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部隊攝影師鏡頭下的263戶鄉村全家福,總有一張讓你想家

部隊攝影師鏡頭下的263戶鄉村全家福,總有一張讓你想家

作者:燈壩一休

臘月二十七,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全家福

萬家團圓我不圓,能圓一家是一家。

軍人堅守崗位的方式有很多,這名部隊攝影師選擇了到扶貧聯繫點去。趁著鄉親們過年的時機,給四川省簡陽市老龍鄉燈壩村263戶人家拍了全家福。

燈壩村地處簡陽市與資陽市交界地,由於地勢偏僻,無特色產業,村裡勞動力缺乏,成為老龍鄉6個貧困村之一。去年8月以來,77集團軍和這個村建立了幫扶關係,修路、送醫、購書、建電子閱覽室、修建黨群活動主體等。去年,全村甩掉了貧困這頂帽子。

臘月二十七,新婚家庭的全家福

如何給全村6個社組263戶老百姓高效拍好全家福?攝影師想了三招:一是通過村廣播提前通知「下午給大家照全家福,請在家等著。」二是協調交通工具——摩托車,農村山高水長,短時間很難跑遍每家每戶。三是找好帶路的人。

燈壩村的年輕人,充滿朝氣和活力

準備妥當,摩托車出發了。不料,走到第一家就吃了閉門羹:「不照。不好看沒啥子好照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攝影師只有往下一家跑。他換了種方式,用四川話交流,說明全家福的意義。漸漸的,有的家庭願意了。

為了照好全家福,老兩口特意換上了新衣服

萬事開頭難,這也讓攝影師明白了一個道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幫鄉親辦事,還得你情我願。和鄉親們打交道,腳上不沾雞屎是不行的。

準備過年了,大爺大嬸在屋前樹上掛上了小燈籠,等待兒女回家過年。這張夫妻照,是老兩口結婚後第一次合影

拍完十來家,攝影師挺納悶。原本以為臘月二十七,應該家家戶戶團圓了。事實上,263戶人家,有三分之二以上都還有親人在外奔波。

相對團圓的一家人,在冬日暖陽下其樂融融

燈壩村為什麼窮?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攝影師腦中。大過年了,青壯勞動力還在外面勞碌奔波,為了家,誰都不容易。如果生活充裕,有誰願意為了多掙幾天的工錢而離家奔波?

留守兒童,老人,婦女,撐起了燈壩村許許多多家庭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農村最常見的標語。如今的燈壩村,家家戶戶通了水泥路,援建部隊還出錢出力幫忙把路拓寬了。如果光從道路看,燈壩村並不落後。

新年喜遷新居

攝影師每摁下一次快門,都會心生觸動。鏡頭前的鄉親,有的因身體患病、年齡偏大等因素,生活過得挺艱辛。他們雖然在去年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但離小康還有距離。

這是一位老兵的全家福。他腿腳不便,騎起車卻挺順溜

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洋溢著團圓的快樂

一位大爺和腿腳不便的老伴,快過年了,他們挺忙碌,也挺樂呵

家人未歸,他只好一個人照了張「全家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你聽過3萬人的團嗎?此團押運起家,出國抗日成就東方隆美爾
秘聞:閩南1500座「蘑菇狀不明建築」,曾讓美國人驚出一身冷汗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