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用手機修出單反級大片?

如何用手機修出單反級大片?

二月初,Jamie 去了趟黃山,堪稱經歷了此生最低的體感溫度,不僅指頭裂出了深深的十字,連瓶子里的水也成了冰渣。可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黃山實在美得震撼,於是也有了我朋友圈的這組照片:

你能看得出來哪些是用單反、哪些是用手機拍的嗎?

答案:只有左下角那張是隊員劉哥用單反拍的,其餘都是我用 iPhone 6 拍攝和後期的。

評論區就一下子炸開了。

是不是突然覺得,手機攝影比想像中更驚艷?

好照片和好器材不是互為因果的。反而是我們隨身攜帶的手機,它足夠輕便和傻瓜,讓人跳出了繁瑣的參數調整,進行最即時的創作。

面對手機攝影的硬傷,例如畫質低、細節表現弱等,強大的修圖軟體也能彌補部分缺陷,甚至是P出單反級效果。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我常用的後期 APP 和修圖技巧,讓你在春節攝影大賽中玩出高度!

我至愛的後期APP

經過大浪淘沙,我的手機只留下了四款少而精的 APP,它們術業有專攻,功能強大,也十分適合小白上手。

Snapseed

如果只能安一款後期 APP, 我會選它。

Snapseed 是谷歌出品,堪稱手機端的 PS。其「局部調整」、「HDR」、「戲劇」、「粗粒膠捲」、「修復」等功能十分出彩,導出的圖像質量也是幾乎無損。下文會有它的詳細教程。

潑辣修圖

國產良心軟體,覆蓋全平台(Web/iOS/Android/Windows/Mac)。我更常用它的 PC 端,可自動增強、批量導出,讓修圖更快。

它的官方指引和教程較為豐富,適合新人入門;同時功能細膩,支持蒙版、曲線、HSL、漸變濾鏡等,適合進階的朋友。

右圖用了潑辣的 HSL 功能,減除了黃色以外的顏色,營造了「黑金」效果

(by韋苡珊)

VSCO

主打膠片風濾鏡,參數均可調節,吃土少年在淘寶花幾塊錢即可買到全套184款濾鏡

改版後的 VSCO 也從後期軟體升級到一款手動相機了,可在拍攝模式調節快門速度、感光值、色溫、白平衡,並實現了對焦和測光的分離,彌補了 iPhone 無法手動調參數的缺陷。

對焦&測光分離,例如這對拍攝夕陽下的剪影就很有用

我較常用的濾鏡軟體還有Instagram。多在上面關注攝影大神,也可培養審美。

除去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兩款專業軟體(它們也有手機端), Snapseed、潑辣修圖、VSCO 是很值得我們深度學習的,用好這三款,後期基本不愁。

後期小技巧


技巧一:

如何拯救逆光爛片?

手機的缺陷最容易在逆光、暗光、夜景等條件下暴露。以黃山日落圖為例:

原圖乍看是張爛片:前景一片黑,層次感弱,也體現不出日落的瑰麗。

所以,審美是修圖的前提,自己得分析出什麼「美」,什麼「不夠美」,知道了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了。

具體後期教程如下:

1. 打開Snapseed 工具欄,選擇「調整圖片」 ,我進行了陰影補償,高光減淡,拉大了「氛圍」,讓畫面更通透,表現力更強;提高了暖色調,切合落日主題。

(亮度+15 對比度+12 飽和度+16 氛圍+28 高光-24 陰影+50 暖色調+11)

2. 選擇「HDR景觀」,它將調整大光比條件下的光影、飽和度,豐富畫面層次感。系統自動添加的濾鏡一般比較誇張,此處我將強度從50減到36。

3. 選擇 「突出細節」,將「結構」提到24,霧凇馬上變得更有「質感」了。這個方法在風光片和建築片十分常見。

4.選擇 「局部調整」,我還想突出下森林和太陽。於是我加大了兩處前景的亮度和結構,加大了太陽的對比度。點擊下方「+」號,放置到修復處,雙指縮放可確定調整區間,用起來十分順手。

5. 最後,我稍微加了粗粒效果暗角,用了 Instagram 上的Mayfair 濾鏡(+15)。Mayfair 色彩鮮明,充滿活力,適合拍攝異域風情,也能漓淋盡致地展現落日和朝霞。

整個修圖過程花了2-3分鐘,「廢片」就成了「大片」。

我還想提的是,Snapseed 首頁提供了很多現成「樣式」,供大家一鍵使用。

點擊「上次修改」,可將上次的調整參數套用到新照片,幫你快速打造統一風格。

這裡還要表揚Morning 濾鏡,簡直是補光神器。且看我去年9月在陽朔拍的日出,在濾鏡基礎上微調即可,十分省心。

攝於興坪老寨山


技巧二:

合理剪裁,揚長避短

由於手機是定焦鏡頭,當我們離拍攝主體較遠時,往往主體在畫面中會顯得過小。這時你就可以巧用裁剪,進行二次構圖,去除不需要的背景或雜物,突出主體。如畫面有無法修補的缺陷,也可以裁掉。

大家來看這張黃山雲霧圖:

乍看又是平平無奇,但我覺得它底子不錯,雲霧繚繞的樣子很美。我用類似上面的方法補救了一番,然而紅圈內已經過曝,再怎麼調都很醜。

為了避短,我嘗試了不同的裁剪比例尺,例如16:9,這是電影常用的畫幅,但感覺有點壓抑。

最後我還是用了方形裁剪,畫面成了對角線構圖,右下的森林和左上的雲霧,對比鮮明,富有動感。

當我們有時用手機去拍大景,畫面會略顯雜亂。

若試著用方形取景,在相對狹窄的視覺下,畫面會變得簡單大氣

所以裁剪是後期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幫你彌補鏡頭焦距的不足和重新構圖。

03

選好濾鏡,拉風不少

現在五花八門的濾鏡那麼多,還是得多摸索不同題材適合用怎樣的濾鏡去表現。用好了濾鏡,整個畫面就有了情緒張力。

大家可以感受下不同 VSCO 濾鏡的差別:

H1 - H3

該系列擅長時尚潮流風格、生活或靜物照。

B 系列:

經典黑白濾鏡,高對比度使細節充滿了戲劇性。

T系列:

強烈情緒化的褪色,讓照片有種灰濛濛的神秘感,適合光線較暗的環境。

K 系列

基於柯達彩色膠捲,明亮深紅,經典又抓人眼球,拍美食頗具殺傷力。

濾鏡選擇可謂一門學問,大家可以看看網上的教程,或參考 VSCO 商店裡的濾鏡簡介,多去嘗試,自然得心應手!

總結

一般來說,我手機修圖會有這麼幾步驟:

1.分析照片問題,理清後期思路。想做好這點,平時就要多觀察和模仿優秀作品,培養美感,才不會錯過那些底子好的「爛片」。

2.用 Snapseed 或者潑辣修圖進行基礎修復,主要包括剪裁(二次構圖)、修補整體和局部的明暗、色調、突出細節、HDR、暗角等。

3.使用 VSCO 或者 Instagram 添加濾鏡,選擇合適的濾鏡強度,照片才不會顯得假。

總之,越是研究,越覺得手攝有意思。鑒於我也是個初學者,這裡就給大家推薦兩位大神的課程,我自己都有聽過。

韓松2015全球iPhone攝影大賽人物類金獎得主

講真,不是所有攝影師都擅長講課的,但韓松絕對兩者兼具。上了50個課時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他的課程系統專業、準確直接、實操性強,而且不會只講技巧,也有美學的探討,教你從「正確」到「精彩」。

GIF

韓松部分作品

這是他的最新課程《普通手機如何隨手拍出專業級照片》,99元(12節視頻大課+4節點評課)

韋苡珊CC

知乎紅人、人像攝影師、環球旅行家

她和 Feekr 合作了《從素人到女神,旅拍攝影速成指南》,這套專為小仙女而設的旅拍課程通俗易懂,從行李準備、旅拍策劃、擺pose、穿搭、旅伴拍攝、自拍、修圖都有涉及。 CC 也許還不算那種公認的 "高顏值」,但每張照片都對得起「女神"二字。

這是課程鏈接,129元(11節課)


▲▲▲

我之所以學習攝影,還得追溯到我很喜歡畫畫,覺得色彩有種治癒的力量;但因為無法時刻以畫畫去記錄,攝影就讓我以低時間成本,找回了創作的快感。

而想要拍出一張好照片、講一個動人的故事,除了技巧,關鍵還是要用心感受,去觀察環境、把握光線、構想畫面、後期調色,表達出你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amie陳泳斯 的精彩文章:

TAG:Jamie陳泳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