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路還長,你為何總是這麼急於證明自己?

路還長,你為何總是這麼急於證明自己?

(1)

我不大喜歡跟自以為是的說話交朋友,首先是因為我心裡就很倔強。

但是每每跟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交流的時候,往往我就是一個聽眾,甚至在那裡我就是個擺設,不願多說一句話、一個字。這種不舒適的感覺進一步的阻擋了後來的關係的發展和交流。也一度讓人覺得我不諳世故。

不諳世故不是錯。可又該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呢?這個位置,不應該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也不應該是自己物質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築的高度為度,而是生而為人立於天地間那股浩然正氣的位置。

昨晚帶我弟弟一起出去吃飯,小小的餐館裡坐滿了人,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畫著濃妝的小姑娘,活潑的性格,自來熟。主動地跟我閑聊之後,我知道她是一個大三的學生,也是一個生活體驗家,哲學家,思想家,人生理論的革命家。

她跟我說:你知道嗎?我們家裡的人一定是最多最多的。我笑了笑,為什麼這麼說。她說:因為我有好多好多的親戚。

這句話其實沒錯,只是臉上那種浮誇的表情和不屑一顧的神色,讓我覺得不適。我笑著說,那都趕上皇親國戚了。

她說:你不信是你的事,我也沒有辦法,你又不是我什麼人,我也不會把你領到家裡去證明一下。

然後點上一支煙,撥弄著自己臉龐被染成了棕褐色的頭髮,用一股深沉的語氣問我:真不知道你這種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就是這麼簡單的交流,氣氛一度的尷尬。

我一直在想,你到底想表達什麼?想跟我交流什麼,或者想要去表現什麼?

只是,初入社會,我也好想能改變自己話越來越少的缺點,以至於多聽多看卻內心澎湃。我嘗試著去接觸各行各業的人,聽他們去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看法,有一個簡單愉快的交流,挖掘出他們的精華和讓我羨慕的地方,從而應用到我的生活中,這種觀點的交織,思想的碰撞,每一句話都是分量和意義,都是對成長的幫助。可是,遇到糟粕又如何面對呢?

按照孔子的制約,四十不惑,你連四十歲之前的生活都不知該過成哪種樣子,又何必這麼急於證明自己?換句話說,厚積沉澱的過程尚沒有開始,急於證明自己又有何意義?

(2)

我師兄是一個認真的人,一步一個腳印的做著科研,甚至連犄角旮旯里的問題都會拿出數據去證明錯對與否。當然了,師兄的心裡有一片海洋,跟他共處三年,師兄身上最大的有點就是隱忍不發。這也是對泰安人最大的印象。

工作後,我說,師兄,還是要努力,但是不要著急。

師兄說:昊,男人四十歲之前都應該是沉澱積累的階段,爆發的時候自然會爆發的。

我驚訝於師兄的睿智。這種長遠的規劃,讓我不禁感嘆,師兄安靜斯文隱忍的性格,才是工作中那些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眼裡最可怕的泰山。

可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種悲催的存在,從高中到大學到碩士,到現在步入社會,每每面對重要關頭,我總能感覺到背後有一股隱隱的力量牽絆著我,讓我百般不盡人意。甚至是在別人看來如同電影里的劇情,在我身上都能發生為現實。或許是因為年少的虛榮也好,不甘和上進也罷,總想著能奔著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卻一直沒有任何成果,甚至到了努力成麻木的心理狀態,但又始終不敢放棄努力。

每當估計到心裡的夢想,卻又不忍直面如今的慘淡的時候,總會想到師兄。

我曾問過他:「明明有著最出眾的努力,我們卻得不到與之匹配的成績,不會不甘心么?」

「多少有一點吧」他似乎不是特別在意,「但是自身實力擺在那裡的,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對自身的磨礪和升華。一次小小的成果證明不了什麼,那麼成績會顯得很重要嗎?」

頓時明白了我之前的焦慮從何而來。

因為曾經輝煌過,跌入低谷之後害怕自己的優秀被他人遺忘,被他人取而代之。因為內心不夠自信,害怕自己真的不會繼續出眾,所以急於證明自己。因為內心深處,有一種自卑,也有著一種不服輸的倔強,在叫囂在怒吼。

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即使下一次達到了值得我為之自豪的成績,別人就會因此對我高看?即使下一次我的努力依舊付諸東流,別人就會瞧不起我?其實並不是。

很多時候,我花了太多的時間,抱怨運氣不好。卻往往忽視了一點——我既然無法改變現實就應該解決自己的問題。這需要合理的方法,也需要平靜的心態,更需要摒棄內心的急功近利。

(3)

直到現在,我才敢抱著不驕不躁的心,慢慢的接受磨練。一切功名暫與我無關。隱忍而就功名,世界上沒有什麼自然科學和哲學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你連一身的學生氣質都沒有消散殆盡,為何這麼急於表達自己,這麼急於證明自己?

害怕父母失望,害怕在戀愛中配不上對方或者過於趾高氣揚,害怕自己也認為自己很平庸,害怕別人不關注自己,害怕沒有一定的分量,所以想要不擇手段地證明自己,所以不去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自我麻木的美其名曰做我自己就好,所以就自以為是的想當然理所當然,甚至到了只許軍官放火不許群眾點燈的自私地步。有些話,你說出來就是趾高氣揚的壓倒性姿態,在人初涉世事且想要有一番作為卻碰壁的時候很容易有這樣的想法。這可以理解為一種上進,當然更重要的是內心不夠強大。

這是一種偽正能量,一種讓人不適的磁場。若不是因為心底的自卑與倔強,你在怕什麼?總想著自己嶄露頭角,有著天大的野心,卻自負著麻雀般的命運。總想在與他人交流中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性,不能說無知,也不能說無畏,只是自以為是吧。

當內心真正強大且磨礪到一種境界之後,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會害怕失敗。因為只有你自己明白自己是誰,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別人讚揚,諷刺的言語,只能過耳而不可過心,否則必會阻擋你在自己的軌道上前進的步伐,讓你錯失本該擁有的美好。

路還長,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沉澱自己,或許,到了一定的地步,人不語而自威。證明自己,不需要三言兩語的刻薄。在一無所知、一知半解的時候,在努力證明自己優秀不同凡響的時候,在努力表現自己不一般的時候,恰恰說明你的浮華和平凡,這就是年輕氣盛的浮躁心吧。只是,當別人束手無策的時候,你拿著自己的沉澱和積累,默默地頂上去,才是最踏實的道路。

可能,沉澱和積累是需要打拚,能否再合適的時候默默地頂上去,才是運氣和機遇。

也就是常說的命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更著詞工 的精彩文章:

TAG:更著詞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