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願我們自己不是希斯羅

願我們自己不是希斯羅

倫敦希思羅機場針對中國遊客退稅事件持續發酵。

起因是@人間奶泡 在微博上發出一篇《至在英國希斯羅機場免稅店購物過的中國人們》,大意是正常情況下消費79磅即可獲得的VIP折扣券,針對中國遊客則變成1000磅

「種族歧視」的矛頭直指希斯羅機場和World Duty Free免稅店兩大行業巨頭。

在中國社交媒體的輿論壓力下,目前希思羅機場和World Duty Free免稅店在官方微博分別作出以下回應:

國際社交媒體上,除了對國人針對該事件的評論下給予「統一回復」外,並未發表任何公開聲明。

希斯羅機場Facebook官方賬號的「統一回復」

短短24小時內,希斯羅機場Facebook主頁「1分」評分增加到3962個(截至發稿時),是2-4分的總和,5分的一大半之多,對於這樣一個官方賬號絕非正常現象。

上周四發布的關於中國新年的帖子更是成為投訴的「重災區」,互動量遠超平日。

World Duty未設立UK官方主頁,而在活躍度幾乎為零的馬德里World Duty Free Group主頁上,評分也已被國人的留言拉低至1.5/5分。

Twitter方面,希斯羅機場官方賬號今日還未發布任何消息,連常規的「Good morning from Heathrow」也被取消。World Duty Free也沒有任何回應,只是「統一回復」。

我所理解的造成種族歧視的原因有兩種:無知和自以為是。

顯然,希思羅機場和World Duty Free的工作人員屬於第二種。自以為中國客人「人傻錢多」、「不會維權」。可以高枕無憂、安心大膽賺中國人的錢。

對中國消費者有種族歧視行為的遠不止這兩家。這次免稅店事件相信給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的眾品牌上了生動的一課。

事情到這裡還沒結束,在國際社交媒體甚至媒體上發布中英文公開道歉聲明以及更為直接的對涉事人員進行懲處是目前中國網友最主要的聲音趨勢。

至於第一種,因無知而產生的種族歧視,其實更有意思。

我第一次感受到種族歧視是在法國一個家樂福。那時候我還不會說法語,從始至終都沒太明白,後來是西西給我解釋後才意識到這是種族歧視。

我們正在逛超市,一位看起來七、八十歲的法國老太太上來和我搭話,算不上和善,但也不兇惡。她先是從頭到腳打量我,和我說了一些什麼我沒聽懂就求助西西。他們對話了一陣,我男朋友立馬變了臉色(他平時是個對誰都很友善的人),和老人說了幾句就拉著我走了。

詢問過後得知,老太太先問我是越南人嗎,我男朋友說是中國人。繼而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腳這麼大,西西告知老太太封建社會裹小腳是很早以前的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我哭笑不得。後悔沒有反問她「您知道二戰已經結束了嗎?」

這是由無知引起的種族歧視。老太太可能一輩子沒出過法國,對於亞洲國家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世紀甚至上上個世紀。

事件二

一次我在圖書館門口等西西下班。一群十幾歲的法國青年在離我幾米遠的地方陰陽怪氣地用中文和日語說「你好」,邊說邊笑,頗有挑釁意味。這還不算,其中一個男孩騎著摩托圍著我轉起圈。

我沒有做任何反應,一是我突然嚇到,慫了;二、即使經過我冷靜思考,他們人多,天色漸暗,我也沒有必要和他們發生正面衝突。

這時候西西出來看到男孩們還在繼續,我拉著西西直接走了。

這樣類似的事件我後來在巴黎也遇到過一次。不要以為這是他們對你感興趣,感興趣的人會有基本的禮貌,來嘗試和你溝通。這就是明目張胆傻X無極限的種族歧視!

西西後來非常生氣,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發了這件事的始末,覺得很shame,法國的未來難道要寄托在這些年輕的種族歧視者身上?一個住在巴黎的亞裔法國女生專門發信息感謝西西發聲。

事件三

再來就是我去年七月份在巴黎上課時,班上有一個巴西同學,四、五十歲的女性。但凡課上聊到中國相關的問題,她就會發表一些「中國人就是怎樣怎樣」的看法。

一次她說到「所有Made in China都是垃圾」,成功激起了我的戰鬥欲,和大媽直接在課上懟了起來。我法語本來就比她佔上風,加上她理虧,最後大媽乾脆改口說自己沒這麼說過。

亞洲人在西方國家普遍沉默。大家在自己的圈子裡,默默做自己的事。在法國大部分人的觀念里,「維權」也並不會與亞洲人直接產生關聯。

但難道我們不該發出聲音嗎?長久的沉默會讓這些無知和自以為是的人以為這是一種默認。至少要說一句「C"est quoi le problème ?"

如果我們被欺負了,聯合起來去反抗,這是振奮人心的民族力量。但在天平另一端,一些國人在面臨歧視的同時,對其他種族人的一些做法讓人驚詫又汗顏,其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以下是真實發生在我和一位曾在巴黎住過的人的對話:

「你喜歡巴黎嗎?」

「不太喜歡。尤其是辦長居的時候跟一幫什麼顏色都有的人混在一起。」

不論在中國還是外國,走在馬上路,仗著別人聽不懂對別人惡意評價(注意我這裡寫的是「惡意」),這難道不是種族歧視嗎?

亞洲人在西方國家似乎總是被歧視的對象,但有些人看到「有色人種」、看到穆斯林,竟然自顧自得歧視起別人來了!怎麼著,還帶「歧視鏈」的?

「白人」歧視亞洲人,「亞洲人」歧視「有色人種」,What the fxxk?

遇到這樣的人,除了之前說到的兩種因無知和自以為是造成種族歧視的原因外,我想再加第三種,Tu es con ! C"est tout, point.

最後引用魯迅先生曾寫過的一段話作結尾: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說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寫字不止飽,生活需要麵包

讚賞/轉發/留言/點贊都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龐樂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龐樂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