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中國如何歧視英國人?

晚清中國如何歧視英國人?

文|陳事美

中國人一直認為,自己位於世界中心,所以才有「中國」的說法。同時,我們還以天朝上國自居,中國以外的地方或是其他民族都是「蠻夷」,不配與中國為伍。晚清時期,那句著名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很明顯,夷,是一個蔑視性的稱呼,貶義相當明顯。這種帶有罵人性質的語言在家裡說說也就算了,當外國人侵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還張嘴閉嘴「蠻夷、蠻夷」的,結果惹惱了英國人。

晚清初期,凡是涉及外國人的事務,一律成為「夷務」。外國人叫「夷人」,外國的商人叫「夷商」、外國的貨船叫「夷船」、外國的貨物叫「夷貨」。最初與中國人打交道的是英國人。英國人發現,中國人喜歡用「夷」字來稱呼自己,結果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不是什麼好詞兒。英國人感覺受到了侮辱。

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抵達上海。在處理業務時,中國的官員再次表現出了傲慢。蘇松太道吳其泰在給該商船的批文中仍然使用了蔑視用語,稱「該夷船……」。英國人一看不幹了,向中國官員提出了嚴正抗議。中國官員根本不屑。你們是夷人,你們全家都是夷人!英國人,再說我就揍你!於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

鴉片戰爭圖

這裡邊有個細節,可以看出英國人的強烈反應。1842年,中英議和。在談判桌上,英國人又提到了這個問題。英國代表璞鼎查說,「夷不美,嗣後望勿再用。」這個詞不好,希望你們別再用了。中國人很是不理解,當時的談判代表咸齡說,我們的說法是有典故的,比如孟子就曾說,舜,東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英國人說,這讓我們感到羞辱。中國人說,那是你們的事,我們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沒有錯。雙方爭論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

或許是中國人感到了英國人的壓力,畢竟鴉片戰爭被揍了一頓,為了不刺激英國人,在簽署《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時,沒有再提「夷人」。

此一局也算英國人小勝。中國人雖表面妥協,但內心沒有改變,內部的交流、文件仍採用「夷人「的說法,蔑視繼續。

英國人初嘗甜頭,繼續爭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人再次提出了這個要求。又挨一次揍,中國人這回這有點怕了。從此,清廷的地方官,尤其是廣東的地方公文都將「夷務」改成了「洋務」,就是為了避免刺激英國人。後來,中英雙方簽署《中英天津條約》,正式將停止使用侮辱性文字寫進了條約中。該條約在第51條規定,「嗣後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敘大英國官民,自不提書『夷』字。」自此,清政府各級官文中,開始改換文風,全面杜絕「夷」這個字,將「夷務」改稱「洋務」。

官方在變,民間也逐漸在變,雖然變化比較遲緩。但那句著名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並沒有變。這句話誕生於1842年,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最早提出的。原文是「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而作」。後慢慢變成「師夷長技以制夷」,並成為洋務運動的主要指導思想。為何這句話一直能通行無阻呢?分析起來,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提出時間早,早於中英簽訂協議16年。二是這句話大都流傳於口頭間,或是民間,並沒有出現在政府公開公文中。因此,英國人也沒啥好說的,畢竟也無法堵住普通百姓的嘴。

不過,總有些人對這些外國人不屑的,始終把「夷人」掛在嘴邊。畢竟長期受人家欺負,誰還沒有點恨。打不過,口頭上鄙視還能過過嘴癮。1858年10月,中英簽訂協議不久,在官府的一份《邸報》中,英國人突然發現,有「夷船闖入天津」的字樣。英國代表額爾金便向清廷抗議,清廷趕忙賠禮道歉,表示今後不再發生。從此,清廷上下都很小心。搞笑的是,多年以後,人們竟然發現,關於洋務的檔案名字竟然叫《籌辦夷務始末》,時間跨度居然長達三十年。

有意思的是,清廷改了,太平天國也很與時俱進。比如1859年,干王洪仁軒在《資政新篇》規定,「萬方來朝,四夷賓服及夷、狄、戎、蠻、鬼子,一切輕污之字皆不必說也,蓋污輕字樣是口角取勝之事,不是經綸實際,且招禍也」。相比清廷,太平天國顯得更開明。其實太平天國這樣做也很好理解,一個反抗朝廷的政權,一方面要比清廷更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太平天國也要拉攏外國人,所謂藉助第三方力量。

師夷長技以制夷,如果要改的話,那就是「師洋長技以制洋」。看似一字之差,體現的大國風度不同。蔑視人家,只能凸顯自己的狹隘。作為一個大國,沒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如何去融入世界,如果再拒絕進步,那就是等著挨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事美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北伐或許就是一場「假北伐」
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TAG:晚清陳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