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罵不聽,哄又不行,軟硬不吃的熊孩子,父母該這樣應付!

打罵不聽,哄又不行,軟硬不吃的熊孩子,父母該這樣應付!

生活中有一種軟硬不吃的熊孩子,在家是皇帝,什麼都要他說了算。行為方式也越來越刁鑽,家裡誰的話也聽不進去,在學校連老師的話都不聽。

類似於這樣的孩子確實很煩,讓父母操碎心。脾氣好一點的父母,忍忍就過去了,脾氣差一點的父母,孩子差不多被打罵的半死,依然教不好。

因此,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耐心就這樣慢慢的被消磨掉了。可父母換位思考一下,熊孩子軟硬不吃,歸根結底還是你從小沒教育好!可孩子到底要怎樣教育呢?別急咱們先來看看粉絲髮來的例子!

[在這裡給各位寶爸寶媽們分析一下] 「軟硬兼施」策略!

「軟的不軟,硬的不硬,我當然都不吃了」這是孩子「軟硬不吃」最重要的一個原因。「軟」並非是家長說一大堆好話或者給一大堆好東西。「硬」也不是打罵或者罰站之類的處罰。

一、真正的「軟」是軟到孩子的心裡

讓孩子覺得得到了所需要的,改變是值得的;其真正的含義應該是「理解、包容、鼓勵與引導」具體到孩子的行為時,要理解孩子的行為,明白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

比如,孩子「搶人家玩具」對客人不禮貌,或者「招惹其他小朋友」的行為而言。孩子真正的本意並非「故意對客人不禮貌或讓小朋友哭」,而是「想和小朋友玩,或引起大人的注意」。

如果家長一味的和孩子講「要和小朋友友好,對客人要禮貌」之類的「軟」道理,對孩子當然沒有什麼本質幫助,孩子自然不會聽從了。

在理解的基礎上,給予包容,讓孩子改善的時間與空間,而不急於求成。而是說「孩子,如果你在幼兒園可以和明明一起玩堆積木,爸媽就獎勵你一個(孩子喜歡的東西),如果你不打擾客人叔叔和他聊天,爸媽就會獎勵…(孩子喜歡的東西)這樣會不會更好呢?

再或者,與其揪著孩子的「不良行為」,不如抓住他的「良好行為」比如:孩子挺關心小朋友的,昨天小麗哭了,他就跑來告訴我了……那麼這時候父母就引導孩子 「該怎麼做」,而不是只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

二、真正的「硬」也是硬到孩子的心裡、 骨子裡

家長詳細地列出孩子與同年齡孩子的行為差距。請爺爺奶奶積極配合,讓老一輩明白給孩子做靠山的利害關係,如果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讓孩子和老一輩分開生活,畢竟隔代教育的孩子太溺愛了,教育阻力會非常大。這裡要特彆強調,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一邊在教育,另一邊在制止。

有意識地引導與示範孩子用積極的行為方式來表達願望。比如:如果孩子用「哭鬧」的方式來得到滿足,則全家要統一「視而不見」,因為越是滿足孩子,孩子潛意識就會覺得哭可以得到某樣東西,以後儘管哭就好了;

而一旦用哭鬧的方式連續遭到全家人的「拒絕」孩子將尋求新的行為方式,這個時候要注意積極引導與示範,告訴孩子「可以這樣做……」明確獎懲制度,不要讓孩子鑽空子,比如:學校不獎勵的東西,反正家裡會給的。

看完文章你對孩子軟硬不吃的行為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尼小講堂 的精彩文章:

威脅式教育,對孩子造成傷害太可怕,不少父母還在做?早知早受益

TAG:科尼小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