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節快到了,習俗不同,全國各地的人都是怎麼過新年的?

春節快到了,習俗不同,全國各地的人都是怎麼過新年的?

新年到

新年的鐘聲馬上就要敲響了,作為普天同慶的一員,我們在除了了解自己家鄉的過年習俗以外,更應該走出去,看一下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同胞們,他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呢?

一、東北地區

泡臘八蒜

東北人習慣把春節稱作過「大年」。他們喜歡吃餃子,在臘八節的時候,就開始腌制泡臘八蒜,這是蘸餃子的一道必備佐料。過了臘八節,就開始準備年貨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殺豬,殺豬的時候,人們會把殺完豬的肥肉、血腸和酸菜一起放在大鍋里燉,這是東北著名的 「殺豬菜」。

二、西北地區

陝北秧歌

以陝西為例,到了臘月,人們就開始壓糕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麵、炸油糕,準備過年的美食。陝西人過年都要給自家的孩子做一個「棗牌牌」,掛在孩子的背後,作為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它們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還有人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從生下來到12歲,每年都會增加一個。此外,「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最具獨特風情的習俗。春節期間,村村都要組織秧歌隊,挨個拜年,他們稱這個為「沿門子」。

三、西南地區

自貢燈會

以四川為例,臘八節過後就要準備臘肉、香腸、心肺等種類繁多的腌臘品,一般是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大年30晚上放鞭炮,初一早上吃湯圓,初一至初三白天串門,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牛奶、酒、葉子煙(煙葉)等禮品。白天茶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評書等表演。還有就是燈會,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四川人過年不可缺少的「節目」。

四、華北地區

以河北省為例,過了臘八節,就意味著年來了。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來掃房;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春聯;年三十,合家歡樂吃餃子。河北人初二、三回門(回娘家),初五放鞭炮、扭秧歌,但不準做針線活。

五、華南地區

迎財神

以廣東省為例,首先要「穿新衣」,表示除舊迎新;還有就是在臘月二十八這天做大掃除,表示除掉一整年的灰塵和不好的運氣;還有洗柚葉澡,將柚子的葉子拿來熬水,然後洗去身上的晦氣,換上新衣服,煥然一新;接下來就是貼春聯、福字和桃符等;最後是在南方最盛行的拜祖先和財神了,南方祠堂較多,祭祖和迎財神是一項重要活動。

六、香港特區

維多利亞港煙花

香港最流行的當然是舞獅和舞龍了,特別是在新界會更多一些。香港是美食天堂,吃美味豐盛的「團年飯」是少不了的,然後就是逛夜市,吃夜宵哦。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收紅包,大人也樂於發紅包,表示來年大吉大利。香港是不允許放煙花的,但政府會在大年初二的晚上,統一在維多利亞港燃放煙花(從1982年開始),這也成為香港人期待的一個節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到底是漢獻帝成就了曹操,還是曹操成就了漢獻帝?
皇帝穿的龍袍為何都要綉9條龍?古人的想像力真是讓人佩服!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