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猜中了開頭,卻未必能猜中結局

你猜中了開頭,卻未必能猜中結局

文/倪慢慢

一打嬰兒的宣言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布羅德斯·華生(John B.Watson)曾經發出狂妄的宣言——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讓我在自己的特殊世界中進行教養。那麼,我可以保證,將他們訓練成任何我想要的樣子。無論是醫生、律師、企業家,還是乞丐或者小偷。」

他深深地相信,個體的人格是後天形塑而成的,由外在環境所決定。為了證明自己理論的正確性,他甚至親自扮演所謂的「上帝之手」,為他的實驗對象小阿爾伯特(Little Albert)創設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個實驗,為他帶來巨大的榮譽。這是他躋身學術殿堂的敲門磚,卻也成為小阿爾伯特的墓志銘。

故事的開頭

小阿爾伯特是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他的樣子天真無邪,就像同齡的小孩一般哭笑玩鬧。他的媽媽把孩子交給華生,為的是賺取每天1美元的酬勞,以此慰藉生活的辛勞。

剛開始的時候,小阿爾伯特每天都會收到來自華生的禮物:有時是毛茸茸的小白鼠,有時是可愛的小兔子,有時是調皮的小猴子,它們依偎著小阿爾伯特,他也輕輕地伸出手去觸碰,一切看起來柔軟又美好。

但這只是華生的「情感測試」,為的是確定那些刺激是中性的,並不會引起小阿爾伯特的恐懼反應。

2個月後,實驗邁入正式的階段。華生重新拿出一隻毛茸茸的小白鼠,當小阿爾伯特伸出手想去觸碰,華生就立即在他的身後重重敲擊一根1.2米長的大鐵棒。「哐——哐——哐!」小阿爾伯特被嚇得痛哭起來。之後,華生又反覆多次,在小白鼠與鐵棒聲之間建立起一個聯繫。

一周以後,無須再加入鐵棒聲,小阿爾伯特只要看見小白鼠,就會立刻嚇得嗷嗷大哭,他飛快地背轉過身,朝著與小白鼠相反的方向逃竄而去。那曾經令他喜歡的小動物,如今卻帶給他無窮的恐懼。

但華生並沒有就此罷休,為了探討這種習得的恐懼是否會遷移到其他的物體上,他又拿來了小兔子、小猴子、小狗、絨毛玩具,挨個如法炮製。他甚至還戴上聖誕老人的面具,用白花花的大鬍子來嚇唬小阿爾伯特。

實驗整整持續了3個月,小阿爾伯特變得害怕一切毛茸茸的物什,他常常表露出倉皇驚恐的表情,「膽怯」也似乎內化為他的人格特質。

走向各自的歸處

華生藉助於實驗的研究結果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獲得極大的名譽與聲望。即便後來由於出軌助手事件,讓他不得不中途退出學術界,但「成功的心理學家」卻依然像一頂帽子,牢牢地戴在他的頭上,成為他一生的榮耀。

而小阿爾伯特呢?他的生命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轉折,從一個不恐懼的人變成一個恐懼的人,華生已經完美地猜中了開頭,但小阿爾伯特的人生卻還要繼續下去。一些資料表明,小阿爾伯特死於6歲,診斷書上的病因是「腦積水」。

華生本該在實驗結束之後,運用系統脫敏法等手段逐漸消退小阿爾伯特對於毛絨物體的恐懼。但或許是脫敏已超出他所想像的難度,或許是其他原因,他徒然創設了一個人的悲劇,卻沒有再為那人的悲劇收場。

再反觀他所養育的孩子,一個兒子終日遊盪、無所事事,需要依靠他的接濟才能勉強維持生活;另一個兒子則患上嚴重的抑鬱症,30多歲時就自殺身亡;他唯一的女兒則嚴重酗酒,並多次出現自殘行為,這種悲劇甚至延續到了第三代,連外孫女也有酗酒的行為。

華生並沒有按照自己所宣稱的,打造出理想中的孩子,他僥倖猜中了開頭,卻未曾猜中結局。

為什麼華生會失算?

在華生的信念里,孩子哭泣了,不要加以理會,哭聲就會自然的消退;孩子摔碎了盤子,狠狠加以羞辱,他們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這種冰冷的機械式的訓練中,他遺忘了兩個關鍵的因素:孩子的情感需要及他們的天性。

1.幼孩與撫育者之間需要建立起依戀的關係,這種關係以撫育者敏感、及時的回應為基礎,孩子在此之上才能漸漸發展出基本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學習向外探索。

2.華生之後,哈洛(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向人們表明,孩子除了基本的飢餓、乾渴等生理需求外,還有一種接觸柔軟物體的需求,那或許意味著媽媽的乳房,或許是柔軟的懷抱,但絕不是華生所打造的「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3.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天性,那是他們的「精神胚胎」,也是不容忽視的部分。比如,托馬斯(A.Thomas)與切斯(S.Chess)就在進行大量嬰兒觀察的基礎上,將孩子劃分為容易型、困難型與遲緩型,那些困難型的寶寶需要養育者付出更多的耐心與寬容,而不是懲罰或指責。

GIF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個體的人格特質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在成年人穩定的人格特質中,多達40%~50%是繼承自父母。

沒有所謂的天來之手,能夠藉助於操縱環境來完全地操縱另一個人;在環境的手掌之下,總還有基因在訴說悄悄的言語。這種多因素的模式,或許,也在某些時刻給人以希望與慰藉。

@倪慢慢:

敏感而溫情,信仰文字。

喜歡小白兔,因為——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緩慢也很好,日久見人心。

謝謝你,姍姍來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夕與暮 的精彩文章:

TAG:夕與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