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創作漫談生活

從創作漫談生活

扶桑(國畫) 76×49厘米 1978年 於希寧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是一條真理。幾千年來美術創作的歷史,正是沿著這條路子演進的。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必由之徑,也是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必由之徑。對於這個問題,美術界曾發表過不少精闢的文章論述。

這裡我不想從理論上講什麼問題,只想以個人的創作實踐來談談對生活的認識。我對這個問題感受最深的是美術創作的生命和現實生活對藝術家的感染和啟迪,從而奠定了他的創作思想、創作態度和創作方法。藝術規律的形成,離不開生活的感染和在生活中的發現。因此,從一般接觸受其感染到深入了解並有所發現,是會逐漸提高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以致在創作中得以用自己的意志去概括、表達和升華。從這一點來講,許多技術性手段,不僅只是造型方面,還包括意境、構圖、色彩甚至用筆等,都是來源於生活的。脫離了生活母體,只著眼於片面繼承形式上的東西,是難以有什麼前途的。因為這種從形式到形式的路子,創作出的作品沒有生命力,也難以突破因襲的慣性和老框子的枷鎖。有沒有自己的感情意志,有沒有時代氣息,這是繪畫創作有無生命力的關鍵。

中國畫的創作,在對待生活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可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兩個方面。「直接的生活」是主要的、第一位的;「間接的生活」是第二位的,但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直接的生活」,就客觀現實生活而言,要到大自然中去,深入實際學習、觀察、研究分析,做一些第一手的工作。邊搜集資料、記錄、寫生,邊研究分析、綜合,為創作提供條件。這其中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觀察自然事物時要心細、肯動腦、注意造型和變化,要找取捨、重意趣、抓要領、抓「亂中求治」,要會「移花接木」「突破常規」,還要注意整體的、局部的、特寫的等等,並輔以文字或顏色加以記述。有時也會即景生情,即時構思,寫幾句立意詩句,形成初步的創作計劃。這樣做儘管有時很費勁,但卻是有益的,起碼是對生活的感受深刻了,而且有助於鍛煉和養成構思的習慣。另一個是要不斷地在實踐活動中啟發文思,在對自然規律的探討中尋求藝術規律的新發現。這樣既能培養自己的興趣,也能糾正存在著的盲目性;既能啟發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也能逐步改變舊的習慣,培養創新的自覺性。只要接觸生活多了、面寬了、見識廣了,就會發現問題,通過進一步分析研究,就會有比較客觀的認識。

例如,畫樹木的枝幹,傳統中講「女」字造型手法,這種組織穿插是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是美的形式,但是頭腦中老是這個「女」字,在畫面上擺來擺去也就僵化了。長此以往,即便自己的創作是有新意的,那麼也很難擺脫生活氣息不濃、生命力弱的缺點。現實生活豐富多彩,到生活中去你就會發現更多更美的穿插變化形式,既生動活潑又奇異美妙。前人所提出的「女」字,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不能視為定法,否則就會把藝術規律變成死的教條。在研究繼承傳統問題上,也應該以聞一知十的辦法去推想,去開拓有生命力的新形式。

在對待生活感受上,要用藝術美來認識和分析,要有所選擇、有所取捨、分清主次。比如,我感覺梅花的花蕊很美,它自身有一種富麗茂盛的裝飾美,在創作中利用它從「鬧」字「盛」字上做文章,自己曾經覺得很滿意。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滿紙是花蕊,花型的變化反而看不清楚了,這樣的畫法成了喧賓奪主,不分主次,而不是畫龍點睛了。我又反覆研究傳統畫梅花和花蕊的若干不同手法,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促使自己另尋途徑,不斷地在探索中前進。

大自然中的生活是豐富多彩、變化莫測的,若坐在屋子裡空想是想不到的。生活的積累是無窮的,素材的積累和構思也是無窮的,到了一定的階段,量變必發展為質變,能使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成定則,能遷想妙得、夢筆生花、神遊象外。

深入生活,除了上述內容外,還有深入社會、緊跟時代、與群眾共呼吸的問題。這不僅是搞人物畫創作的需要,搞山水畫、花鳥畫也需要,因為任何畫種的作者都有個世界觀、藝術觀的反映問題。花鳥畫的創新,固然比人物畫和山水畫更難一些,但如何適應時代、適應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都是相同的。不然,作者就沒法用時代的語言,通過花鳥畫的表現形式向群眾傳達時代信息,這也是創作要接受社會檢驗的問題。若自己的思想活動與時代不一致的話,要使自己的作品有時代氣息,那是一句空話。畫花鳥畫的人,往往最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因此,雖有筆墨技巧的修養,但思想境界不開拓或停滯不前,也就很難擺脫舊習慣和舊勢力的束縛,囿於舊的窠臼不能解脫,亦難有強烈的創新意識。

「間接的生活」,是指分析、研究、借鑒前人的成果。因為前人的創作經驗、表現技法等,也都是從生活中得來的。利用「間接的生活」,可以提高和充實文藝修養、擴充文思領域,開拓創作思路,在繼承的基礎上促進和提高創作。「學無止境」和「藝無止境」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它是真理。這是一項累年積月、細水長流的工作,切不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我一直認為,美術創作不只是在畫畫,而是用形象語言做文章,像把文字組織成耐讀、耐聽的文章那樣,把畫面組合成動人、耐看、耐讀的「畫文章」。

許多畫家到了老年,仍孜孜不倦將畫畫當作日課。有些評論家說:「中國畫畫到老年的時候,在有些人手裡,越老作品越意深味濃。甚至老年變法,變得越有生機,越厚實,越有趣味,越耐看了,筆墨也越老辣了。」這既是筆墨技巧的自如運用,又是生活實踐的深化總結和文藝修養提高升華的結果。它既反映在構思意境上,也反映到筆墨表達手段中,是二者合為一體的產物。瓜熟蒂落,必然別開生面,脫除古人藩籬、窠臼,這是中國畫發展的必然。

於希寧(1913—2007),山東濰坊人,是我國當代具有詩、書、畫、印和美術史論全面修養的國畫藝術大家。曾任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文聯名譽主席等。1月24日是於希寧先生誕辰105周年的紀念日,為此,本報特刊發濰坊市美術館、於希寧藝術館專門整理的於希寧文章以及於希寧藝術館館藏作品,以饗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畫中的面孔——中國人有自己的生命美感
全國書畫名家共聚大美之春聯歡會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