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文辯論如何讓我走遍世界無隔閡

英文辯論如何讓我走遍世界無隔閡

我如何走上了英文辯論的道路

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復旦大學代表中國去新加坡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後,辯論這項活動就進入中國大眾的視野。但是英文辯論還是非常小眾的活動。

大一的時候,我作為志願者參加了中國第一屆英國議會制辯論賽,大開眼界。來自世界各國的選手用流利的英語發表演說。他們自信的神情、廣博的知識、犀利的邏輯,無不讓人印象深刻。

我下定決心,也想要成為他們那樣的辯手。我開始主動地報名參加辯論學習工坊和辯論比賽。一開始,我連7分鐘的演講時間都說不滿,但逐漸學會流利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大學四年里,我在超過1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過英文辯論賽,認識了世界各地的辯手朋友,也拿了不少成績。例如在莫斯科辯論公開賽拿了最佳辯手和八強隊伍的獎項、在牛津女性辯論賽作為唯一的一支英語非母語的隊伍進入總決賽並拿了最佳辯手獎,在世界大學生辯論賽進入了英語第二語言組的前十六強等等。

同時,我也利用業餘時間開展辯論教育,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英文辯論社的教練,也曾受邀到韓國等地的英文辯論工作坊擔任講師。現在我和朋友一起策劃成立中國英文辯論協會,並舉辦了一系列活動。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的經歷。

何為英語辯論

英文辯論世界最普遍的賽制是議會制辯論,這種賽制正是來源於效仿英國的國家議會辯論形式。

一場比賽有4支隊辯論,正方分為上院、下院兩隊,反方分為上院、下院兩隊。每位辯手都承擔正方或反方的一個角色,例如首相、副首相、政府議員和黨鞭,這些角色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每位辯手演說的不同側重點。比賽後由裁判討論決定四支隊伍的排名,從第一到第四。所以並沒有你輸我贏那麼簡單,從比賽到裁判都多了更多的可對比性。

這種賽制被世界上大部分的英語國家採用,並培養出不少優秀的公眾政治人物。以牛津辯論協會為例,出自該協會的包括哈羅德麥克米倫等在內的五位英國首相,還有包括巴基斯坦第一任女首相、英國倫敦市市長等政治家。

離我們這一代比較近的還有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的孫子李繩武也是當時牛津大學最棒的辯手之一,我還曾經有幸在倫敦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舉辦的辯論公開賽上與他在同一個房間辯論過。

至於辯論的內容,也就是辯題,可謂是包羅萬象。國際大賽的辯題以政策性辯題為主,這對辯手的認知水平、知識面和思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o (教育)THW abolish all systems that attempt to rank universities. 政府將廢除所有的大學排名系統。(2014年亞洲英國議會制辯論賽辯題。)

o (國際政治)That the US should not sell arms to Taiwan. 美國不應該賣武器給台灣。(2010年澳洲亞洲聯合辯論賽。)

o (科技)THW remove all patents on green technology. 政府將移除所有環保科技的專利權。(2014年世界中學生辯論賽。)

o (經濟)THW nationalise al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政府將國有化所有的藥物公司。(2014年亞洲中學生辯論賽。)

辯論具體增強了我的哪些技能

英文辯論對我最直接的幫助就是英文能力。

這不僅是通常人們認為的口語能力,還有閱讀和理解能力。因為辯論要求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迅速了解某個陌生的領域和話題,然後用邏輯性和衝擊力的發言來表述和論證觀點。因此訓練時需要大量的閱讀英文文獻,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飛躍。

不僅如此,辯論對英文語境邏輯的訓練,還大大加強了我的寫作能力。

英語的寫作非常的注重邏輯層次。最初我參加英語考試的時候最摸不著頭腦的就是寫作題,每次都覺得自己在胡說八道湊字數。辯論過程中一直需要練習如何迅速規劃自己的7分鐘演說、並想辦法加強自己的論點的結構性和說服力,間接鍛煉了寫作能力。

我大二的時候第一次考雅思,在完全無準備的情況下直接裸考獲得了7.5分。雅思的滿分是9分,但是這個基本沒人或非常少的人能達到,對於大部分申請的學校來講6.5分或7分就已經是一個達標的狀況的,我的不少朋友考了很多次也還是最多拿得到7分左右,所以第一次還是裸考就能拿7.5分還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況。

其次,擁有辯論賽的成績其實對申請國外的大學本科有非常大的幫助。和國內高考不同,國外的大學招生不是一考定終身的。你的課外活動和競賽成績非常關鍵。因為在很多世界名校里都有自己的辯論社,英文辯論的成績也被這些學校看做是學生擁有獨立批判思維的象徵。

我是上大學才開始辯論訓練的。但是我知道一些杭州外國語和南京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在初高中就積极參加各種國際比賽,甚至在北京的一些大學辦的面向大學生的比賽還贏過大學生拿了冠軍。他們的申請結果都非常理想,我知道的就有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等。

除了這兩個看上去比較實用的好處,我更重視的是辯論訓練對人的軟實力的提高。

首先是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這是一種令人獲益終生的軟技能,包括獨立思考能力、多個角度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及高效的溝通能力。這些對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很有用。比如,有些名校的面試就是以辯論的形式進行的。工作的面試中,清楚的邏輯表達也很容易給面試官留下優秀的印象。

其次是知識面的拓寬。在議會制辯論賽中,選手通常只能在辯論開始前15分鐘才能拿到辯題並開始準備,比賽禁止用手機查資料的行徑。而且辯論賽常常涉及各種國際事務類話題,這都要求辯手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積累多多閱讀。

辯論圈的人常說,Go Home and Read More,參加完辯論賽大家都會有這種自己的知識還是不夠的感覺。每一次參加辯論賽都會激勵選手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

最重要的是,辯論活動培養了我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以及全球化視野。

英文辯論現在已經是一項全球的活動。我個人為例,我曾經在英國、荷蘭、丹麥、俄羅斯、土耳其、新加坡、韓國、日本、印度、柬埔寨、印尼等國家都參與辯論大賽,接觸的辯手來自全球各個國家。

因為我經常與完全不同背景的朋友一起辯論,由此對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國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比如我在印度尼西亞參加辯論賽時正值穆斯林的齋月。信徒們從日出到日落之之間都必須不吃不喝。當時有些來自印尼的穆斯林辯手白天還需要辯論一整天,日落的時候抓住一杯水就猛喝,應該是實在太渴了。

又比如女性主題。因為在很多西方國家更多是男生而非女生選擇參與辯論,如何幫助女性參與辯論活動成為重要的議題。

去年三月我在印度參加了印度女性辯論公開賽,是我一個關係非常好的印度女性好朋友主辦的。

她畢業於印度科技大學。這是印度最好的培養工程師的大學。她作為一個女性辯手在印度大學讀書期間非常喜歡英文辯論並參加了學校的英文辯論社。但是那個社團大部分社員都是男生。儘管我的朋友辯論成績非常優秀,可卻被剝奪了代表學校參加世界大學生辯論賽的機會。因為學校的男生不願意和女生一起組隊參賽。畢業後她在一家頂尖的管理諮詢公司工作。她希望為向她一樣的女性辯手創造更友好的環境,因此創辦了女性辯論賽,並從自己的公司拿到了贊助。

這對我產生了非常大的啟發,我本人後來也在北京開展了北京女性辯論賽,辯論之餘邀請各行各業優秀的女性來和女辯手們一起聊了職業規劃。

這些經歷都讓我成為了一個開放、包容的人,我尊重每個個體以及他們背後不同的文化,並可以在尊重的基礎上和其交流。無論辯論的題目還是辯手們多樣化的背景,都能讓人跳出原有的思考框架,擁有全球視野,成為一個世界公民。

說完辯論賽的種種好處,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辯論賽難嗎?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練起?

。。。。。。

以上內容摘自2018年1月27日魏新月的講座《我如何從不敢開口說英文一路升級到國際辯手》。

在講座中,魏新月介紹了自己如何成長為一名國際英文辯手和教練。並且給出了英文辯論訓練的建議,包括

1 英文辯論難不難?什麼年齡適合開始訓練?

2 英文辯論具體的訓練哪些方面?如何準備?

3 中國學生有哪些途徑可以參加這類辯論訓練和辯論比賽?

半個小時的講課之後,魏新月還回答了大家的提問,包括:

1 如何提高小學生參與英文辯論的興趣?

2 有哪些辯論方面的書籍等參考資料?

3 是否有網上英文辯論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tterRead 的精彩文章:

再來個大交易 BetterRead

TAG:Better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