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居,大不易

長安居,大不易

杜甫有一個心愿,什麼時候「安得廣廈千萬間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只是他的美夢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總是碎成渣渣。十六歲的早慧少年白居易到了長安才發現自己也不過路人甲而已。他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拜訪名士顧況,顧況卻說長安居大不易。

長安居,大不易

文|綠衣

琵琶行

 琵琶行

奇然;沈謐仁 

00:00/05:35

1、青梅竹馬抵不過母命難違

白居易是個苦命的孩子。

出生時正好是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盛唐成為傳說。

白居易一家人顛沛流離分居5處,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窮困潦倒的生活。

東奔西跑中白居易的母親卻一直要他讀經寫賦,和上官婉兒在掖庭堅持習字學習有得一拼。

長大後的白居易也沒忘記自己的苦逼學習生涯,他給好基友元稹這麼說:

我就是為考試而生的,為分數而努力的;

白天寫賦,晚上讀經,中間還要學詩,不敢有半點偷懶;

母親實在太嚴厲,經常讓我讀書讀到嘴邊上、舌頭上都長了瘡;

一寫字就不讓停,寫得我胳膊肘上、手心裡都長了老繭;

最可怕的是營養還少,年紀輕輕,頭髮都白了,

所謂白衣勝雪的少年就是我,不,是白髮勝雪。

在這樣苦哈哈的日子裡有一抹甜,那就東鄰妹子湘靈。

湘靈活潑可愛又能歌善舞,在白居易眼裡就是: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湘靈簡直嫦娥,就是行走的蓮,比那天上的仙女還要漂亮。

每當讀書累了,白居易和湘靈玩耍一陣,聽湘靈唱下歌疲憊一掃而空。

青春的白居易和天仙般的湘靈兩情相悅,偷偷結下山無棱乃敢與君絕的誓言。

但是白母強悍,一心想讓白居易求功名得富貴,媳婦怎能是靠混陰陽混飯吃的低門呢?

於是白居易隨父親遷官時,連個別都沒與湘靈告。

只是白居易對湘靈是念念不忘,準備金榜題名時向母親爭取娶湘靈。

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初,29歲的白居易高中進士之。

趁著沒有正式授官,他趕緊回到宿州符離家裡住了近10個月,與湘靈卿卿我我,帶她看山山水水,數星星吃哈根達斯。

同時自己以為可以選擇老婆,向母親正式提出要與湘靈結婚,這樣剛好雙喜臨門。

白母看不慣自己的娃天天粘著湘靈,一口回絕了這門不「匹配」的婚事,根本沒商量餘地。

四年後,功成名就的白居易,覺得可以把家眷遷往長安,自己也光耀門庭了,再次回家再次懇請母親大人讓他和湘靈完婚。

大概母親都不喜歡自己的兒子太痴情於一個女子,於是沒給能幹的兒子一點機會,再次拒絕了他的結婚請求。

白居易和湘靈從此天各一方。

白居易37歲時,母親以死相逼,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

時不時地白居易就給湘靈寫點:

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杆獨自愁。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湘靈以為白居易和自己一樣,情根深種,於是為了愛獨守閨房。

後來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和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

白居易又寫下了《逢舊》: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娥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這時白居易44歲,父母親已經去世,侍妾歌女成堆;

湘靈也40歲了,一直未婚,急需收留扶助。

可是哭了,把詩寫完了,白居易就走了,再也沒提以前說過的「步步比肩行,枝枝連理生」這茬了。

白居易53歲時離任杭州刺史回京途中,又去尋找湘靈。

湘靈這次杳如黃鶴,不知所終。

這段感天動地的痴男怨女式純真愛情終於沒敵過時間,化為泡影。

35年沒有結果的戀情才被他徹底埋葬永生在詩詞里。

2、人到中年不如狗

十六歲的早慧少年白居易到了長安才發現自己也不過路人甲而已。

他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拜訪名士顧況,希望他能提攜提攜自己。

顧況一看眼面的少年居然叫「白居易」,卻說長安居大不易。

幸好早年讀的書沒有白費,白居易的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讓顧況刮目相看,白居易因詩一句成名。

可惜詩名也沒能讓白成居易順利地通過科舉考試。

真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在長安的白居易依然孤獨,想為國效力卻無門路。

公元803年白居易31歲了才進士及第。

後來他又和元稹通過吏部的「書判拔萃科」考試,以書判拔萃科登第,授校書郎。三十多的白居易與年少青春的元稹一同入朝為官。

難道是童年的影響?白居易當了官也不忘進取。

白居易一邊當官,一邊參加更高一級的公務員考試,仕途上不斷進步。

終於參與國家大事是他參加翰林院的選撥考試,授翰林學士才開始。

只是這些官當來當去,白居易還是窮,長安居確實不易,京城的房價物價總是驚人的相似。

他的貧窮國連皇帝都看不去了,於是他讓他自選官職,他選了京兆府戶曹參軍仍充翰林學士。

京 兆府戶曹參軍是個肥差,月俸五萬餘錢,祿米每年二百石,白居易開始富起來了。

可是富了沒多久,母親去世,他和弟弟都回家守孝。

這一守就是三年,到期後朝 廷也沒下任職文件。

官俸停發了,積蓄也用光了,真是人到中年不如狗,種的那點地,全家經年勞作都不夠吃穿,」賣我所乘馬,典我舊時衣「現加上元稹接濟才能勉強度日。

一個皇帝近臣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不止如此。

好不容易找朋友幫忙上崗後,白居易這個官,主要職責是協助對太子「諷諭規諫」。

白居易幹了半年,碰上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

本來已經不順了,更悲催的是白居易媽媽不是正常去世的,幾年前她因為看花掉到井裡死亡了。

白居易作為詩人當然有寫花的詩,巧合的是他又有」新井「的詩,於是被誹謗說他有害名教。

居然現在以這個理由把白居易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江州風光不錯,可是生活不便,連聽點音樂都沒法,白居易是見花流淚、見鳥傷心。

江州司馬又是個閑職,對於43歲本是以國為家的白居易來說當然不受用,這個職務不過是「混吃等死就好」。

也就怨不得白居易抱怨自己淪落天涯,人到中年不如狗,日子當然不開心。

3、知足才能常樂

江州一事給白居易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反思了自己的讀書為官之路。

學霸就是學霸,很快明白了自己的問題,不就是喜歡當出頭鳥說別人不敢說的嗎?

現實要關注、民生要關懷,但是有個前提是得先保全自己。

於是敢於直言諫諍的白居易漸漸變成了明哲保身享受生活的白居易。

偏偏此後官運亨通,為避免捲入朝庭的政治鬥爭,白居易長安不住,請求外調,到了杭州。

白居易也愛這個人間仙境的杭州,還有著名的蘇小小所在的西湖,於是通古井以解決杭州人民的吃水問題;

西湖修堤蓄水,堤上楊柳依依照碧水,後人稱之為」白堤「;幾百年後蘇軾來到杭州又留下」蘇堤「。

白居易離任前還把自己的工資留了一筆基金,治理西湖時先轉用後來再補上。

杭州受此惠直到那位」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黃巢起義後,杭州府里文書失散,此筆基金才不知所終。

官職越來越大,朋友卻越來越少,紛紛離世,元稹的去世讓白居易非常傷心。

幾年後,他以病辭官,生活感覺困苦時又出來做下官。

最後在牛僧儒的幫助下以刑部 尚書的職級退休,過著悠閑的生活。

童年時代吃過的苦,青少年時代因為湘靈因為母親沒有享過的女人的福全部拿回來了。

白居易買了大量妙齡姑娘,養為家姬。

這些姑娘天天鶯歌燕舞,隔斷時間就換一批,因為他覺得幾年後姑就不水靈了。

十年之內,他換了三批家姬。

官做夠了,美女欣賞完了,白易轉向了佛,號香山居士,是和尚如滿的弟子。

晚年時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早逝,白居易與自己一生的」對手「交往過密。

詩人能夠用啥去挑戰別人?當然是詩!

白居易當時號稱詩魔,誰又能與他爭鋒呢?當然是詩狂-----劉禹錫。

他倆斗得怎樣呢?下次看狂魔之爭。

長安居確實不易,白居易最後終老於洛陽;

一般的人不說在長安居不易,就是在其他地方安居也不易。

回想白居易少年時代生活窮困潦倒,愛情不順,詩句雖早成卻是仕途難進;

好不容易三十來歲入仕途,婚姻又無著,快四十歲才結了個婚;

晚年學乖了,朋友卻一個地早逝,唉,人間總是寂寞如雪。

只是舉目四望,不如白居易者多矣!

長久安居樂業始終是們奮鬥的目標,遠行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衣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的十首名小詩,你記得幾首
請對女兒好一點,不要把女兒當成棉襖冷時穿暖時扔

TAG:綠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