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為什麼會兵敗野人山?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為什麼會兵敗野人山?

本文作者黃強

1942年成立的中國遠征軍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之後,首次派軍隊出國作戰。但是1942年的入緬作戰,10萬中國遠征軍雖然取得了同古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的勝利,但是從這個戰役的走向看,卻是兵敗,最後敗走野人山,死傷慘重,這也是中國遠征軍的一次重大失敗。一直到了1944年緬北反擊,中國遠征軍才一洗前恥。

【圖4,緬甸野人山】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英國背信棄義,儘管1941年12月23日中英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但是為了維護英國在緬甸的利益,英國方面對於中國入緬抗戰並不積極,並沒有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為了保存英軍實力,避免與日軍交戰,英軍大舉撤退,躲避日軍,而將中國遠征軍作為掩護自己軍隊撤退的力量,導致中國遠征軍腹背受敵。並且中國軍隊的裝備、戰鬥力與日軍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圖5,中國遠征軍出征】

第二,盟軍高層與中方後方高層對於敵情判斷失誤,指揮失策。同古之戰,中國後方高層與英軍指揮機構認為中國遠征軍對日軍形成了包圍態勢,史迪威堅持殲滅日軍,出擊收復仰光,沒有考慮軍隊運輸、調配問題,同古參戰各部無法到達指定位置,同古會戰落空。情報的不準確,指揮官急於求成,史迪威、羅卓英執意組織曼德拉會戰,卻置中國遠征軍的重要戰略物資基地臘戍的安全不顧,給日軍有可乘之機。日軍第56師團於4月29日攻佔臘戍。臘戍的失守,不僅大量的戰略物資被日軍繳獲,而且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回國退路。臘戍的失守使得中國遠征軍被日軍包圍,有可能全軍覆沒。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遠征軍不得不選擇戰略撤退。

【圖6,第五軍軍長杜聿明中將】

第三,撤退線路選擇的失誤。滇緬公路被日軍攔腰切斷,當時有兩條撤退線路:一是從野人山北撤,目的地密支那、片馬。野人山原始森林內瘴氣嚴重,蚊蟲叮咬,猛獸出沒,傷亡率高;二是由西退往印度,保存實力,最為安全。

杜聿明的第5軍選擇了經野人山回國,損失慘重。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時,人員10萬,緬甸之戰失利後,撤回國內,僅存4萬人,損失過半,非戰鬥減員為戰鬥減員的2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就是在撤退中戰死的。孫立人率領的第66軍新38師在溫佐與新5軍分手,按照史迪威、羅卓英的命令,進入印度,是中國遠征軍各部撤退時損失最小,全師而退的部隊。

【圖7,新38師師長孫立人】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簽約作者黃強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授權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金瓶梅風物誌》《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5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秦漢時期南京歸屬及其服飾 貴族穿深衣平民穿短衣大褲
遠古時期南京人的生活圈 有個北陰陽營的地方

TAG:黃強服飾史 |