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手術進行麻醉不是等著被「放倒」就行了,你還要知道這些!

做手術進行麻醉不是等著被「放倒」就行了,你還要知道這些!

遠古時代,人們用砭石、骨針或竹針來鎮痛治病,可以看做是麻醉學的萌芽。《內經》和《神農本草經》中已有有關針刺和藥物鎮痛較為詳細的記載。後漢明醫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並藉助它實現了剖腹手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國外,人們也採用過罌粟、古柯葉、毒參茄根、莨菪等藥草方法實施麻醉和治療疼痛,還曾經用酒精、放血休克、壓迫神經干或冷敷等辦法進行區域麻醉以施行外科手術。1842年3月30日,美國 Georgia 的醫生威廉森·朗 (Crawford Williamson Long)在為一位摘除頸部腫塊的患者成功實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在麻醉學歷史發展進程中,無數位優秀的麻醉醫生所創造發明的藥物、技術、理念,及形成的學術機構、會議組織、期刊雜誌等推動了麻醉學科的進步。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麻醉或者聽說過麻醉,但是即使經歷過,就真的了解麻醉的過程么?

對病患來說,麻醉醫生只是穿著綠衣帶著口罩帽子,搞不清楚長相的醫生,麻醉就像打針抽血一樣稀鬆平常,病患不知道的是,麻醉醫生肩負的是他們一睡不知道能不能再醒過來的壓力。很多人都以為麻醉只是打一針,讓病人美美的睡上一覺就可以了,其實麻醉醫生很重要,除了基礎的麻醉以外,在患者術中突發危險狀況都是麻醉醫生主導搶救,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甚至是成為手術是否成功的關鍵,知乎上有一條回答很中肯:每一位麻醉醫生,都是每台成功手術的幕後英雄!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為麻醉醫生在整個圍手術期都起到很大作用(圍手術期包括術前、術中、術後三個時期,並不是只有手術進行中的時段),他需要對病人進行術前評估,以評估病人是否會在手術時出現突髮狀況;在手術進行中要主控全場;還需要進行術後評估,進行疼痛管理。以下以全麻為例講述一下麻醉過程。

全麻即全身麻醉,通過靜脈、呼吸道使用藥物讓患者產生中樞神經系統的暫時抑制,臨床表現為神志消失、全身痛覺消失、遺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鬆弛。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的程度與血液內藥物濃度有關,並且可以控制和調節。這種抑制是完全可逆的,當藥物被代謝或從體內排出後,患者的神志及各種反射逐漸恢復。

全身麻醉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01

術前準備

麻醉醫生在術前會向患者了解基礎病情稱麻醉前訪視。除需行手術治療的外科系統疾病外,麻醉醫生還需要了解患者其他身體系統是否存在疾病,有些疾病或合併症可能在麻醉中引起機體相應的病理生理變化,所以患者一定要如實回答醫生的問題、切勿隱瞞哦!如果存在較大風險,麻醉醫生會向患者及家屬交代風險並簽字,甚至更嚴重的話可能需要暫停手術,將患者身體調理至達到手術指征。

同時麻醉醫生也會查看患者術前各項檢查的結果,並且和外科醫生溝通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認其他系統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統)。

02

麻醉誘導

進入手術室後會有手術室護士向患者反覆核對個人信息,麻醉醫生可能會再次詢問患者的基礎情況,這些都是為了不開錯刀不用錯葯,所以不要覺得厭煩哦!核對完成後需要開放至少一條靜脈通路(即打一針靜脈留置針用於補液和用藥,一般一條即可,在特殊情況下可能需要兩條及以上),有時可能還需要進行動脈穿刺置管(用於動態監測動脈血壓,更直觀更安全更快速方便),這些都是為了術中安全,不要怕疼哦!待各項準備完成後即可開始進行麻醉。

圖片來源於網路

麻醉誘導是指吸入或靜脈麻醉時病人從清醒形態轉為可行手術操作的麻醉形態的全進程。在短短几分鐘內患者就會進入麻醉狀態,然後需要進行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圖片來源於網路

03

手術進行

手術中是患者及家屬認為最重要的階段(但對於麻醉醫生來說每個階段同樣重要)這一階段手術的刺激以及麻醉狀態下人體內環境的改變可能會在心率血壓等方面反應出來,需要麻醉醫生及時調整,並且保持一定麻醉深度來保持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狀態讓患者不會在術中醒來,因此術中麻醉醫生仍然會運用各類藥物。

04

麻醉蘇醒

手術結束時麻醉醫生會停用術中維持用藥然後將患者送入麻醉恢復室等待蘇醒,待患者的意識、骨骼肌、生理反射等恢復達到指標時拔掉氣管導管,然後觀察一段時間待各項生命指標達到標準即可出室返回病房。亦有許多醫院在手術間內待病人蘇醒後拔除氣管導管,再送入麻醉恢復室觀察與恢復。

05

術後恢復

這一階段主要在病房,由外科醫生進行管理,麻醉醫生會進行術後的疼痛管理。很多人都知道鎮痛泵,鎮痛泵是患者手術中由麻醉醫生根據患者情況配製,其中的藥物使用時可能會有呼吸抑制、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對於鎮痛泵的使用,並不能盲目,麻醉醫生會根據疼痛等級和手術情況來使用不同的鎮痛方法。但即使最強的鎮痛葯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每個病人零疼痛,因為每個人的疼痛耐受程度不同。疼痛已經成為醫學上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完善的鎮痛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除了全身麻醉以外還有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網膜下腔麻醉(即大眾熟知的腰麻),不同手術不同病人的麻醉方法的選擇需要從多方面考慮,甚至可能需要聯合麻醉,有人認為腰麻比全麻更安全,只是因為腰麻後處於清醒狀態,但腰麻也是有很大風險的,不同麻醉方法有不同的風險,麻醉畢竟是一種侵入性的操作,不能單純說哪一種麻醉風險更大,也不能說麻醉會不會有後遺症,只能用風險來形容,因為每個人人體的構造並不完全相同。另外對於小兒的全身麻醉,已經有文獻證明對智力發育是沒有影響的。

醫學發展至今,人的機體仍舊是一個很大的奧秘,人類一直處於不斷探索和學習中,醫生一直在幫助人類和疾病和死神對抗。但醫生不是神,也有無措的時候。麻醉學也好,人類醫學也好,同複雜的人類立體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但人類在不斷進步中不斷提升,麻醉學也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定會迎來更好的麻醉與手術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都是「蘋果」惹的禍
兔讀三國0031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