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瑞福:祝英台

楊瑞福:祝英台

祝英台(外二章)

楊瑞福[上海寶山]

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今天看來屬於荒誕。

很多地方都爭相聲明,這裡是她昔日讀書堂的原址。屋前的碑記,和很多謊言一樣,被工工整整地鐫刻。

屋後的翠竹都是有記憶的,它們只是害怕開花,從而遭到狠心的砍伐。

悠揚的唱腔還會繼續纏綿多久?只怕似曾相識的一招一式,若夕陽之光,讓我更擔憂昔日傳統的加速沒落暗淡。

至今健在而能看到前朝變幻風雲的人,是有福的。

長亭接短亭,相送十八里,依然藏有無數難解的啞謎。

現實世界無法兌現的承諾,請到虛幻的樓台上去相會。

應該佩服編劇者的才能,為了把一出悲劇轉化一出喜劇,人就立刻在墳前變成展翅的蝴蝶。

死亡是最好的重生嗎?

我們還有什麼需要譴責的話,到了喉邊又被迫咽下。

花木蘭

代父從軍,她的一則壯舉,讓血流成河的戰爭頓時顯得崇高。

十二年的軍旅生涯,誰能相信,她真的能瞞過因為殺紅了眼,從而不辨雄雌的士兵。

人即使是兔子,無論腳撲朔或眼迷離的時候,只要願意披露,真相就在。

只能說,這是一首用來讚美精神和孝行的樂府詩,故事的真實與否它並不關心。

這位故意隱去姓名的作者,只肯在黃河流水鳴叫的時候,把黑山豎作了其中的烽火台。

今天我們盡情讚美的廣袤草原,原來竟是胡騎馬蹄隨意踐踏的疆場。

不設防的北方,特意讓一位巾幗站立起來,而千千萬萬保家衛國的戰士無人記憶。

他們的墓穴又在哪裡?只有苜蓿草,吞吞吐吐回憶綠了又黃的往事。

功勛是用白骨壘起的紀念碑,恢復女時舊妝的木蘭啊,生來是為了流芳而寫入史詩的!

穆桂英

「戰爭讓女人走開」,一段經典的台詞在耳邊響起。

這部戲是一次有意的顛覆,它讓中國幾千年不可一世的男人們,心甘情願當起了配角。

盔甲當然是沉重的,染紅沙場的還有女人的血。她們本該是守閨房的,空暇時唱一唱風花雪月和牆頭馬上。

風流倜儻的野史,乘機把大義凜然的正史擠到了一旁。

去破天門陣的楊五郎,他禪杖的柄,必須採用穆柯寨才有的降龍木。

無巧不成書,無巧也不能成戲。

不需要任何媒酌之言,穆桂英就把自己推銷了出去,原來古代女子早就有更現代的意識。

她想到了此後壓在身上的家國重擔嗎?暮年還需出征挂帥,雁門關儘是哀鳴南飛的大雁。

我們都為這一幕壯烈而鼓掌,再不去追究朝廷的昏庸。

【作者簡介】

楊瑞福,1946年生於上海,原籍浙江寧波。四川省德陽市作協會員。曾在四川三線工廠工作38年,汶川大地震後回歸上海故里。1979年開始寫詩和散文詩,作品散見《星星詩刊》《黃河詩報》《揚子江》《上海詩人》《散文詩》《中國詩人》等報刊。現任《詩鄉顧村》詩刊責編和《顧村詩社》副社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 的精彩文章:

王亦標:彼岸花開開彼岸

TAG: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