,絕大多數汽車內置導航都是採用在本地存儲地圖的方式。廠商對地圖的升級漫不經心,速度較慢。而消費者自己升級汽車內置導航是困難的,甚至對於「小白」來說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大神也只是下載最新的地圖數據到U盤等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上,然後再傳輸到汽車的系統中。

此外,採用本地儲存的方式意味著汽車內置導航裡面的地圖信息極有可能是不準確和過時的。在城市、鄉鎮交通路線呈現日新月異的變化態勢下,這樣的地圖顯然難以適應。當然,也沒有興趣地點等個性化的信息。此外,在交通日益擁堵的當下,實時監測擁堵路段便利車主出行也是汽車內置導航難以做到的。而這些,對於手機地圖來說根本不是事兒。因為手機地圖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能夠隨時更新信息,給車主帶來極大方便。

但似乎大多數汽車廠商並沒有意識到汽車內置導航的弊端,反而是將其當成高附加值之物。就目前來看,很多汽車只在中高配甚至高配、旗艦車型上才搭載原廠導航。如果消費者另外加的話,要付出不少錢。如,車主如果希望導航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必須購買導航套件——沃爾沃XC60額外收取1400美元,而奧迪的費用可能高達3000美元!

開啟變革!汽車廠商迫於壓力去革新內置導航

鑒於汽車內置導航有太多缺點和弊端,而手機地圖及導航等既唾手可得又極具便利性,大部分消費者都選擇使用手機進行導航。這對於汽車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如果還是按兵不動,汽車內置導航就只有被市場淘汰的份兒。迫於這種壓力,汽車廠商也開啟了針對內置導航的變革。

目前,特斯拉已經通過無線網路偶爾更新內置地圖。而福特已經使用類似的更新,為其Sync3系統添加CarPlay和Android Auto功能。奧迪全新A8轎車和2019款保時捷卡宴將於今年搭載HERE的下一代內置導航技術——沒錯,就是諾基亞的HERE!

此外,奧迪A8還將使用HERE技術來學習車主的路線偏好,然後制定更為明智的路線建議。車主可在家中使用HERE手機APP去規劃路線,路線將自動傳到車載內置導航中。路線圖將在HERE的伺服器上進行處理,考慮計劃路徑的交通狀況——涉及道路本身、天氣、,斜坡、路口和城市範圍等信息,從而給出汽車到達的時間或幫助調整速度。

絕殺?汽車內置導航將與數據深度連接

當然,上面提到的這些智能化舉措最多是與手機地圖及導航打平手。事實上,汽車內置導航未來或許還會有自己的「殺手鐧」,對手機地圖實現「絕殺」。如,汽車內置導航不僅要存儲信息,還要依靠從車輛攝像頭和感測器收集到的數據不斷更新。全新設計的汽車內置導航能夠連接車輛感測器和攝像頭數據的儀錶板,實現更精確的車身定位,據說精度在八英寸以內!

汽車內置導航系統將變得更加智能化,不僅可以了解車主的偏好,還可以通過與數據的深度連接以評估交通問題和道路狀況,並真正對駕駛產生正向影響。福特汽車高層表示,「我們的感測器技術將告訴車主行駛在哪條車道上,以保持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此外,新一代導航系統不僅是汽車廠商與車主互動的重要途徑,也是自動駕駛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步。對此,TomTom公司首席執行官Harold Goddijn提到,「TomTom正在大規模收集數據並學習如何將其聚合,以發現自動駕駛汽車的流量趨勢。」

很快扭轉劣勢?或許沒那麼簡單

對於汽車內置導航未來的發展,汽車大佬們似乎充滿了底氣。福特汽車高層說到,「目前,我們的內置導航系統與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相比處於劣勢。但很快,我們就會重新佔據上風。」也就是說,汽車廠商相信內置導航很快就能扭轉劣勢。不過,這或許沒那麼簡單。

首先就是全新汽車內置導航系統要全面普及的話,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屆時,或許手機地圖及導航已經進化到了新階段。此外,全新、智能等也是與昂貴划上等號的。有了方便實用且免費的手機地圖及導航,消費者還會接受售價高昂的汽車內置導航嗎?

等到汽車內置導航真正是不可或缺、具有手機地圖及導航不具備的實用特性後,再考「翻身」的問題也不遲。起碼在當下,還看不到汽車內置導航看見曙光的時間。(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華米成功赴美上市!這是給小米先探路的節奏?
三星李在鎔二審緩刑當庭釋放,現實中不少科技大佬其實也坐過牢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